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別小看了耳朵,它隱藏著大養生秘訣

別小看了耳朵,它隱藏著大養生秘訣

從中醫上講,人體五臟為:心、肝、脾、肺、腎;人體六腑為:膽、胃、小腸、膀胱、三焦;中醫常說,肝開竅於目,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腎開竅於耳。中醫認為耳尖(耳朵最上端)代表心,耳廓代表脾,耳皮肉代表肺,耳背代表肝,耳垂代表腎。

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腎主藏精,開竅於耳」。通過看耳的外形,就能大致知道人的先天腎氣到底足不足。

從耳朵的外部形狀方面來說,耳朵較大,肉多骨少,耳垂飽滿,耳朵柔軟,這就表示此人的先天營養狀況不錯,先天腎充足;相反,如若一個人的耳朵偏小,肉少骨多,耳垂薄薄的,耳朵僵硬,代表這人在母體內沒有獲得充足的營養。

從耳朵的顏色、光澤方面來說,耳朵紅潤有光澤的人反應其先天腎精充足,耳朵乾枯無光澤則反應腎精不足。

《靈樞·五閱五使》說:「耳者,腎之官也。」腎的好壞會通過耳朵表現出來,因此日常做好「耳養生」能在一定程度上護好腎。

此外,耳朵還能反應其他疾病,比如耳鳴發出嗡嗡聲說明腎精不足,突然間耳鳴並伴有劇烈疼痛可能存在腦血栓,耳垢增多且耳廓乾枯焦黑則可能是糖尿病,耳朵紅厚、耳垂上翹則可能表示存在高血脂與脂肪肝等。

耳部按摩,打開氣血開關

對耳朵施以柔和的按摩,不僅能防病、保健、美容,而且還可以調氣血。每天拿出3-5分鐘時間來揉揉耳朵,拉拉耳朵,便能使自己神清氣爽、精神振奮、消除疲勞。

艾灸耳穴,做全身經絡按摩

人的耳廓是獨立而重要的生物全息場,集中了耳穴約二百個。艾灸雙耳可以進行保健養生及治病,簡便實用,易於操作,比較艾灸大椎、神闕、氣海、關元、腎俞、足三里等傳統保健穴位來說,儘管不能取而代之,卻有異曲同工之妙,且能「一石數鳥」,事半功倍。

常搓雙耳可以起到全身按摩的效果,但艾灸的效果比搓耳朵效果更好。艾灸雙耳治療能溫經散寒、溫養五臟、運行氣血,尤其適宜虛寒證和痹痛症,長期施灸可延緩衰老,但不適合耳部有炎症或損傷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