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句「埋骨成灰恨未休」道出小師妹心中的大師兄!

一句「埋骨成灰恨未休」道出小師妹心中的大師兄!

少年10歲起始讀金庸,有些甚至已經不下十遍了,金庸先生文筆平實之中多有丘壑,好多段落初讀不以為意,細細回想起來,卻又直入心肺,隱隱作疼,久久不能淡去,此時正是夜半,月明星稀,身邊一片寂寂,我也來說上一處。

比較讓我難忘的是金庸已經刪掉的一段。舊版笑傲江湖裡,小師妹去世後令狐沖和任盈盈同上華山:最後一處來到岳靈珊的居室。那屋子便在天琴峽之側,和岳不群夫婦的住所相隔甚遠。令狐衝來到門前,想起昔時和這位小師妹青梅竹馬,攜手共游,今日卻是艷骨長埋,再也無可得見,熱淚盈眶,他伸手推了推門,板門閂著,一時猶豫不定。盈盈一躍過牆,拔開門閂,將門開了。兩人走進室內,點著了桌上蠟燭,只見床上桌上也都積滿了灰塵,房中四壁蕭然,連女兒家梳裝鏡奩之物也無。令狐衝心想:「小師妹與林師弟成婚後,自是另有新房,不再在這裡住,日常用物,都帶過去了。」隨手拉開抽屜,只見抽屜中放的都是小竹筏、石彈子、布玩偶、小木馬等等玩物,每一樣物事,不是令狐沖給她做的,便是當年兩人一起玩過的,難為她整整齊齊,盡數好好的收在這裡。令狐衝心頭一痛,再也忍耐不住,淚水撲簌簌的直掉下來。他慢慢關好抽屜,轉身便欲出房,卻見盈盈對著牆壁,正在看懸掛著的一幅字。令狐沖走近兩步一看,只見上面寫的是一首詩,詩云「星使追還不自由,雙童捧上綠瓊舟。九枝燈下朝金殿,三素雪中傳玉樓。鳳女顛狂成久別,月娥孀獨好同游。當時若愛韓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令狐沖文理並不甚通,於詩中所說的什麼「鳳女」「月娥」這些典故全然不懂,但於最後兩句卻是入目心驚,喃喃念道:「當時若愛韓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韓公子,那是誰?」盈盈道:「這是她錄寫李商隱的詩。」令狐沖道:「李商隱?」盈盈道:「那是唐期的詩人。詩中說的是一個女道士,她當年如果愛了韓公子,嫁了他,便不會這樣孤單寂寞,抱恨終生了。」

令狐衝心中一驚,說道:「埋骨成灰恨未休!不錯,小師妹埋骨成灰,心中卻仍是抱恨無窮。可是她當時快做新娘子,為甚麼要抄寫這種詩?」盈盈道:「這是她寫的字嗎?」令狐沖道:「正是!」

我看上面那段令狐沖憶小師妹岳靈珊的時候,經常想到舊版的笑傲江湖的這一段。岳靈珊死後,令狐沖和任盈盈重登華山,去到她的閨房,看到她寫下的前人詩句。其時她鴛盟將諧,何以寫下這等頑艷詞句,又將紙箋與那些小木馬,石彈子一併封存在閨房之中?

我想這個時候她其實已經知道她的平弟,並沒有那樣愛她。林平之當年固然歡喜這個機靈嬌俏的師姐,也曾攜手走過福州城十里長街。然而當他逐漸發現自己坎坷身世,悲慘過往,竟有一大半是拜辟邪劍譜,拜自己這位恩師岳先生所賜,胸中塊壘,如何澆散?他對這位岳先生的女兒,自己未來的鴛侶,若不是厭棄已極,又怎肯於新婚前夕,修鍊葵花寶典?

我們看到小說中段其實已經明白,岳不群要小師妹嫁林平之這件事,其實是在他們二人相遇之前,就已經註定了的。天姿敏慧的岳靈珊此時又怎會不清楚,林平之轉變何等劇烈,簡直連嵩山上那一十五名瞎子也看得出來,她仍然委身下嫁。想來一來是她真心深愛林平之,二來她也知道,以父親的性情,她就算提出異議,也無非是得到幾句「平之父母雙亡,心情有時難免古怪,你更要體恤於他」,或者徒增母親煩憂,又有什麼意義?

父母不能倚靠,平弟不能信任。這世上肯無條件相信她,維護她的只有一個大師兄,然而大師兄也已經離開她了。面對未來一片混沌,在惶惑不安,悵惘遺憾諸般感情交織之下,岳靈珊深鎖閨門,提筆寫下了這四行詩句。她把這首詩和那些梳理齊整的小木馬,小布偶一起留在閨房裡,當做是對自己少女時代的最後告別與遺忘,然後開門出去,嫁給了林平之。

從此埋骨成灰,抱恨無窮。如果當初沒有遇見平弟呢?如果從來不曾去過福州城,平平靜靜地在華山上生活下去,最後嫁給了大師兄,現在又是什麼樣子?

許多年之後令狐沖回到華山,看到這首詩,胸中該有多少鬱積?

然而當時那個愛說愛笑,會哭會鬧的小師妹,當時你曾珍重擱在心頭的人,卻是再也回不來了。

這是金庸小說里我最不忍心細讀的一幕,身為摳腳大漢也會覺得風沙好大,滄桑世變後,才發現那個早已經錯過的人,心中或許還是曾經惦念起自己的,這一個怔忡之間,不知令狐沖作何感想,我每每想到這個被刪掉的段落的時候,都是十分惘然的。

原來我喜歡你,像老故事裡的泛黃橋段,半聾半啞,失了聲息,你已如日落潮汐,遙不可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飯醉現場 的精彩文章:

如果去到金庸的武俠世界,你會不會一見楊過誤終身?
金庸武俠中的武功絕學參合指的真正來源!

TAG:飯醉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