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從青年走向成熟,四十年間「歷史與現實」教會了我們這些……

從青年走向成熟,四十年間「歷史與現實」教會了我們這些……

唯有從強化現實關懷、加強歷史梳理等方面入手,全面了解、深刻理解與準確把握歷史上的和現實中的「青年」,才能真正推進中國青年研究走出碎片化、平面化、功利化等流弊與困境,不斷走向「成熟」。

原文:《青年研究:在關注現實和梳理歷史中提升》

作者:上海《青年學報》主編 劉宏森

青年研究必須強化現實關懷

我國青年研究起步於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當時,剛剛結束「文革」的國家百廢待興,面臨著很多社會問題。其中,青年問題尤其突出:1700萬知青返城造成巨大的就業壓力;整整一代青年學業被荒廢;社會思想道德觀念和社會風氣被「四人幫」搞亂,青少年理想失落、價值失重、心理失衡、行為失范……所有這一切,都體現出了「社會問題青年化和青年問題社會化」的特徵。青年問題賦予社會問題強烈的青年色彩。黨和政府對此高度重視,要求社會科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加強對青年問題和青年的研究。可以說,以強烈的問題意識,直面青年生存和發展中的種種問題,是近四十年來中國青年研究事業發展的基本追求,也是寶貴經驗。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的急劇變化,隨著互聯網越來越廣泛深入地滲入人們的生產生活之中,青年的視野日益開闊;青年思維方式、價值理念和行為方式的變化日益加劇;青年世代轉換頻率日益加快;青年群體分化現象日益明顯;青年日益走近社會發展的前沿,在新技術發展、產業發展、社會生活風尚、消費等文化和經濟的多方面,具有了越來越大的話語權,影響著甚至引領著時代的發展。從一定意義上講,青年不僅是國家和民族未來的代表,也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代表。但同時,他們在教育學習、就業創業、社會參與、婚姻愛情、權益維護等多方面,也面臨著問題和困難。

近年來,一些青年研究者主動走進「田野」,走進青年,在與青年的長時段、多側面的互動中,對當代青年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推出了不少佳作,如廉思的「蟻族」、「工蜂」研究系列,黃海的「街角青年」研究系列,馬中紅及其團隊的青年亞文化研究系列等。這些優秀研究成果視野開闊,深耕聚焦,有助於人們透過當代青年的生活和行為,更加全面、深入、準確地把握其思想與價值、困惑與追求。同時,它們也啟示人們:青年研究唯有以熱愛青年、關懷國家和民族未來的情懷,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積極應對與準確把握青年中的種種新現象和新問題,方能不斷體現和提升自身的社會價值。

青年研究必須重視歷史梳理

準確把握青年的本質,是研究青年的重要目標。而青年的本質是在其長期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和體現出來的。缺乏對青年的歷史和歷史上的青年的了解與把握,必然會直接影響到人們對青年本質的把握。因此,要說清楚青年的本質,就需要人們從青年的歷史和青年的現實這兩個維度,進行長期的深入研究與學術積累。

長期以來,對於青年的歷史問題,人們存在著不同意見。「比較通行的看法是,青年作為一種特殊社會群體和社會力量的產生是在西方近現代工業革命之後,青年的產生是一種『現代性的後果』或現代化進程中的伴生現象,青年歷史敘事的起點自然也應是現代社會的開端。」(田傑,2017年)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卻也有些似是而非,令人難解——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工業社會以來的數百年只佔很小的一段。

如果說青年是工業社會的產物的話,那麼,在工業社會之前漫長的古代社會中,難道就沒有青年?事實上,這裡存在著混用「年輕人」和「青年」這兩個概念的問題。很顯然,「年輕人」主要是一個年齡的概念,「青年」則主要是一個文化的概念。「青年」是「年輕人」,但「年輕人」卻未必是「青年」。「年輕人」古已有之,有了人類,就有了「年輕人」。在傳統社會裡面,「年輕人」分散在各個部落和各個家庭里生長生活,接受前輩的指導,學習各種各樣生存和發展的技能。在此情況下,「年輕人」還沒有體現出一種超越年齡的文化和社會階層意義,還不是「青年」。從「年輕人」到「青年」,其間經歷了一個特殊文化發生,以及特殊文化賦予「青年」本質的過程。這種特殊文化就是「青年文化」。從「年輕人」到「青年」,與「年輕人」通過多種平台(比如學校、工廠以及互聯網等其他形式)聚集直接相關。通過聚集,原先分散的「年輕人」得以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甚至相互衝突。在交流、啟發乃至衝突中,其原本各異的思想情感、價值理念激蕩在一起,以遠超一加一等於二的態勢逐步融合形成了為眾多成員普遍接受和內化的新的思想情感、價值理念,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青年文化」。由此,「年輕人」聚集、融合、建構成為一個新的社會階層,「青年」誕生了。

