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戰時期,國民革命軍的糧食供應是怎麼解決的?

抗戰時期,國民革命軍的糧食供應是怎麼解決的?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中國是一個弱國,武器裝備和軍隊訓練都不及日軍,因而在日軍的進攻面前,中國軍隊不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勝利, 只能進行長時期的消耗戰。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提供支持長期消耗戰的物質裝備,特別是糧食。糧食供給的效率就成了事關國民黨軍隊持久取勝的大問題。

特約作者:路過蜻蜓


1.1937年7月到1940年1月,價發現品時期

抗戰開始時,所有參戰部隊的給養,採取政府撥發餉款、官兵自理的方式。

但是隨著戰爭的擴大,一方面由於軍情緊急,官兵無暇自辦給養;另一方面由於當地物資缺乏,採購困難,軍糧的供給乃改為由軍需及兵站機關購買糧食,發給部隊,但政府撥發餉銀的方式不變,所購糧食款項 仍在應發餉款內扣繳,所以稱為「價發」。

1938 年 12 月以後, 由於東南沿海產糧區淪陷,且各地交通忙于軍運,日常需用物資轉運困難, 導致物價高漲, 糧價也隨之上揚,使得官兵「盡其薪餉之所得而難獲一飽」,經常有缺糧斷炊之虞, 對戰爭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

國民革命軍


從 1940 年開始, 試行糧餉劃分制度,也就是把官兵所需主食依照一定標準, 由公家發給食物, 使糧價的漲落不至影響官兵的生活,也使部隊官長不因籌劃官兵的吃飯問題而作戰分心。

為此, 1941 年 1 月在國民 黨軍事委員會成立了軍糧總局,各戰區及後方省份成立軍糧局, 專門負責軍糧籌撥事宜,並訂立了《糧餉劃分初步實施辦法》 和《軍糧經理暫行大綱》等,規定官兵主食給養定量,先從戰區實費經理部隊和流動性較小的部隊試辦,然後逐漸推廣。其他未試辦的部隊 仍然發給代金,就地採購。但部隊所需主食,不論發給現品還是代金, 一律由公家負擔。

盧溝橋的中國兵


1941年7月,國民黨中央為解決糧食危機,統籌全國糧食供給, 成立了糧食部,一方面加強對糧食的管理,一方面建議田賦改徵實物。

從1941年8月起,各地田賦收歸國民黨中央接管並改徵實物,所有全國 糧食徵收徵購,均由糧食部負責統籌,各省所徵收的糧食,按國民黨中央下達的指標,先撥充軍糧,並運送指定地點,交由軍糧機關或兵站接收。

國民黨軍事委員會也於1941年8月成立各級軍糧計核委員會,專門負責軍糧的屯購等事宜,所有部隊主食的補給,以供給現品為原則。

總的來說1941年以後,雖然戰爭範圍日益擴大,國民黨政府仍比較妥善地解決了軍隊糧食供給問題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本書


被耽誤的海軍近代化進程:晚清長江水師迅速衰落背後的權謀與政爭

1948年底,白崇禧為何拒絕宋希濂兵團東調支援徐州戰場?

湯水清、羅玉明、溫波《抗戰時期國民黨軍隊的糧食供給—以湖南省和第九戰區為例》,載於《軍事歷史研究》2004年第 3 期

張燕萍:《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經濟動員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枚明粉 的精彩文章:

螺旋槳,改變了蒸汽船在與風帆船的歷史命運
為什麼說康熙真的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稱號?

TAG:一枚明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