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旅行:帝都紫禁城

旅行:帝都紫禁城

歷歷萬鄉

 陳粒的單曲列表

陳粒 

00:00/03:32

帝都北京

2017.9.21~2017.10.4

這次的旅行有半個月之久,走過了兩個城市:北京和天津。這篇遊記我已經拖了好幾個月了,拖延癌晚期的後果就是我有很多經歷並不是那麼記憶猶新了。總結一下我的旅行吧,唐先森線上攝影展開辦了。

天安門廣場

這次是跟我媽還有我阿嬤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北京之旅,我媽選擇坐火車去北京,從廈門乘坐直達列車到北京,全程18個小時。20日晚上18點左右發車,21日中午12點左右到達北京西站。到了北京西站以後,我們直接去了天安門廣場,因為是國慶前夕,遊客並不是很多,所以留下了一張這樣人少的照片。

第一天的行程就這樣結束,因為住的地方比較遠,前一天在火車上也沒有休息好,所以就早早的結束行程,回酒店休息了。ps:我的旅遊經驗告訴我!一定要找地鐵口邊上的酒店!!不一定要在非常市中心,但是一定要離地鐵近,不然出行超級不方便!!

故宮紫禁城

故宮需要提前一天在網上訂票,網上購票的進故宮直接刷身份證即可。現在已經全面取消了現場購票,所以切記一定要提前網上購票,安排好行程。故宮的票有分上午和下午,上午場入園時間為08:30—12:00,下午場入園時間為12:00—15:30(但是我在現場問工作人員他們說上午場的票全天都能入園)。

我在門口花了20塊,租了個講解器,在故宮中有很多旅行團,可以蹭導遊講解,加上講解器基本能夠滿足講解需求(ps:有提供人工講解,另行收費)。

午門

我上次來故宮是2016年10月3日,到2017年9月22日已經一年了。一年前的故宮與一年後的故宮,都是一樣美!

2016年故宮

2017年故宮

故宮前朝

故宮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是故宮前院最恢弘、最氣派的建築。

太和門前廣場

太和門前石獅

太和門

太和殿

皇帝舉行盛大典禮、接受大臣朝拜就在太和殿。可以想像當年把3歲的溥儀嚇哭的盛大朝拜氣勢是多麼恢弘啊。

太和殿前日晷(guǐ)

保和殿內

中和殿和保和殿是供皇帝上前朝前休息、議事宴請的地方。

故宮內廷

故宮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後三宮為中心。

乾清門是前朝與內廷的分界線

乾清宮

乾清宮內

乾清宮正殿寶座上方懸著由順治皇帝御筆親書的「正大光明」匾,這個匾的背後藏有密建皇儲的「建儲匣」。

交泰殿內12方寶璽

大型自鳴鐘

銅壺滴漏

交泰殿內擺放皇帝代表皇權的二十五寶璽。

坤寧宮內

(我在坤寧宮沒有拍照,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坤寧宮則是帝後大婚的新房,平時用做祭祀。

鐘錶館

鐘錶館和珍寶館需要另外購票,各10元。我在網上直接購買了套票,現場買票也可。鐘錶館提供志願者講解服務,但是有固定時間,館門口有個牌子上面有時間(時間太久了已經記不清確切的時間了,但是我記得我在鐘錶館蹭到的講解是13:40分的),鐘錶館每天11:00和14:00會有鐘錶走時表演,皇家鐘錶的奢華在走時的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我在故宮修文物》中王津老師說過,鐘錶從來都不是死物,他們不應該靜靜地躺在展櫃里,而應該活起來。

