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群芳夜宴 芳菲裊裊

群芳夜宴 芳菲裊裊

生日怎麼過?和家人團聚,和愛人小酌,還是和朋友狂歡?你印象深刻的那個生日是怎麼過的?

寶玉的生日是這麼過的。

《紅樓夢》六十二回、六十三回都在講寶玉是怎麼過生日的。六十二回在寫生日這天的白天,拜壽、設宴、行酒令等,自有那湘雲醉酒卧石凳、芍藥撒滿身的畫中人形象。然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更是六十三回中,寶玉屋裡的姑娘們設夜宴為寶玉過生日的情節。

寶玉忙過那吵吵嚷嚷的一白天,回到房中,與襲人商量當晚夜宴的酒菜安排,「晚間吃酒,大家取樂,不可拘泥」便把這聚會的基調定了。「取樂、不拘泥」是聚會的要義和精髓,有些酒局飯局之所以讓人難受,是歪曲了那「取樂」和「不拘泥」的意思。「取樂」不是專挑宴會中的幾個人取笑,也不是講些莫名其妙的笑話嘩眾取寵,而是聚會之人都能從宴會中取到快樂的所在,或是聊天的氛圍、或是行酒的辦法、或是興之所至的載歌載舞;「不拘泥」不是把「別客氣」掛在嘴邊,敬酒有尊卑、品菜有先後,說明聚會之人身份、地位不平等,既有不平等,做到「不拘泥」可就是真困難了。

襲人回答寶玉,姑娘們湊了三兩二錢銀子,備了四十碟果子和一壇好紹興酒藏在那邊了,八個人單替寶玉過生日。寶玉聽了,又高興又體恤姑娘們不該自己出錢。晴雯說道:「這原是各人的,那怕他偷的呢,只管領他們的情就是。」寶玉於是樂呵呵地吩咐關院門,思慮周全的襲人說,這會子關了門反倒惹人疑惑,不如再等一會。既是這樣鋪墊,讀者當然想快點看到這夜宴是如何快樂、如何熱鬧的,作者卻偏不急,鋪墊了一次又一次,吊足了讀者的胃口。

鋪墊之路先從掌燈時分開始,林之孝家的和幾個管事的女人來查上夜,林之孝家的絮絮叨叨半天,無非是要早睡早起好好讀書,名字稱呼要喚得尊重些。喝了一杯茶,叨三叨四,又擠兌了姑娘們一頓,好容易走了。這裡,晴雯忙命關了門,酒菜上桌,用兩個大茶盤搬運了四五次才把四十碟果子搬來,天氣又熱。寶玉於是提議大家「脫了大衣裳才好」。一時間大家忙著卸妝寬衣挽頭髮,真有一種閨蜜們開睡衣party的既視感。

好不容易收拾停當,一碗酒一人喝一口依次傳下去,眾人又說這麼干喝著沒意思,不如來玩占花名兒。可有人說,占花名兒人少了不好玩。於是大家提議去把寶姑娘和林姑娘請來一起玩。

夜宴還是沒開始,再次鋪墊。姑娘們分頭出去請寶姑娘、林姑娘,又請了李紈、寶琴和香菱。人終於到齊了。眾人開始從簽筒里抽花名。寶釵先抓,只見簽上畫著一支牡丹,題著「艷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一句唐詩:任是無情也動人。這句詩出自唐代羅隱《牡丹花》:

似共東風利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也動人。

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濃華過此身!

花簽上的詩句雖切合寶釵靈魂冷漠而又能處處得人好感的性格特點,但也隱示寶釵只能「辜負穠華」,寂寞地了卻「此身」。簽上詩句明明是褒其艷麗動人的,誰知恰恰是在說她徒勞無功。

第二個抽到花名的是探春,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紅字寫著「瑤池仙品」四字,詩云:日邊紅杏倚雲栽。這句詩出自唐代高蟾《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花簽上說「必得貴婿」,這是合所引的詩句,或許將來真有其事。但「薄命司」的「冊子」和其它有關詩詞中則一再暗示她遠嫁不歸的悲切。簽中歇後的兩句正是說這方面的。一句以花在「江上」,點她離家時親人「涕送江邊望」,一句則與她所作的風箏謎詩中「莫向東風怨別離」的隱義完全一樣。

第三個抽到花名的是李紈,簽上畫著一枝老梅,寫著「霜曉寒姿」四字,那一面舊詩是:竹籬茅舍自甘心。這句詩出自宋代王琪《梅》: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李紈是中國古代能守節寡慾的婦女的典型,《梅》詩中前兩句用來比她的操守,含意自明。恰如梅花本自處幽獨,作者對李紈的一生及其為人雖有同情嘆惋,卻並不讚揚標榜,倒是讓人們看到她的命運是一點兒也不值得欽羨的。

