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來簡史》千字精華:人類未來結局幾何?

《未來簡史》千字精華:人類未來結局幾何?

作為《人類簡史》的姊妹篇,《未來簡史》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可信度頗高的人類未來命運的預測。簡而言之,我們的未來很容易受到人工智慧的威脅。當我讀到全書第三部分的時候,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人類每一次面臨大革命時,變化都是如此巨大。從認知革命到農業革命,再到工業革命,時間跨度都很大,可是這一次,變化可能無需太久就會到來。

序言:人類的新議題

饑荒是之前前年來人類的大問題,之後是瘟疫傳染病,再是戰爭。我們有能力解決好這三個問題,但是歷史不會允許真空,一定會有新的問題來困擾我們。比如:人類想要長生不死、找出幸福快樂的關鍵、把自己升級成為神。

數千年來,科技經濟社會政治始終在變,唯獨人類本身未變。如果我們能再造人類心靈,智人就將消失,智神將登上歷史舞台。

一、智人與其他物種的關係

1、人類的時代

相對於其它物種,人類可以說是「神」了,過去幾億年,人類是全球生態變化唯一重要因素,並改寫遊戲規則,突破地球各生態區之間的阻礙。我們馴化了動物,卻給這些被馴化的個體帶來了苦難,我們忽視了他們的主觀需求。農業革命後,我們已不用與動物們對話,工業革命後,我們不用與神對話,僅剩我們自己的獨角戲。

生物也是演算法。哺乳動物的情感,是生存繁衍最關鍵的生物演算法,我們99%的決定都是由這些演算法決定,包括感覺、情感和慾望。

2、人類的特質

說人比其它動物優越,可能是因為人有心靈,它是一種腦中主觀體驗的流動。主觀體驗重要性在於,讓我們感到飢餓和恐懼,促使我們生存下去,能夠解釋人們的行為。我們判斷動物是否也有心靈,就看它是否能與人類建立情感關係。大多數動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但是使人類勝出的是合作能力,勝利幾乎都屬於合作順暢的一方。而合作,基於一套想像的秩序。

現實除了客觀現實和主觀現實外,還有「互為主體」。它並不因為個人的信念或感受而存在,而是依靠許多人的溝通互動而存在。

二、智人之前的成就

1、虛構

單一個體能力變化不大,但是虛構的故事,推動了歷史。文字幫助推動社會進步,人們組成網路,分工細緻。文字也構建了強大的虛構實體,也能重塑現實。事情細節,大家都以文字記錄的為準,而不管是否真實。

2、科學與宗教

上帝存活在我們心裡,信仰促使人們去做事,是一種動力。而科學,可能讓神話更強大,更能控制客觀與主觀現實。人類受制於宗教這種道德法則系統,並非由人創建,也沒法改變。宗教故事包括倫理判斷、事實聲明、具體指示三個部分。

靈性之旅與宗教相反,以神秘的方式把人帶向未知目的地。宗教鞏固世俗秩序,靈性要逃離世俗秩序。

宗教能為科學提供倫理上的自由,也能夠影響科學研究的議題和科學發展的使用方式。宗教在乎秩序,而科學在乎力量。

3、現代契約

現代生活就是在一個沒有意義的宇宙里不斷追求更多的力量。科技進步與經濟增長一同推動社會對力量的追求。現代的理念,在於解決問題的途徑是增長,把餅做大。所以增長也是幾乎所有現代宗教、意識形態、社會運動的追求重點。

增長需要資源,原材料和能源是有限的,但是知識作為一種資源,是無限的。知識增長,能帶來更多原材料和能源。但是,現代經濟的真正問題是生態崩潰。

4、人文主義

之前人們信教,聖經是權威。但是人文主義認為,人類自己就是意義的本源,自由意志是最高權威。我們不僅能提供個人生活的意義,也能為社會和政治程序提供意義。藝術創作唯一來源是人的感受,現代自由市場以顧客自由意志為主導,我們也教育學生要自己思考。