大型自鳴鐘

銅壺滴漏

清銅鍍金象拉戰車樂鍾

這是一座能動起來的鐘,中間的軸承能讓車、人、象沿弧形軌跡行駛,象及人物動作均同時進行,這與其說是一座報時的鐘,還不如說是溥儀的一件玩具。

清銅鍍金寫字人鍾

此鍾最精妙的是底層的歐洲紳士,他單腿跪地,一手扶案,一手握毛筆,啟動前需先將毛筆蘸好墨汁,啟動開關後,寫字人便在面前的紙上寫下「八方向化,九土來王」八個漢字,字跡工整有神。

我記得我去鐘錶館的時候非常湊巧,我到的時候是13:20左右,稍稍逛了一下,就蹭到了鐘錶館的講解,也是通過講解員我才知道原來有走時表演,非常湊巧的看了華麗的鐘錶走時表演。視頻拍不出鐘錶的那種美麗,現場看更加震撼。

鐘錶館走時表演

(這個視頻上傳的非常爛!還是去現場看吧)

通過講解員的講解,了解到許多展品的過去,他們不再是一件文物,他們承載的是故事,是我們中華文明。

珍寶館

珍寶館在我去的時候,裡面並沒有很多很好的展品,不知道是不是挪到別處展出了。我覺得珍寶館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九龍壁了。

九龍壁

九龍壁是一面高大壯觀的琉璃照影壁,燒制彩色琉璃瓦對材料的配比和火候的掌握,非常講究。工匠們製作出了所有琉璃材料之後,有一位工匠不小心打碎了一塊琉璃。沒有時間再重新燒制一批新的琉璃,不是一批出產的琉璃又沒辦法達到同樣的成色,所以最後工匠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用木料雕鑿成型後釘上去,以假亂真,瞞騙過了乾隆皇帝。但是經過百年日晒風雨的侵蝕之後,從東數第三條白龍身上的一塊與眾不同的琉璃瓦開始出現了變化,人們這才發現了九龍壁中的秘密。

趙孟頫特展

趙孟頫特展是我去北京的理由之一,說來也是巧,在微博上看到這個特展的消息立了要去看展的flag,到我們決定要去北京就隔了8天。

武英殿的趙孟頫特展

趙孟頫是宋末元初的著名書畫大家,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宋朝皇室的文化造詣之高,可以說是歷朝歷代的皇室中數一數二的。

可惜我的藝術造詣並不高,除了好看、精緻,我想不出別的形容詞,看完特展之後非常有衝動重新拿起毛筆。這不只是一門藝術,更是自身的修行。

故宮

>

圖4中的「大石頭們」就是《國家寶藏》中梁家輝所守護的石鼓,12座石鼓原來是擺放在交泰殿中的,上刻有中國最早石刻詩文,上面的文字經過歲月的侵蝕大多模糊不清很難辨認。12座石鼓代表著中國的文化命脈,在我去參觀的時候其實並沒有人在意這些大石頭,能駐足的人並不多,不知道通過《國家寶藏》的科普之後,大家能不能發現他們背後的歷史呢。

故宮這兩年開放參觀的宮殿越來越多,參觀區域已經不止於前殿,後庭的東六宮、西六宮、御花園也都開放了,逐漸要開放更多的宮殿。展出的展品也越來越多, 琳琅滿目。

前兩年因為《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紀錄片,故宮火了一把。每天與文物打交道,認真細心的修復每一件文物,工匠精神。最近《國家寶藏》這個央視爸爸出品的綜藝節目,又@了一次故宮。推選出來的三件國寶分別是:千里江山圖、「瓷母」各種釉彩大瓶、石鼓。千里江山圖在我去故宮的時候正在午門展出,然而我看見了遙遙長隊我就放棄了,捶胸頓足啊!瓷器展,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沒有看到,可能是我沒有找到那個宮殿吧,扼腕嘆息啊!但是,我還是看見了各種精美的文物,心滿意足!

故宮是個有意思的地方,我在裡面逛了一整天都意猶未盡!一步一景,到處都是歲月留下的痕迹;一樓一台,到處都是古人講訴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先森的手賬本 的精彩文章:

TAG:唐先森的手賬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