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的苦力掙多少錢?中日勞工竟然差不多

晚清的苦力掙多少錢?中日勞工竟然差不多

文|陳卿美

改革開放後,中國工人成為了廉價勞動力的代名詞。工資低、福利少、能吃苦,可長時間加班等則是中國打工者的標籤。如此,造就了中國低成本的優勢。經濟學家管這個叫人口紅利,也就是說,以廉價的人工換取經濟的高速增長。其實,中國這種廉價的人工不是現在才有,在清朝同樣也是廉價的。一百多年前,中國的工人就開始遭受「剝削」。「剝削」在這裡不應該算貶義詞。

晚清的中國,在一片懵懂中被西方敲開國門。老牌的工業化國家紛紛到中國投資,很多農民洗腳上岸成為了產業工人。光緒初年,美國駐中國領事館向美國國務院提供了一份報告,就中國勞工的薪酬情況做了簡單統計。

根據這份統計,大致可以知道,商販收入大於工人,工人的收入又大於農民。先說農民,報告以一家四口為例,兩個大人兩個孩子,一家耕種15畝的田地。種植普通農作物的收入每年大約在25美元,如果種植棉花,相對更划算些,每年收入會有33美元。為了生計,一家四口每天的生活開銷不能高於20美分。

再說工人。以紡織工人為例,家庭婦女在家裡紡布,每天可掙4美分。如果是棉紡廠的一名年輕女工,每周的報酬則是60美分。這個工資相比農民與賣苦力的則當屬高工資。要知道,豐收時節,農民忙活幾個月頂多才能掙1.5美元,很多農工的一年的工錢也只有1.3-2美元,即使是小工,每年收入也無非是3-4美元。

南非金礦的中國勞工

碼頭裝卸工人屬於純粹的重體力勞動,又累有苦,收入比較高,每月就有4.5美元。但室內搬運工就差很多。每天扛大包,一次250斤,忙活一天,腰酸背痛,也只有25美分。報告認為,裝卸工人雖苦,但實際待遇要比煤礦的礦工強很多,但報告中並沒有礦工的收入統計。報告綜合分析認為,晚清中國的勞工苦力每月平均收入在4.5美元,但每月的生活費也要4美元,實際最後只能存50美分。

報告還對比了日本勞工的收入。根據日本領事館的統計發現,日本普通勞工,如果包住,每年的收入大約在35元。如果不包住,每年的工錢則為60美元。一個日本女工,如果管吃住,每年的收入大約在8-10美元。如果不包吃住,每年則是20-30美元。

這份報告最初形成於什麼時間暫不可考。最終,《紐約時報》在1882年2月15日作了報道。在這份報告中,還給出了一個平均數值,即熟練工人的年薪大約是156美元。普通工匠的年薪大約是78美元。那時男女勞動價值相差很大,一名手藝非常熟練的女工每年只有26美元。工資如此之低,中國女工的吃苦耐勞的本領世界第一,比別人都能忍。

筆者發現,不管工資高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生活費用支出奇高,大都佔據了總收入的80-90%。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生活質量是很低的,因為那點可憐的工資,除了糊口養家,就再也拿不出多少錢來做其它事了。

從這個時間點來看,中國正處于洋務運動時期,正是大量引進外資的時候。而日本也在進行著明日維新運動。兩個國家進行的改革,本質是相同的,都想通過向西方學習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但最終的結果是,日本脫胎換骨,中國仍在沉淪。

遺憾的是,此時,中國的工人工資與日本幾乎在一個水平線上,這就是從另一方面說明,兩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差不多。中日兩國本處在同一個起跑線,如果中國沒有掉隊的話,人民的生活水平自然不會低於日本。

可惜,自從那次掉隊後,我們再也沒追上日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清陳卿美 的精彩文章:

清軍凌遲了多少太平天國高官?
李鴻章為何在廣東「打黑」?

TAG:晚清陳卿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