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傳坐擁「2千個王健林」的神秘羅斯柴爾德家族將迎第七代掌門

被傳坐擁「2千個王健林」的神秘羅斯柴爾德家族將迎第七代掌門

因《貨幣戰爭》一書,而被中國人知曉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即將迎來新掌門人。據美媒當地時間2月27日報道,戴維?羅斯柴爾德(David de Rothschild)將在今年夏天卸任羅斯柴爾德董事長職務,向他的兒子亞歷山大?羅斯柴爾德(Alexandre de Rothschild)交棒,這家法英投資銀行的這一交接班是各方期待已久的。

身為這個有200年歷史的銀行世家的第七代子弟,亞歷山大已接受多年培養,以繼承他父親。目前擔任執行副董事長的他,是在2008年開始加入該行的,此前他在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受過投行和私募股權業務的歷練。

現任羅斯柴爾德銀行董事長的戴維?羅斯柴爾德出生於紐約,自2004年開始經營羅斯柴爾德英國分行,並在2012年主導法國和英國兩家分行合併在法國上市公司Paris Orleans SA旗下,並於2015年更名為Rothschild & Co.。

而從羅斯柴爾德的官網看,目前該集團主要經營金融諮詢、私人財富管理和商業銀行三大塊業務。

(圖片來源:羅斯柴爾德官網)

而從總量角度看,金融諮詢業務營收佔總營收的五分之三。在官網的介紹中,羅斯柴爾德也將自己描述為世界最大的獨立金融諮詢機構之一。

(圖片來源:羅斯柴爾德官網)

而根據Dealogic的數據,羅斯柴爾德在私人銀行業務方面還頗有建樹,2017年完成規模不小的併購,擴張私人銀行的經營版圖。

從資管訂單的營收上看,從羅斯柴爾德銀行目前在歐洲可以排第五位。僅次於摩根大通、高盛、拉扎德、美銀美林等世界頂級投行。

(數據來源:Dealogic)

新掌門人

現年37歲的亞歷山大?羅斯柴爾德在2008年加入該家族公司,目前擔任公司的執行副主席。作為羅斯柴爾德銀行的第七代傳人,亞歷山大長期接受專業訓練,曾在美銀美林及專註私募股權業務的貝爾斯登工作。

(左一為亞歷山大?羅斯柴爾德 圖片來源:羅斯柴爾德官網)

外媒報道稱,預計交接班將於6月進行。目前這家投行正致力於業務多元化,減輕對核心的法國和英國諮詢業務的依賴,以更好地應對歐洲併購市場不太活躍的時期。

自加盟該行以來,現年37歲的亞歷山大組建並幫助領導了私募股權業務。集團也越來越多地投資於其在美國的小規模業務,並在去年完成了第一筆規模較大的收購,以擴大其私人銀行。

據報道,在老羅斯柴爾德領導下,原本相互獨立的法國和英國銀行業務於2012年合併,以統一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兩個分支,鞏固資產負債表。

在此之前,戴維在他的堂兄伊夫林?羅斯柴爾德(Evelyn de Rothschild) 2004年退休後,一直執掌英國這一塊的羅斯柴爾德銀行。

公司結構的徹底改革為戴維?德羅斯柴爾德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他得以安排自己的第三個孩子、唯一的兒子進入監事會,藉此啟動繼任計劃。此舉還讓家族通過買斷少數股股東的股權來收緊對集團的控制。

傳坐擁天價資產

相當於2千個王健林

對於中國人來說,知曉羅斯柴爾德家族還是從宋鴻兵的《貨幣戰爭》一書中,書中將其描述為地球上最為神秘的古老家族,一個隱藏在這個世界陰暗面的控制者,一個控制西方世界近兩個世紀經濟命脈的強大家族!

不僅拉菲集團是他家的。蘇伊士運河是他家借錢給英格蘭買下的。80%的印度鐵路都是他家建的。那個「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鑽石公司戴比爾斯,是他家投資的。美聯儲最大的股東也是他家。

更有人估算其總資產高達50萬億美元,相當於2000多個王健林。為何幾乎沒人知道他們是世界首富?按照書中觀點解釋,只因為羅斯柴爾德家族不顯山,不露水而已。真正的首富早已經利用自身的力量封住了媒體的嘴巴。

羅氏五虎

在法蘭克福小有成就的梅耶,率領他的五個兒子到歐洲大陸開拓市場。內森·羅斯柴爾德(Nathan Rothschild)是梅耶的第三子,他最早走出德國,於1800年在英國倫敦開了分公司--創業,另外幾個兄弟要麼留守法蘭克福,要麼出走阿姆斯特丹和巴黎。這一時期歐洲外匯市場缺失,再加上歐洲各國和法國的戰爭帶來了不確定性(例如英國和法國互相封鎖),幾個兄弟就利用歐洲各地不同的匯率來賺錢。這種賺錢方法非常簡單粗暴,他們在通貨外匯最低的時候買進,在最高的時候拋出,這也是他們利潤的主要來源。 如果看過《貨幣戰爭》,就知道裡頭的內森彷彿開了天眼,事先得知英國的威靈頓(Wellington)將軍於1815年6月在滑鐵盧擊敗了法國的拿破崙,並藉此在急劇變化的局勢中發了一筆橫財。但按照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的說法,"可能由於兄弟幾個在滑鐵盧戰役前後的一系列估算,他們蒙受了損失而不是獲得了利潤。"

