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哈蘇 VS 勃朗尼卡

哈蘇 VS 勃朗尼卡

所有內容均為原創,配圖來自群友和網路,所有水印保留

最下方為微信自帶廣告,支持本號點一點

哈 蘇V S勃 朗 尼 卡

確切來說,日本最全面最牛的120膠捲相機廠家是瑪米亞,不過瑪米亞自成一體,而有日本哈蘇之稱的勃朗尼卡則更有和哈蘇對比的意義。

當然,也有人會說你這不是扯淡嗎?勃朗尼卡和哈蘇能比嗎?你拿豐田車和賓士車比有意思嗎?勃朗尼卡比得過哈蘇嗎?

若是單比品牌,這兩個牌子的確沒啥好說的,哈蘇就憑藉這塊牌子都挺立到了現在,而BRONICA還沒吸幾口21世紀的空氣就已經玩完了。這兩個牌子的品牌價值差了太多。

但是品牌價值有差距,相機使用性能就有天壤之別?這當然不可能。放到135的領域,你會覺得徠卡M相機好用,但你硬要說徠卡M相機性能比日本電子化相機好,那就不現實了。

機 種P K

哈蘇相機的型號非常多,也有自己成體系的電子相機,相比之下BRONICA的總機種數量反而不如哈蘇多。

但從涉獵範圍而言,哈蘇又不能和BRONICA相比。哈蘇在H系統前全部的畫幅精力都放在6X6的模塊單反上,無論是電子的還是機械的都是一個套路。到了80年代電子化程度才開始提升,然而其最經典500系列則一直堅持純機械機身,當然到了後期也有功能強大的測光頂但是無法實現A檔。

而BRONICA則是涉獵廣泛,雖然專註模塊單反,但是除了老的6X6系列外,後面有開發出了ETR,SQ和GS-1三套系統。在電子化程度方面也領先很多,雖然到最後都沒有實現自動對焦,但是很早就實現了A檔。到了最後期,在騰龍的支持下又開發了一款645可換鏡頭旁軸相機。

當然,BRONICA機身如果沒有測光頂的話,3大系列也僅僅依靠電子控制快門,其實和哈蘇500系列操作起來是一樣的,但BRONICA相機的標配基本都是眼平,而哈蘇的標配主要是腰平。

毫無疑問,SQ系列相機用起來要比哈蘇500系列方便得多,不過早期的S2等等和哈蘇相比還是遜色了不少的。

哈蘇進入H時代後很快就和數碼接軌,但其實H系列沒有哈蘇一貫的特徵,脫胎自富士開發的自動645系統,這裡就不加贅述比較了。

鏡 頭P K

哈蘇相機的品質象徵來自於蔡司鏡頭。哈蘇500系列高度依賴蔡司鏡頭,快門光圈全在鏡頭上,也就是說機身本身僅僅是機械傳動的作用,而相機主要性能全集中在鏡頭上。

哈蘇這套蔡司中畫幅鏡頭是不用多說的,絕對是中畫幅里最有名,也是規模最大的一套6X6鏡頭,焦距從30mm一直到1000mm,其中還有SWC的特殊biogon鏡頭等等。

在這點上,BRONICA雖然鏡頭素質也不差,你不說絕對看不出是BRONICA還是哈蘇拍的,但是BRONICA的鏡頭群比較小,3個畫幅有3套鏡頭,每套鏡頭都數量有限。雖然有德國施耐德的副廠支持,但還是比不上哈蘇那種強大的延展性。

(吉野善三郎)

實 用 性P K

中國的哈蘇用戶是很多的,如果熟練掌握使用技巧,那麼哈蘇相機還是很好用的。但是大部分用戶使用的500系列相機沒有帶測光頂,哈蘇的測光頂一來很罕見,二來很貴。

但是BRONICA就不一樣了,老系列的機器用起來就和哈蘇差不多,但是操作性比哈蘇500要差一些,但是新3大系列基本都帶測光頂,SQ和ETR也都有功能非常強大的AE測光頂,全套價格也就哈蘇一個測光頂單買的價格,而且還能實現A檔,因為BRONICA新三大系列都是電子控制快門速度的。

所以,BRONICA的新機器和哈蘇的500系列比,是日本電子機和歐系機械機的比拼,那麼日系操作性當然是很OK的。

當然,哈蘇自己也有2系列電子相機,那操作性肯定不比BRONICA差,但是2系列哈蘇相機的用戶不多。

結 論各 有 千 秋

我認為要論綜合實力,120相機廠家裡最厲害的肯定是瑪米亞,什麼都做,什麼都能做好,什麼都能做出精品。勃朗尼卡雖然是島國二號120廠家,但是其主要是模仿哈蘇發家,然後又融入了日系的要素,其實是非常特殊的廠家。

哈蘇相機的成功自然有它的道理,否則不可能大半個世紀經久不衰,直到今天都有許多愛好者想擁有500CM,但哈蘇老機器也有自己的明顯短板,在攝影和操作上更加趨向傳統,如果說室內棚拍,那麼的確沒有影響,測光布光很完備,但是我們日常不可能天天棚拍,不可能到處布光,那麼哈蘇的操作性和可以進行傻瓜自動操作的BRONICA後期3大系統相比就遜色很多了。

這就好像用徠卡一樣,徠卡M6的確用得爽,但是和帶A檔的單反比,那就麻煩很多了。何況哈蘇500系列機身本身還不帶測光,還得先測光。

120是否需要這種便攜性?這是吵了30多年的問題,當然歷史早就給出了答案,如果不需要這種便攜性,那根本不需要開發自動對焦系統。

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膠捲迷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近期日本膠捲攝影類書籍縱覽
竟然造過120!尼康試作相機開發密史

TAG:膠捲迷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