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趙明海:於兆華和他的流浪貓們

趙明海:於兆華和他的流浪貓們

作者其人:趙明海,1966年4月生於山東省沂南縣,1976年從沂蒙山來到北大荒。5年軍旅生活,退伍到濃江農場,現在農場工會工作。此人喜愛散文、詩歌和攝影,曾在《人民日報》《中國農墾》《黑龍江日報》《北大荒日報》等報刊雜誌發表散文、詩歌、攝影作品。

世上有各種各樣的愛,在濃江農場有一位叫於兆華的人就愛上了收養流浪貓,並把他的這份愛全給了流浪貓,他對待每一隻流浪貓如同都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呵護。

於兆華收養流浪貓還得從1995年冬季說起。這年冬天的一個上午,剛從農場原場部搬到新場部居住的於兆華在去單位上班的路上,見到一隻髒兮兮的小花貓在垃圾桶前轉來轉去尋找食物,並發出凄慘的叫聲。當時,於兆華手裡什麼也沒有,卻不想錯過跟這隻貓接近的機會。他就跑到附近的小賣店買了一袋麵包回到垃圾箱前,試著把麵包掰開一塊餵給這隻小花貓。顯然餓了很久的貓對著香噴噴的麵包立刻狼吞虎咽起來,直到看著貓把麵包吃完,於兆華才離開到單位上班。之後每天上午上班的這個時間,於兆華常走的這條路上總能遇到這隻小花貓,一來二往,這隻小花貓逐漸信任了於兆華,十多天後,它就跟於兆華走進了他的家,成為他們家的一員。這也許就是人和貓的緣分吧。

從那時起,於兆華收養流浪貓就成了習慣。二十多年來,他收養的無家可歸的流浪貓有四五十隻。在收養的過程中,有十多隻被鰥寡孤獨的老人領養,有一些病死或老死。每當此時,就像用刀剜於兆華身上的肉一樣,讓他心疼不已。現在在他家這個四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共同生活著他和妻子,還有26隻不再流浪的小貓咪。

儘管於兆華經常從飯店拿些東西來喂這些可愛的小東西,但每年還是要花費五六千元買「貓糧」,對此,他並不心疼。

於兆華說,貓這種小動物很懂人情味。在和我們共同生活中,從它們的那些行為當中可以看出,我和妻子就是它們的衣食「父母」,就是它們的保護神。有一天下雷陣雨,屋外打了一個很響的雷,家裡的幾十隻貓爭先恐後地撲進我倆的懷裡,從它們的眼裡可以看出很驚恐。

還有一次,於兆華帶它們到野外去玩,突然有幾隻貓不知什麼原因狂叫不止,並不停地咬扯著他的衣服不肯放開。當時已經是傍晚,於兆華想它們是不是餓了想要吃的?就站起來準備帶它們回家,可這些貓說什麼也不肯下地走,有的爬到他的肩上,有的抓住他的袖管。沒辦法,於兆華只有抱著它們回家。過了兩天後,他聽人說,當時那個地方有一隻大猞猁(俗稱山狸子)出沒,顯然那幾隻貓感受到了大猞猁的存在,所以驚恐不已。

貓雖是食肉動物,見到葷腥食物就搶著吃,但它們的母性很強;母貓即使搶到魚肉這類的美味,也不捨得自己吃,面昌留給它的孩子們。

和這些收養回來的貓待在一起時間久了,人和貓的感情不斷加深。於兆華告訴筆者,當我下班回家時,它們有的跳到我的肩上,用小舌頭舔著我的臉和嘴,有的用頭蹭著我的胳膊和腿,還有的跳到我懷裡讓我抱。晚上睡覺時,這些小傢伙們都爭搶著睡在我身旁,有時為了爭搶睡覺的位置還打起來。日久生情,它們對我產生了很強的依賴,我到哪裡,它們就跟到哪裡,我離開它們,就會不停地叫喚著找我。每天我下班回家走進樓道門前,就有好幾隻貓兩眼緊緊盯著房門迎接我進屋。

前些日子,有個愛貓的朋友把於兆華收養的一隻貓抱回他家餵養,誰知道這隻貓到朋友家後幾天不吃不喝,還不停地叫喚,弄得這位朋友不知所措,無奈之下又抱回了於兆華家。

當了20多年的「鏟屎官」,於兆華並沒有感覺到厭煩,反而覺得生活中充滿情趣,少了很多生活中的煩惱。他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流浪動物也包括在其中,它們同樣有情感有尊嚴,希望每個人都能善待它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濃情黑土地 的精彩文章:

宋德成:一封海外寄來的家書
王學軍 遂我一生願

TAG:濃情黑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