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為何事想不開跳江,後被老漁民救起,成為蔣家王朝頂樑柱

他為何事想不開跳江,後被老漁民救起,成為蔣家王朝頂樑柱

戴季陶祖籍浙江湖州府吳興縣,清朝乾隆年間,他的高祖戴聞天孑然一身來到「天府之國:謀生從此在四川繁衍後代,一度家道殷實,在廣漢一帶影響很大。

打擊逃跟隨孫中山從事反清、反袁革命,在四川也聲名鵲起。1922年夏,四川省省長劉成勛的代表向育仁來到上海拜見孫中山,代表四川各派將領向孫中山表示問候,並希望孫中山能派戴季陶去四川一趟,協助制定「省憲」。

孫中山鄭重叮囑戴季陶說:你是派出去的代表,你帶上我的一封親筆信,到四川後勸告各派將領要盡釋前嫌,通力合作,利用四川豐富的資源,大力發展實業並帶動全國,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31歲的戴季陶,肩負著孫中山的重任,在向育仁等人陪同下到了武漢,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交通發達市場繁榮,但戴季陶在這裡曾有過一段不堪回首的遭遇。

準備到日本留學那年,先乘船抵達漢口,上了岸,準備找個小客棧以便換船去上海,小小年紀身上帶的卻有700元沉甸甸的銀洋。他有意把500塊大洋背在身上,200塊銀元放在手提籃子里,正當他在人流中吃力的前行時,一個彪形大漢猛然欠揍他的籃子,轉眼間不見蹤影,初出家門的小戴季陶生平第一次遭受到如此襲擊,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如今,戴季陶故地重遊,感慨萬分。想到這次去四川,面對各派各系的軍閥相互攻擊,你打我來我打過去,把好端端一個天府之國,弄得戰火連連,民不聊生,他越想越感到任務艱巨,不知將來怎麼樣。

在武漢,同行的向育仁告訴他,四川各派的帶白哦都在這裡,策划下一步怎麼劃分勢力範圍,如果不能擺平,肯定會再次戰火連連。戴季陶心急如焚,星夜登上一艘快班輪船趕往重慶。

當到達宜昌時,已經是午夜,戴季陶毫無睡意,他登上甲板,抬頭望去,漆黑的夜空月明星稀,滾滾長江逝去,他越想越覺得這次的任務艱難,他心生絕望,突然跳入江中……

按照通常情況,戴季陶必死無疑,可是因為他身上穿的是一件薄薄的絲絨袍子,當他跳入水中時,絲綿袍子四面張開,托著他浮出水面,他此時正是不會水的人,借著救生橡皮袋浮在水上面,就這樣順著江水嫖漂,一下漂了幾十里。

有道是吉人自有天相,也許是戴季陶大限未到,老天幫忙。第二天天亮,他被一艘小船上的老漁民發現後救起,將他扛到家裡,給他餵了一點老酒,然後燒稻草為他取暖,等到沿江的同仁找到他的時候,他已經面無人色,全身縮成一團,冷得牙齒都在打顫,稍微遲疑片刻,他不是淹死就是凍死。

就這樣,戴季陶跳江自殺獲救,可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果然,後來他當上大官,成為蔣家王朝的頂樑柱,蔣介石的首席國策顧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歷史的都是高人 的精彩文章:

宋母曾談起宋美齡等三個女兒的婚姻,她最中意的是這一對兒!
蔣緯國的身世之謎,流傳三種說法,他只認一種!

TAG:懂歷史的都是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