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人雅士鍾愛之物

文人雅士鍾愛之物

◇ 一禾一水第130次推送 ◇

X

指豎禪師悟,拳開法嗣迷。

疑將灑甘露,似欲攬伽梨。

佛手,集清香、活潑、禪意、靜謐、雅緻與一體之物。在初識佛手之時,被它明亮的顏色及外觀所吸引。長形的果實或分裂如拳,或張開如指,玲瓏可愛,那時候疑惑這造型別緻,顏色明黃還帶著清香的果,到底是什麼呢,是可直接吃?還是只供觀賞用處? 如我所惑一樣,這果不僅可食,也極具觀賞價值。同時佛手還帶著清香,香氣不輸香櫞,甚至更甚。所以呀,這兼具顏值、香味的果子自然受到人們的喜愛。

芸香科·柑桔屬

佛手(學名:Citrus medica L. var.sarcodactylis Swingle):果實在成熟時各心皮分離,形成細長彎曲的果瓣,狀如手指,故名佛手。

佛手是芸香科柑橘屬植物,是香櫞的一個變種,因地區不同大概會分為金佛手、蘭佛手、雲佛手之類,廣東也叫「合拳」,老外還稱其「釋迦牟尼佛手」。

佛手是小灌木,可作盆栽,四季常綠。佛手不耐嚴寒、怕冰霜及乾旱,喜歡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

夏初花開,潔白如雪,清香襲人;秋末冬初,滿樹金果,流光溢彩。果實經掛,可至翌年。常見的果形有伸指、握拳、掌拳的,也有的為寶塔形恰似觀音玉手,千姿百態,惟妙惟肖,玲瓏奇異。

宋代以來,畫作上就常見佛手的身影,佛手常被用於條案之上用於清供之用,擺放在供奉案頭或香几上。

一兩座奇石、幾株插花、三五個佛手即能將古人的閑情雅緻體現得淋漓盡致,小小的精緻也將書齋、廳堂的情趣充盈了起來。

佛手,是清供常見的幾樣元素之一。以佛手做清供,最好能與青瓷或白瓷相配,才會顯出佛手的嬌黃好看。

一枚小小的嬌黃的佛手,端端供在一個豆青的瓷盤子里,置於條案窗台上,可真正是一幅絕好的山窗清供圖。

在《紅樓夢》第四十回中就曾寫道:在探春房中,有個紫檀架上,置一大盤子,裡面有幾個大佛手作為清供。

不過,佛手不耐污穢,最怕喝酒之人親近,酒氣一哈,便會很快變質腐爛。

佛手不僅可以作為清供,還可食用。清代《花鏡》有記載:「直接鮮食不如柑橙,多是切片、晒乾、製藥、制蜜餞,取其瓤,拌以白糖,或可做湯,除酒渴」,這短短的一句話,就概括了佛手數種食用方法。

佛手雖無梅蘭竹菊之名望,卻色黃味香形好,擺放案頭,賞心悅目;懸掛幔帳,滿屋幽香;置於箱櫃,清香沾衣;隨身攜帶,暗香襲人。

中國人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對「香」有著特別的愛好。除了歷史悠久的焚香系統以及香花之外,宋代以來特別是明清,擺果聞香的風氣也特別興盛。而佛手作為聞香之物就是其中之一。明中後期,佛手甚至有取代焚香之勢,古人甚至將之置於床帳內,在淡淡的橙香味中入眠。

佛手雖無梅蘭竹菊之名望,卻色黃味香形好,擺放案頭,賞心悅目;懸掛幔帳,滿屋幽香;置於箱櫃,清香沾衣;隨身攜帶,暗香襲人。

佛手的香,是清寒的,有清冷之氣在裡邊。《本草綱目》說:佛手「雖味短而香芬大勝,置笥中,則數日香不歇。寄至北方,人甚貴重。」還說:「其味不甚佳而清香襲人。南人雕鏤花鳥,作蜜餞果食置於几案,可供玩賞。若安芋片於蒂而以濕紙圖護,經久不癟。」 和桂花的香對比一下,桂花的香是熱香,那香氣之感是一團一團迎面撲來。而佛手的香是冷香,需要我們自己去尋找的香。

佛手還可晒乾入茶。據清茶膳房檔案記載,將梅花、佛手和松實三味,以乾淨雪水烹之。名曰"三清茶"。

相傳康熙皇帝經常飲用三清茶,乾隆時期沿襲這一習慣,並為此賦詩,還將詩句鐫刻或燒制到茶碗上。

乾隆御制詩《三清茶》,詩云:

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潔。

松實味芬腴,三品殊清絕。

清代,題詠佛手之詩可不止康熙皇帝之作。沈蕙端的《詠佛手柑》、李琴夫的《詠佛手》、董元愷的《詠佛手柑花》皆為意韻悠長。而金華鄉土詩人雪樵除了《秋曉香柑》之外,還寫下了「蒼煙罨丘壑,綠橘種百千;黃桔尤佳麗,伸指或掌拳;清香撲我鼻,直欲吐龍涎」之詩篇。

現在人們喜歡佛手,亦是禪意深深,雖有花的造型,卻不叫花。這種似花非花,似果非果,多姿多態的形態,巧妙地拓展了人們的想像空間,入得了詩歌,上得了國畫。那能叫人們不喜愛呢?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禾一水 的精彩文章:

能傳歲寒姿,與梅戰風雪

TAG:一禾一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