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喂,雨水處理的十八般兵器要不要?

喂,雨水處理的十八般兵器要不要?

導讀

本文從雨水資源利用措施、雨水收集系統、雨水凈化系統、雨水貯存系統以及雨水收集的景觀處理手法等方面詳細闡述了雨水處理的十八班兵器,並附案例詳解。沒有更全,只有最全,學與不學只在咫尺之間,進步與退步也在毫釐之間,小夥伴們學起來吧!



雨水資源利用措施



  雨水利用的主要景觀措施有:

屋面集水、滯留池、生態調節池、植草溝、人工濕地等。雨水間接利用採用滲濾溝、滲濾池、低洼綠地、梯田、花畦等方式

將雨水滲入土壤,涵養地下水或回灌至地下水層。



01.

 

滲濾池


滲濾池:結合池塘、窪地設置滲濾池,池塘與窪地維持少量水位,除有集水功能外還可維持水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開放的水域還能提供親水及視覺美化的效果。



02.

 

花畦



花畦:池底覆以土壤並種植吸附污染物的濕生植物,具有調節與改善水質的功能。





03.

 

植草溝



植草溝:用植被覆蓋的集水、排水渠,主要用於疏散暴雨徑流以及移除污染物,提升水質,保留鄉土植被維護景觀品質,提供生物棲息的空間,且植草溝設置及維持保養的費用低於傳統的地下管線。




04.

 

滲濾溝



滲濾溝:滲濾溝是利用卵石、碎石等空隙為雨水提供滯蓄空間的方法,在地面設卵石溝或卵石槽導引地表徑流至卵石間的孔隙。



滲透性鋪裝:採用滲透性地面鋪裝是讓雨水回歸大地,解決地下水回灌問題,具有入滲、滯留的能力,有減洪、水質凈化與地下水涵養的優點。





雨水收集系統


01.

 

綠地生態水渠



  根據現狀地形及景觀要求,設計以下3種形式:①利用現狀截洪溝進行改造,變成集、蓄、濾三個功能兼備的生態型水渠;②在山坳處設置引水渠,將山上雨水引入人工濕地過濾凈化;③結合現狀地形設計滲透型集水渠,滲濾溝+穿孔管+貯存池或滲濾池。



02.

 

道路滲濾溝


  因景觀和功能要求,在主要道路和廣場上未使用透水磚。因道路廣場的標高大於綠地標,道路廣場上的雨水可以匯聚到周邊綠地內,再滲透到地下。而園內一般道路採用透水磚,並以級配砂石作為墊層,在級配砂石墊層內鋪設全透型排水軟管,便於雨水滲透、收集和利用。


  根據具體位置及路幅寬度不同,滲濾溝有以下幾種形式:①主園路滲濾溝:路幅寬6m,行人較多,雨水稍有污染,結合綠地過濾設計滲濾溝;②硬質廣場路面:結合地面找坡及鋪裝設計,廣場中每隔20m左右設置滲濾溝;③3m寬園路:滲水磚路面+滲濾溝+穿孔集水管;④山體滲濾溝:內側做滲濾溝,隔一定距離結合地形設置滲濾池或貯水池;⑤木棧道:棧道下方設置低洼綠地;⑥停車場:設計多孔瀝青車道結合植草磚停車區,儘可能讓雨水下滲,此處雨水污染較大,結合棄流及土壤滲濾設置穿孔管集水。  




雨水凈化系統


01.

 

土壤滲濾凈化


  大部分雨水在收集時同時進行土壤滲濾凈化,並通過穿孔管將收集的雨水排入次級凈化池或貯存在滲濾池中;來不及通過土壤滲濾的表層水經過水生植物初步過濾後排入初級凈化池中。

02.

 

人工濕地凈化



  分為2個處理過程,一是初級凈化池,凈化未經土壤滲濾的雨水;二是次級凈化池,進一步凈化初級凈化池排出的雨水,以及經土壤滲濾排出的雨水;經二次凈化的雨水排入下游清水池中,或用水泵直接提升到山地貯水池中。初級凈化池與次級凈化池之間、次級凈化池與清水池之間用水泵進行循環。

03.

 

生物處理



  參考中水處理流程,結合人工濕地設計生物處理系統,處理沖廁、盥洗排水的凈化系統。




天津橋園



波特蘭雨水花園



德國柏林波茨坦廣場



澳大利亞墨爾本愛丁堡雨園



雨水貯存系統


01.