1814年3月,在拿破崙被第一次流放前,幾個兄弟預測奧地利維也納和英國倫敦即將進入牛市,從而買進奧地利股票。結果1815年3月,拿破崙逃脫厄爾巴島,回到巴黎奪取政權,牛市沒有出現。內森重振旗鼓又開始在倫敦囤積金銀,預測英國政府得奔赴歐洲大陸作戰,所以需要通過他來運錢,而他則堅信自己擁有"控制市場的力量"。沒想到拿破崙從3月復辟到6月兵敗滑鐵盧,只經歷了3個月時間,內森兄弟們的這筆錢不斷貶值,成了沒人要的地攤貨。瘋狂的豪賭讓內森·羅斯柴爾德輸得和拿破崙一樣狼狽,以至於之後幾年幾個兄弟都在為了彌補損失而尋找機會。

調整姿勢後,1818年,內森成功為普魯士政府提供了500萬英鎊的貸款,為國際貸款業務提供了新途徑。除了通過債券發行給世界各地政府籌集資金,羅斯柴爾德家族整個19世紀掙錢方式還包括皇室、政治家理財,從事黃金和貨幣交易、進行工業和礦業的投資。據尤瑟夫·卡西斯(Youssef Cassis)等人考證,1836年內森去世時,他是英國最富有的人,幾乎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算上內森的幾個兄弟,當時羅斯柴爾德家族確實站上了世界之巔,擁有600萬英鎊資產。到了1852年,羅斯柴爾德家族資產更是達到了953萬英鎊。而且內森的後代也不賴,1870年代,內森的四個兒子遺產總計840萬英鎊,超過同時期英國任何家族的財產。

不同觀點:羅斯柴爾德早已衰敗

當然也有觀點對此進行了反駁。原騰訊副總裁吳軍在其《浪潮之巔》一書中這樣寫道:

「談到私有銀行,我必須在這裡澄清一些在中國廣泛流傳的誤解和謬誤。而所有的誤解中最為荒謬的就是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家族控制美聯儲、控制世界以及該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神秘家族的說法。

羅斯柴爾德家族曾經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他們靠拿破崙戰爭發了國難財,他們的直系子侄的一度在德國、義大利、法國和美國都有不小的生意,羅斯柴爾德的後人也曾經參加了由美國金融大亨 J.P.摩根發起的聯邦儲備銀行的籌備工作,但是所做的工作遠遠無法和摩根相比。今天,這個家族現在對世界的影響幾乎微乎其微。

為了證實這一點並弄清楚他們衰落的原因,我專門請教了高盛公司和花旗銀行的投資專家,雖然他們聽說過這個名字,卻很少有人能知道為什麼這個家族衰微了,因為在他們眼裡這個家族現在這點錢根本不算錢。

後來高盛的朋友又幫我在公司里廣為諮詢,終於弄清楚其中的真相。羅斯柴爾德家族十九世紀中後葉達到高峰,但是犯了幾次致命的錯誤,又遇到幾次滅頂之災,便從此一蹶不振的。該家族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低估了美國的發展。

十九世紀後半葉,美國因為種族矛盾尖銳,後來又爆發了內戰,羅斯柴爾德家族對美國不看好,撤走了在美國的大部分業務,失去了追隨美國發展的大好時機。(我常常和別人講,錯過現在中國發展的快車,就像一百五十年前錯過美國發展一樣可惜。)

第一次世界大戰,該家族在歐洲的業務遭到重大打擊。一戰以後,很多歐洲國家不得不將博物館的珍藏賣給美國人。雖然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羅斯柴爾德家族在一戰後有短暫的喘息並得到了一些恢復,但是接下來希特勒迫害猶太人使得該家族再次遭到滅頂之災。

幾年後,納粹勢力被清除,但是前蘇聯在東歐實現了社會主義,把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東歐(主要是德國)僅存的資產全部收為國有。該家族所剩的一些在法國和英國等國的資產也大幅度縮水。

六十年代以來,已經淪為二流投資公司的該家族再次犯了致命的錯誤。歐美的大銀行,包括瑞士的瑞士聯合銀行(UBS,有時簡稱為瑞銀),蘇黎世信貸,德意志銀行,美國的摩根斯坦利、高盛等公司都紛紛上市,融得大量的發展資金。

而羅斯柴爾德家族仍然停留在十九世紀家庭作坊的經營方式上。

兩位高盛公司的銀行家告訴我,這個家族的經營活動其實並不神秘,他們和高盛一樣,現在也在歐洲為別人管錢(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一年的利潤在最好的年頭也不過一億美元左右,不到高盛的百分之一。而在美國一般的有錢人中,大多數人聽說這個名字反而是因為拉菲-羅斯柴爾德牌波爾多紅葡萄酒(Lafite-rothschild Bordeaux),這是世界上最好、最貴的葡萄酒之一,每瓶大約一兩千美元。該酒庄在十九世紀被羅氏家族買下。」

本文內容來源於東方財富我那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融中傳媒 的精彩文章:

中投祁斌:海外投資助力中國經濟現代化
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賈康:對投資者而言,嚴重的短缺就是最好的機會

TAG:融中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