第四個抽到花名的是湘雲,簽上畫著一枝海棠,題著「香夢沉酣」四字,那面詩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這句詩出自蘇軾《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此詩句正好合著「憨湘雲醉眠芍藥裀」事,所以黛玉打趣說:「『夜深』二字,改『石涼』兩個字倒好。」這是作者的幽默,但花簽引詩深意不止於此。蘇軾原詩是惜春光短促、好景難留的,所以他連夜裡都要點蠟燭賞花。湘雲後來的遭遇正是如此:雖有洞房花燭照紅妝新人之喜,可惜轉眼就「雲散高唐,水涸湘江」,春光別去了。

第五個抽到花名的是麝月,簽上畫著一枝荼蘼花,題著「韶華勝極"四字,那邊寫著一句舊詩,道是:開到荼蘼花事了。這句詩出自王琪《春暮游小園》:

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

麝月抽到荼縻花簽時,書中有幾句很有意思的描寫:「〔簽上〕注云:『在席各飲三杯送春。』麝月問:『怎麼講?』寶玉皺皺眉兒,忙將簽藏了,說:『咱們且喝酒吧。』」寶玉對大觀園中日益濃重的悲涼氣息「本已呼吸而領會之」,現在見簽上說「花事了」,又說大家都「送春」,正好觸動憂端。但他不願使麝月敗興,所以藏了簽,只勸酒。

第六個抽到花名的是香菱,簽上畫著並蒂花,題著「聯春繞瑞」,那面寫著一句詩,道是:連理枝頭花正開。這句詩出自宋代朱淑貞《落花》:

連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雨便相催。

願教青帝長為主,莫遣紛紛落萃苔。

香菱得到並蒂花簽和一句喜慶的話,這好象是讓人聯想到上一回中她鬥草時用:「夫妻蕙」去對人家「姊妺花」的情節,從而覺得她將來也許真有什麼喜事。其實,花籤詩句只起著歇後語的作用,真意全在後一句——「妒花風雨便相催」。向花「催」命的「風雨」是用來比喻有「妒病」的悍婦夏金桂的。

第七個抽到花名的是黛玉,簽上畫著一枝芙蓉,題著「風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舊詩,道是:莫怨東風當自嗟。這句詩出自歐陽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

漢宮有佳人,天子初未識,一朝隨漢使,遠嫁單于國。絕色天下光,一失難再得,雖能殺畫工,於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漢計誠已拙,女色難自誇,明妃去時淚,灑向枝上花,狂風日暮起,飄泊落誰家?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東風當自嗟。

黛玉所掣花簽上的詩句,是為了隱去原詩的前一句:「紅顏勝人多薄命」。上承的「明妃去時淚」四句,就與她《葬花吟》中一些詩句很象。說黛玉是「紅顏薄命」,正是說她象「枝上花」一樣,禁不起「狂風」摧折,亦即暗示她後來受不了賈府事敗、寶玉被拘那陣驟然而至的政治「狂風」的襲擊,終於淚盡而逝。

最後一個抽到花名的是襲人,簽上畫著桃花,題著「武陵別景」四字,那一面舊詩寫著道是:桃紅又是一年春。這句詩出自宋代謝枋得《慶全庵桃花》: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襲人所得的簽是一句帶出全詩的。暗指當大家庭沒落之時,她怕自己跟著倒霉,就去另找安樂窩,嫁給了蔣玉函。

占完花名兒,寶釵、黛玉等人散去,寶玉屋裡的姑娘們又喝過幾輪,各個醉得歪睡一團,黑甜一覺到天明。

群芳夜宴至此結束,然而佔過的花名、花名暗喻的個人命運,卻如同芳菲裊裊、久久不散。

此間少女,後來雖命運各有不同,但這一晚的聚會卻不分年代與身份,十幾歲的女孩子,對命運一無所知,懵懂又好奇,沾染不得半點俗物與俗語,像畫中人,那麼純凈又美好。

想來一部紅樓,描述了多少鮮花美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不管繁華還是沒落,不變的是各種季節里盛開的花朵。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嬌艷的海棠花,笑盈盈地競相怒放。滿天星那素雅的小白花星星點點地綴滿在淺綠色的枝葉叢中。花如萬片丹霞,千重紅錦。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芳菲花藝,承接各節日訂花、婚禮用花、花藝培訓。用怒放的姿態,誠心為您的每一個閃亮日子錦上添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波輕漾 的精彩文章:

TAG:微波輕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