當然,這些概念及其構成的框架還只是一種理論的假設。在中外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年輕人」通過哪些平台,如何聚集,「年輕人」群體內部如何融合不同的思想價值,「年輕人」群體如何在與社會的互動中取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這些都需要分別通過鉤沉耙梳,進行系統的梳理才能逐步得到確證。需要指出的是,梳理歷史並不意味著一頭扎進故紙堆中。關注當下青年發展的歷程,比如,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青年發展的歷程,也是一種歷史的梳理。改革開放四十年前後的中國青年之間有哪些區別,這些區別是如何造成的;再比如,互聯網作為一種聚集的平台,在當代青年文化和群體特質的建構過程中,起著怎樣的作用,等等,同樣具有歷史梳理的價值和意義。鉤沉耙梳青年的歷史是一項「板凳一坐十年冷」的艱苦工作。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優秀研究者甘坐「冷板凳」,潛心梳理青年歷史,近年來推出了一些佳作。比如田傑關於青年歷史研究的一系列論文,陳映芳關於中國傳統社會中青年特殊社會角色的梳理等。尤其令人感佩的是,年近九旬的謝昌逵老先生以八年泡圖書館的耙剔梳理之功,幾易其稿,撰寫了《青春奧秘——青年的歷史存在與社會角色》一書。該書出版並由《青年學報》刊載系列評論後,引起了中國青年研究界的廣泛關注。他們的努力給青年研究界以深刻的啟示:青年研究者們唯有耐得住寂寞,「十年磨一劍」,方能促進青年研究更好地進行知識積累,進一步提升學術水平。

青年研究必須夯實學理基礎

經過四十年的發展,中國青年研究如何在學術界得到專家學者的認可,這是青年研究界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其實,作為一種因應社會需求而生的社會科學研究領域,青年研究要贏得學術界專家學者的認可,關鍵在於不斷強化現實關懷、加強歷史梳理,在準確把握青年的現實和歷史等方面,拿出高質量、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成果。而要拿出高質量、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成果,青年研究界要像其他社科研究領域一樣,首先要努力摒棄急功近利的行為方式和陋習。要潛心走近、走進當代青年的生活之中,通過扎紮實實的調查研究,而不是「數據當家」式的「實證研究」,努力準確把握當代青年的特質;要嚴格遵循邏輯規律、學術規範,嚴謹治學,幫助人們透過種種青年現象和問題,更準確、深入地把握青年的特質、青年現象和問題背後的實質。

同時,要努力強化學術訓練。多年來,青年研究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問題意識」不強,研究選題低水平重複;「實證研究」不實,調查簡單化、零散化、隨意化,調查結果可信度低;邏輯規範不嚴,思維少嚴謹、概念少界定、問題少歸納、原因少梳理、對策少依據等。所有這些問題的產生和形成,皆與一些青年研究者研究能力不足直接相關。而研究能力不足,又與學術訓練不夠直接相關。從一定意義上講,當下青年研究缺乏的首先不是研究範式、實證研究方法、後現代理論和方法等方面的高深理論,而是在問題把握、概念使用、論據把握、邏輯推理、思維層次安排、切入口選擇等方面的基礎性科研能力。在當下青年研究學術期刊的作者中,有不少人是團幹部和團屬院校的教師,還有相當一部分是高校輔導員。毋庸諱言,在他們中間,高水平的研究者可謂鳳毛麟角,而大多數研究者有參與青年研究的熱情,但其學術訓練普遍不夠,難以拿出高質量的青年研究成果。因此,一方面,要整合力量,強化對這些研究者的學術訓練,幫助他們提高研究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青年研究學術團體、學術期刊等的作用,吸引多學科社科研究界的高水平學者,參與青年研究。本來,青年研究就是一個需要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政治學、文化學、人類學等多學科視角審視與介入的研究領域;運用多學科理論和方法進行研究,是青年研究的基本需求。青年研究是一個開放的領域,是一個需要多學科社科研究界的高水平學者「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朝陽研究領域。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597期第5版,轉載請註明出處,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大家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後現代的鐵鎚之下,如何思考哲學?
文化尋根:是尋找文化傳統的內在活力,而不是詐屍表演!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