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母服刑女兒含淚復讀考上大學 元宵佳節一家3口高牆內團聚

父母服刑女兒含淚復讀考上大學 元宵佳節一家3口高牆內團聚

「和同學們相處得好不好?」

「湖南那邊天氣怎麼樣?冬天冷嗎,夏天熱不?」

「開學以後,多給爺爺打電話,不要讓他擔心你。」

「好心人捐的錢,莫亂花,別讓大家寒心……」

3月2日元宵節,上午10時左右,在四川省邑州監獄的親情會見室里,服刑人員潘某和妻子羅某對女兒的叮囑不停。女兒潘雯(化名)邊聽邊點頭,不時擦著眼淚。

得知父親生病、女兒無錢上學、家中房子垮塌

服刑人員每晚躲在被子里哭

「入獄以來,說實話,我的情緒一直很低落,想到好不容易考上大學的女兒交不起學費,想到70多歲的老父親,簡直沒有了希望。」服刑人員潘某說。他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其妻羅某系其同案犯,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現在四川省女子監獄服刑。

今年大年初二,潘某與女兒通電話時,聽到她哭著說,爺爺生病無人照看也沒錢醫治,她上大學交不起學費,家裡的老房子也垮了,她回家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原本潘某內心就充滿了愧疚,如今聽了女兒的話,他更加無法釋懷。

「自從大年初二和女兒通電話後,潘某每晚睡覺時都躲在被子裡面哭,被同監舍服刑人員發現後報告給了我們民警。」邑州監獄一監區教導員周澤軍說。

隨後,邑州監獄掌握到潘某的困難情況後,積極協調了民間公益組織慈善100陽光行對潘某家庭進行愛心捐助,並聯繫四川省女子監獄和潘某的女兒,希望在元宵節當天讓一家三口團聚,進行一次特別的親情幫教,打開潘某心結。

父母出事讓剛考上大學的女兒精神崩潰

堅強復讀考上一本

上午9時,四川省女子監獄的民警將羅某帶押至邑州監獄。自被抓獲後,這是一家三口第一次靠在一起說話。

「本來潘雯2016年就考上了一所大學,就那時我和她爸出事了,孩子也崩潰了,根本無心去讀。我們很擔心,但也夠不著她了。幾個月後,她給我寫了一封信,說她決定復讀,爭取考上更好的學校。」羅某說道。在潘雯情緒陷入低谷時,她的表姐、舅舅、叔叔都勸說她,只有讀書,以後才能有出息,才能讓家人有好的生活。2017年高考,潘雯沒有辜負眾人的期盼,比前一年多考了20分,被湖南的一所一本大學錄取。

她認為自己沒去讀之前的學校還有一個原因,那是個三本學校,學費比較貴。而在湖南的這所學校里,她申請到了助學貸款,暫時解決了每年的學費問題,生活費則要靠低保和自己假期打工的錢。今年寒假,潘雯回到老家後,便找了一個在飯店當服務員的工作,而76歲的爺爺則去當門衛。這樣一來,爺孫二人好歹有了住的地方。

「你要經常去看爺爺,開學以後多給他打電話,他年齡那麼大還要去打工。都是我的錯,如果我們不出事,他肯定不用去……」說到此,潘某再也控制不住情緒,哭出聲來。「你放心,我會每周給爺爺打一個電話的。過年的時候,飯店只在初一放了一天假,我去看了爺爺,晚上才走的。」潘雯安慰父親說道。

羅某在一旁也不停地擦眼淚,她說自己很幸運,有這樣懂事的女兒。「我們出事後,女兒一直沒有放棄我們,也沒有放棄她的前程。她總來看我們,上大學後就經常寫信。其實她一直都這麼懂事,我還記得她剛上初一那年,有一天我在地里幹活,她自己在家做好飯,然後神神秘秘地說,『媽媽,我要告訴你一件事,今天是母親節,我花了50元給你買了件衣服』……」羅某哽咽到說不下去。

對女兒叮囑不停

寄託父母的愧疚和期盼

雖然羅某還有一年多即將刑滿,但她仍放不下女兒,拉著潘雯的手不停地問,「馬上開學了,自己上車下車要多注意啊,看好東西,注意安全」「和同學們相處的好不好?你這個娃兒性格內向,要跟人好好處啊」「湖南那邊天氣怎麼樣?冬天冷嗎,夏天熱不?」「學校條件好嗎,吃的住的怎麼樣?」

「我都20歲了,咋還叮囑這些啊。」潘雯打斷羅某,潘某忙說道,「無論你多大在我們眼裡都是孩子,怎麼能不擔心?只要你好,我們也就能放心了。」

當天上午,慈善100陽光行的志願者來到邑州監獄,向潘某家庭捐助了教育基金和家庭補助金。潘雯接過愛心捐款後,深深鞠了一躬。潘某激動地道謝,並叮囑女兒不要亂花錢,要記住監獄和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

「女兒學費是我最大的心結,當時入獄是自己犯下的錯,應該承擔後果,但孩子沒錯,書還是希望她讀下去。感謝監獄,感謝社會,我現在算是沒有後顧之憂了,一定會安心接受改造,爭取早日回家,重新做人,用行動回報社會。」潘某說道。

百名服刑人員與家屬同吃元宵

感受團聚的幸福

潘某、羅某與女兒團聚的同時,在邑州監獄的文化廣場上,還有100餘名服刑人員也和他們的家人團聚著。3月2日上午,邑州監獄舉行了2018年「春暖歸途,與親情相擁」的元宵節活動,100餘名服刑人員和200餘名家屬共同參與。活動現場,服刑人員表演了自編自創的文藝節目,還與家人一起吃了監獄準備的元宵。

在元宵節開展親情幫教是貫徹落實四川監獄構建「社會包容、政府幫扶、部門聯動、家庭接納」的獄地共管共教新格局,和社會共同幫教長效機制的具體舉措。邑州監獄政委王博表示,這樣的親情幫教旨在用親情和包容促進服刑人員更加積極改造,爭取早日回歸社會,成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在新的征程中,邑州監獄將以「治本安全觀」為統領,不斷提高教育改造質量,向社會輸出更多的「合格產品」。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趙瑜

邑州監獄供圖

編輯 楊渝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商報 的精彩文章:

看不見毛孔的皮膚,走到哪裡都驕傲
西南地區首個加氫站在郫都區揭幕

TAG:成都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