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有多久沒見過螢火蟲?或者壓根就沒見過?

你有多久沒見過螢火蟲?或者壓根就沒見過?

生物多樣性

城市鋼筋水泥的叢林里找不著鳥兒的蹤影;農村整齊劃一的田野里聽不到蟋蟀和青蛙的奏鳴……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比如,90後的記憶天空里不太可能存儲著漫天飛舞的螢火蟲曾經跟星空一樣璀璨的畫面;而70後的童年興許就有過捕捉螢火蟲裝進玻璃瓶當馬燈使的經歷。短短几十年,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生物多樣性」受到了威脅。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公約》將生物多樣性定義為:生物多樣性(bilolgical diversity)是指各種生物之間的變異性或多樣性,包括陸地、海洋及其他水生生態系統,以及生態系統中各組成部分間複雜的生態系統過程。這種多樣性包括種內、種間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分為三個層次:

1

遺傳多樣性

2

物種多樣性

3

生態系統多樣性

什麼是遺傳多樣性?

遺傳多樣性(genetic diversity)指的是一個物種的基因組成中遺傳特徵的多樣性,包括種內不同種群之間或一種群內不同個體的遺傳變異性。

比如,菊花是中國名花,在中國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菊科是雙子葉植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科,約有1100屬,20000~25000種,是雙子葉植物的第一大科,它們開的花都可以泛稱為「菊花」。目前我們菊花品種達7000多個。大家所熟知的菊花五顏六色均有,形態千變萬化,充分表達了這個物種基因組成中遺傳特徵的多樣性。

再比如,越來越多人喜愛並關注多肉植物,其中景天科多肉栽培的人最多。景天科也是雙子葉植物綱的一科,它有34屬1500多種。種類看來起不算多,但是初入多肉坑的朋友就常常臉盲,傻傻分不清自已養的多肉到底是誰。

(此處應有多肉美圖以饗讀者)

以上多肉植物均屬於景天科。這些多肉只是康康認識的(以及種植的)多肉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多肉坑也是一深坑吶!請勿「中毒」,誤入肉坑!

在遺傳多樣性方面,我國是水稻、大豆等重要農作物的起源地,也是野生和栽培果樹的主要起源中心。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栽培作物1339種,其野生近緣種達1930個,果樹種類居世界第一。我國是世界上家養動物品種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有576個品種。

在遺傳多樣性方面,我國是水稻、大豆等重要農作物的起源地,也是野生和栽培果樹的主要起源中心。

什麼是物種多樣性?

物種多樣性(species diversity)指的是在一次個體採集(數據集)中,不同物種的有效物種數以及一定時間一定空間中各個物種的個體分布特點。說成大白話,就是是指地球上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

比如,中國國寶大熊貓,屬於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大熊貓不僅是中國的一級保護動物,還是世界生物多樣性的旗艦物種。為啥?因為這個物種已經非常稀有。作為在地球上生存超過800萬年的「活化石」,目前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隻。鑒於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種,因此,此處的「全世界」的數據其實就是中國的熊貓數量。

GIF

在物種多樣性上,我國有高等植物3萬餘種,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巴西和哥倫比亞;脊椎動物6000餘種,佔世界總種數的13.7%;已記錄的海洋生物28000多種,約佔全球海洋物種數的11%。

什麼是生態多樣性?

生態系統多樣性(ecosystem diversity)指的是生態系統的多樣化程度,包括生態系統的類型、結構、組成、功能和生態過程的多樣性等。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12個國家之一。在生態系統多樣性方面,我國擁有森林、灌叢、草甸、草原、荒漠、苔原、濕地、海域等眾多自然生態系統。據全國生態環境十年變化(2000~2010年)遙感調查與評估項目統計,面積排列前四的分別是草地、森林、農田和荒漠,其面積之和佔全國生態系統總面積的82.7%。

生物多樣性

受到人類干擾

但我國由於人口快速增長和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導致野生生物生存環境退化或喪失、自然資源過度利用、單一品種大規模種植、外來物種入侵和氣候變化等,對我國生物多樣性造成多方威脅,遺傳資源不斷流失,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共有的自然資源,可通過生態鏈來保護人類健康。簡單地說,任何一種生物在生態鏈中都有用途和作用,破壞生物多樣性會打亂生態平衡,危害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

由於人類活動的干擾,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已經影響了人類當代需求的滿足。例如,當森林遭毀時,來自一些植物的藥物源也將隨之消失,這將對某些人群使用這些植物來治療疾病產生不利影響,沒有豐富的藥材庫資源,中醫的發展也將成無源之水。

人類獵捕或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則會加速瀕危動物的滅絕,同樣也會破壞生物多樣性。

中國自古有「天人合一」的樸素自然觀,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只是生存於這個大天地中的小天地。人與自然本質上是相通的。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達到人與自然和諧,是為「天人合一」。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解焱博士(左),正在將人工培育的揚子鱷放歸野外。揚子鱷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

參考資料:

《生物多樣性知識200問》,張風春等,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保護生物多樣性,中國履約23年》,蕭野,《環境與生活》雜誌2016年3月刊

責編/網編:吳燕芳

《環境與生活》雜誌供稿

請掃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境與健康產學研用 的精彩文章:

TAG:環境與健康產學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