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莊子齊物論》讀完

《莊子齊物論》讀完

《莊子齊物論》讀完。

《齊物論》是莊子的代表作。集中體現了莊子「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物我渾然為一」的思想。而《齊物論》的語言也體現了《莊子》語言的最突出的特點,可讀性非常強,令人卷不釋手。短短一千多字的短文,朗朗上口,典故迭出。處處透露著莊子的智慧和高超的語言技巧。而很多比喻其實是我們身邊的日常小事,經莊子的闡釋,卻賦予了深刻的哲理。

《齊物論》中的天籟之音、朝三暮四、罔量(魍魎)問影、莊周夢蝶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或是典故。

關於人籟、地籟、天籟的論述,更是將人帶到了物我同一的境界。莊子說,人籟是人吹簫管發出的聲音,地籟是風吹眾竅所發出的的聲音,天籟則是天地間萬物的自鳴之聲。南郭子綦隱几「喪我」,所以聽見了天籟之音。而凡人則只能聽見人籟,最多聽見地籟。天籟的音響萬變,而又能使其自行停息,這完全都是出於自然,有什麼東西主使它呢?

為了說明物我化一,莊子列舉了人對於百骸、九竅、六藏的態度。百骸、九竅、六藏存在於一個人的身體中,你對哪一部分最親近呢?你同樣喜歡呢?還是對其中的某一個器官有所偏好呢?

關於「知」與「不知」,莊子虛構了兩個人,通過兩人的問答,列舉了數個例子進行了說明。其中之一是這樣的,毛嬙和驪姬是人們眼中的美人,但是,見了她們就避如水底,鳥兒見了她們就飛上高空,麋鹿見了她們就急速逃跑,這四個究竟誰知道天下真正的美色呢?由此,莊子說,仁義的頭緒,是非的途徑,錯綜複雜,我怎麼能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別呢?

《齊物論》最後以罔兩之問,引出了莊周之夢。魍魎問自己的影子,「剛才你走著呢,現在又停下來;剛才你坐著呢,現在又站起來了;你為什麼沒有自己的獨立的操守呢?」影子說,「我是因為有所依賴才這樣的吧?我所依賴的東西又有所依賴才這樣的吧?我依賴形體而動,猶如she依賴腹下的鱗而行,寒蟬依賴翅膀而飛吧?」最後影子自問:「我怎麼知道所以這樣的原因呢?又怎麼知道所以不這樣的原因呢?」

文章最後,以莊周夢蝶,關鎖全文。莊周夜間夢見自己化成了蝴蝶,它輕快滴飛舞。自己覺得快樂極了,竟然完全忘記自己是莊周。突然醒來,驚覺自己原來是莊周。不知道莊周做夢化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化成了莊周呢?莊周與蝴蝶,在世人的眼光中必定是有分別的了。這就是物化。本段中,諸如「栩栩然」、「俄然」、「遽遽然」等象聲詞的運用,更加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閱讀《莊子》的收穫:一是文字優美,行如流水,一氣呵成;二是寓言故事精彩,往往給人意想不到的啟發;三是哲理性很強,從日常小事,引出深刻的哲學道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兵微台 的精彩文章:

TAG:小兵微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