科學革命無法處理價值和意義的問題,人文主義提出知識=體驗*敏感性。要追尋內心體驗(知覺、情緒、想法),並要主要到其影響自己。

人文主義裂變為自由人文主義、社會人文主義、進化人文主義。後來,自由人文主義取得最終勝利。

三、智人的困境與未來

1、實驗室里的定時炸彈

從科學來看,人的選擇不是生物預設就是隨機,並沒有什麼自由意志。如果生物確實沒有自由意志,那麼用藥物、基因工程直接刺激大腦,就能操控人的慾望。科學不相信信念,自由主義的故事就是神話而已。人並不是由什麼單一的自我做決定,而是有2種自我:體驗自我、敘事自我。體驗自我主管意識,敘事自我用來編製故事與計劃。生命科學認為,所謂自由個人,也是一個虛構故事,人只是生化演算法的集合。

2、大分離

自由主義賦予每個人價值,每個人都很重要。如果智能與意識脫鉤,人類可能失去經濟價值。實現超級智能可能並不需要意識,如果人類再不強大,遲早變得沒有用途。但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創意類工作還是會交給人類。

生物是一種演算法,演算法不受物質影響,所以機器演算法有可能比生物演算法更強大。人類走向專業化,所以用計算機取代人類將會更加容易。財富和權力將會集中在更加少數人身上,激化社會政治不平等。想要不被淘汰,只有不斷學習。

社會未來可能還需要人,但不需要個人。社會更了解個人,會為個人做決定,剝奪個人權威和自由。權威將從個人轉向演算法構成的網路。

未來,精英階層與普通人之間的身體及認知差距還將擴大。20世紀醫學幫助大多數人,因為20世紀是大眾的時代。21世紀則是要讓健康的人再升級,針對大眾的醫學將結束,沒必要讓大量無用的人維持基本健康水平。

3、科技人文主義

新的科技宗教分為科技人文主義和數據主義兩大類。科技人文主義認為,智人已經完成歷史使命,應該創造智神,一種更優秀的人類形式。身體和心理升級,可以對抗最複雜的無意識演算法,甚至可以引發第二次認知革命,讓智神接觸到目前還未想像到的新領域,成為整個星系的主人。

醫學著重讓健康的人升級,而非治癒。從治癒精神問題轉向讓心智升級。但是最後,我們有可能身體與大腦都升級了,但是失去了心智,因為沒有找到心理的完整頻譜。這樣反而會造成人類的降級。只要我們相信人類的意志和經驗是權威和意義的本源,就永遠無法處理和這些科技的關係。

4、數據主義

數據主義認為,宇宙由數據流組成,任何現象或實體的價值就在於對數據處理的貢獻。這樣,同樣的數學定律可以同時適用於生化演算法及電子演算法,各種學科都能統一於單一的理論之下。數據主義認為,數據的流動量已經大到人類無法處理,應該交給電子演算法處理。

民主和專制本質上是兩套收集和分析信息的對立機制,專制用集中式處理,民主用分散式處理。民主制度可能衰敗。因為在過去,科技進步速度很慢,但是現在科技進步速度超過了政治演變速度,現在的政治體制已經無法處理大量數據流。

我們可以把全人類看成是單一的數據處理系統,每個人都是裡面的一個晶元。如果人類整體就是單一的數據處理系統,那麼其產出就會使一個全新的甚至效率更高的數據處理系統,稱之為「萬物互聯網」,除人以外,每個物體都能參與進來。

數據主義最高價值就是信息流,要鏈接更多媒介、事物,產生更多有價值的信息,讓數據流最大化。要追求信息自由,信息自由所賦予的對象是信息,而非言論自由對應的人類。信息流通的權利應該高於人類擁有並限制數據流通的權利。

對於數據主義,體驗不分享就無價值,我們無需從自己的內心裡找到價值,我們只要記錄自己的體驗,連接到整個大數據流中。演算法會幫我們找到體驗的意義,並指示下一步操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產品狗郝陽 的精彩文章:

《人類簡史》千字精華:三大革命如何塑造當今人類社會
通過大腦革命,適應「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時代——《思考力》書評及讀書筆記

TAG:產品狗郝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