 

人工湖




  結合景觀水景要求設計人工湖,包括初級凈化池、次級凈化池、清水池。雨水利用時主要從清水池用泵抽取,供附近的沖廁用水以及補充山地綠化灌溉用水;少量溢出的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湖水的常水位標高比溢流口低10cm,而駁岸的標高則根據常水位來設計這樣處理可以使降雨蓄存量增加,保證至少單次降雨量在50mm以下時不會產生溢流,既保持了平時湖水充盈的親水效果,又為雨季蓄水打下了基礎。在人工湖設計有若干水生植物種植池,這些種植池在豐富湖區景觀的同時,也承擔著沉積雨水帶來的泥沙的作用。為保證湖水清潔,防止水質惡化,中水處理系統對湖水進行循環處理,同時為公園裡其它綠地噴灌系統提供水源,使得彙集的雨水得以充分利用。

02.

 

地下貯水溝


  結合生態集水渠設計地下貯水溝,既是集水溝,也是貯水設施。貯存的水過濾後在重力作用下直接供給附近低標高廁所沖廁以及綠地灌溉,貯存溝內溢流出的雨水排入下游凈化池中。

03.

 

地下貯水池


  根據景觀場地設計及綠化灌溉就近原則,設置2種形式的地下貯水池:①自動滴灌式貯水池:主要設置在陽光草坪高位坡地上,抽取清水池中雨水,貯存在坡頂土層下方貯水池中,結合滴灌系統,利用重力作用灌溉下游草坪;②山地貯水池:水源主要來自高位集水溝收集過濾的雨水,必要時用水泵抽取清水池雨水補充;貯存的雨水主要用作附近低標高廁所沖廁以及綠地灌溉;利用溢流管將山地貯水池連成一個系統,水量過多則通過溢流管逐級下流,最後排入清水池中;缺水時通過水泵抽取清水池中雨水,逐級提升至最高位貯水池中。




案例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個案例之外,小編再給大家介紹一個貌似沒有那麼熱門的案例,大家感受下。


漢諾威康斯伯格生態社區

  由於當地地下水位較高,kronsberg城區是漢諾威重要的地下水儲存地,這也是漢諾威政府一直遲遲沒有在kronsberg城區進行建設的原因之一。該項目提出了「近自然的水管理」概念和方法,目標是通過一些接近自然的排水方式儘可能的將雨水就地滯留並下滲,最大可能的減少流失量,讓城區的雨水流失量和地下水保持在未開發前的狀態。



整個雨水規劃中的幾個大型雨水滯留區都很好的結合地形設計,由於地勢東高西低,在場地的西邊緣最低洼處,規划了一個可作為公園綠地使用的大型滯水區域,下暴雨時可滯留大量雨水從而起到防洪作用,平時是可進入的休閑綠地。雨水順應東高西低的地勢沿地表可形成溪流景觀。















雨水收集的景觀處理手法!






網格的優點是防止土壤和淺層基層的形成是緊湊和防滲層,使其更容易滲透一些雨水。







多孔鋪路碎石系統,可承受重載荷和流量







甚至有透水瀝青和混凝土的選項,可以在高流量的車道或進入道路取代傳統材料。基本上,這些材料的結構類似於傳統的混凝土。正確的傳統的瀝青路面或車道應包括雨水收集和處理系統,這將影響到整體成本。多孔瀝青目前正在歐洲各地使用。





這個美麗的庭院通過片石提供一個清潔的,現代的邊緣,但它的是可滲透的,因為中心填充有礫石





這棟房子室外鋪裝片石和草交替模式是50%,便於雨水的滲透





老式木製甲板也是透水的表面





即使採用了經典的石子路,正確安裝了路基,在基層與面層可以給你一個更持久的效果






以類似的方式,可以使用木材或磚石,得到更乾淨的邊緣






庭院里也可創造更多的機會使雨水滲透到地面



結語


  水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在水資源日益緊缺的今天,將雨水資源利用與景觀水景結合起來顯得尤為適宜。山、林、塘、畦,它們都承載著中國文化的智慧基因,我們應該珍視承載這份基因的大地,將綠色科技融入這塊大地之中,詮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the end






查看更多景觀意向圖


盡在拾光景觀QQ空間





3170235127













拾光景觀


公共空間/住宅商業/別墅庭院/公園景觀/旅遊度假/



長按二維碼,快速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光景觀 的精彩文章:

2018你拿了多少年終獎?炫富的時候到了!!!
當春運遇上PS大神之後……

TAG:拾光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