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藝考」的日本如何培養演員

沒有「藝考」的日本如何培養演員

演員宮崎葵(左)與演員堺雅人(右)在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中。(資料圖片)

日本演員都要從一個個小角色開始積累演技,剛入行就因為出演主角「一炮而紅」的情況十分罕見,相反邊學邊演的「蟄伏期」可能很長。日本男演員堺雅人因為主演《LEGAL HIGH》《半澤直樹》等熱劇為觀眾熟知,但這位如今的「男一專業戶」有超過十年的積澱期。

持續一周的「藝考」熱,讓「演技」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藝術類院校的報名人數相較往年又有提升,表演系依舊是最火專業。拿北京電影學院為例,表演被列為最難考的專業之一,錄取率不到0.82%,對未來演員的選拔可謂「百里都不一定挑得到一」。

與青年人對影視圈爆發的巨大熱情不匹配的是,熒屏上銀幕中,一張張光鮮亮麗的年輕面孔,常常被指「演技缺席」。擁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中央戲劇學院教師劉天池在一檔節目中指出,目前常見的面孔中演技合格者恐怕只佔10%。她認為,這背後與缺乏良性的競爭機制有關,也與市場過早地介入校園生活有關。

記者了解到,在日本演藝圈,雖然影視新人不斷湧現,但並沒有如此熱鬧的「藝考」概念,年輕演員的演技皆是在鏡頭與舞台上歷練而來。從一個個小角色開始積累,邊打工邊拍戲,在市場和業界的認同中逐步「晉陞」,是大多數日本演員的發展軌跡。

初入行的演員一邊打工,一邊參加試鏡非常普遍

「雖然有少數藝術類大學開設『演劇學科』,但在日本,幾乎沒有演員是『表演系』出身,是否接受過專業表演訓練並不被特別看重。」早稻田大學亞洲文化研究學者李思園告訴記者,在日本,成為演員的路徑很多,影視圈並沒有「藝考」與「科班出身」這些概念。通常以演員為目標的日本年輕人,會通過所屬的藝人事務所,參加影視劇的試鏡。還有一些會從學生業餘劇團起步,再進入專業劇團實踐學習。此外,被星探挖掘,從雜誌模特轉行影視劇,抑或是通過選秀出名後獲得出演電視劇、電影機會的也大有人在。

雖然一些偶像團體的事務所會對成員進行舞蹈、聲樂訓練,但日本演員的「演技」通常是在舞台上和鏡頭前實踐而來的。也就是說,日本演員都要從一個個小角色開始積累演技,剛入行就因為出演主角「一炮而紅」的情況十分罕見,相反邊學邊演的「蟄伏期」可能很長。日本男演員堺雅人因為主演《LEGAL HIGH》《半澤直樹》等熱劇為觀眾熟知,但這位如今的「男一專業戶」有超過十年的積澱期。堺雅人早年曾在早稻田大學文學部就讀,那時就因為愛好表演參加了校內劇社。醉心於表演的他之後選擇退學進入專業劇團,一邊在戲劇舞台上摸爬滾打,一邊在電視劇中出演小角色。直到30歲時,一部NHK的大河劇《新選組》才讓他為觀眾熟知。

反觀國內,經紀公司、演藝公司紛紛聚焦校園,不少仍在就學的藝校生已被簽約,一二年級就開始接演角色,高年級就開始擔任主角。急於成名,急於「流量變現」的情況,與日本的演員培養邏輯背道而馳。那麼,日本年輕演員又是如何在市場邏輯下磨礪演技的?

「賺錢不是日本年輕人入行的主要目的,他們入行前通常做好了相應的心理準備。」李思園介紹,不在市場的浪潮中迷失,與日本的演繹生態和演員的自我信念都有關係。在日本,即便是一線明星,得到的片酬與如今的中國演員相比也是非常低的,如當紅青年女演員新垣結衣出演的收視率排名極高的電視劇,其一集片酬也僅約10萬元人民幣。所以,對大多年輕人來說,做演員不是為了「明星光環」,而是真的熱愛,對他們來說,演技是立身關鍵,也是內心的追求。年輕演員一邊打工,一邊參加試鏡的情況非常普遍。電視劇 《孤獨的美食家》 的主演松重豐,20出頭時,就在話劇團出演小角色,為了生計還要在中餐館打工,熬了近十年,才成為「全職演員」。但誰也不能否認,多年來穿梭市井觀察社會的經歷,對演員而言正是巨大的財富。

不存在「流量明星」,演技不成長就會被淘汰

有業內人士指出,不少年輕演員演技不佳與市場缺乏良性的競爭機制有關。在日本,一個年輕演員入行後,演技可以慢慢磨礪上漲,但是僅僅靠顏值、粉絲量,卻完全忽視演技的「流量明星」基本不存在。因為演員時刻要面對來自市場與專業的檢驗,「如果演技真的不好,一定會被淘汰」。

相對而言,日本觀眾並不苛刻,他們重視「陪伴感」與「成長感」,看著年輕演員通過一個個角色不斷成長蛻變,最終走向成熟,是日本觀眾的一大情感需求。但行業的評價標準與競爭機制並不鬆弛,一名演員如果想在行業中長期生存下去,就必須不斷接到片約,而這就需要業界和市場的「雙方認可」。

與國內相比,日本的影視行業顯得更為傳統,由幾家電影公司、電視台掌握,不存在國內「資本方」大量湧進影視業的情況。「人氣」可能是選角的一個考量因素,但真正拍板的還是導演、製片等行內人。

此外,日本的片酬不算靈活,人氣高的年輕演員和資歷老的演員相比,很可能後者片酬更高。比如,出演同一部電視劇,中年演員香川照之的片酬就比人氣偶像松本潤高。這種業態下,片酬與演技倒掛的現象自然鮮少出現。記者 張禎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網 的精彩文章:

三峽集團支援華中華東電網 應對低溫天用電需求增加
陌陌全資收購探探

TAG: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