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生有幸》讀書筆記

《三生有幸》讀書筆記

你未著鏡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著鏡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春節前後讀完李曉煦的《三生有幸》,果然耳目一新。回想起自己多次倚在床頭,將它捧著讀上幾節,幸福感頓時又多了幾分。遇見真誠、有趣的人,三生有幸;遇見這樣一本誠意之書,亦是如此。

活在這塵世,我們嚮往幸福,這也是大多數人奔波忙碌的源動力之一。但如何理解幸福,我們怎樣實現幸福?

幸福模型

塞利格曼老先生,接觸過幸福心理學的朋友對這個名詞不會陌生,他早先提出過一個PEM模型,簡而言之他認為幸福生活大致可以劃分為三類:愉悅的生活(Pleasant)、專註投入的生活(Engaged)和富有意義感的生活(Meaningful)。從字面上就容易理解:愉悅的感受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體驗到的,比如炎熱的夏天到街角買到一根冰激凌、某次年級測驗發揮不錯、名次大幅提升、向暗戀許久的女孩子表白成功...這些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事情,它們構成了我們當下的快樂;E層就是專註做某件事情,直至忘我的一種感受,最容易想到的便是心流,它描述的便是專註的一種特殊狀態,長期擁有心流會帶來更持續的心理滿足;富有意義的生活,它指向的視角更為寬廣,對個人而言,它也許是你人生的至高目標,按照你內心的價值觀去決策和行動至關重要,它會給你帶來持續的幸福。

時過境遷,老先生對幸福概念的理解開始轉變得更為多元,由此誕生了幸福2.0——PERMA模型,它在原來的基礎上添加了成就(Accomplishment)和人際關係(Relationship)兩個元素,不過這兩個元素可能稍稍與我們日常理解的不太一樣,成就(A)不單指我們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比如權力、地位、金錢等,實際上它與意義(M)有很大的重疊,它更關注成就作為「一項終極追求,哪怕它不能帶來任何積極情緒、意義、關係」,或許在一定程度上二者互為彼此之錨。關於人際關係(R)這一塊,作者作出很好的闡釋:

值得一提的是,中文讀者對「Relationship」的中譯存在普遍的誤讀。在英文原文中,Seligman徵引的實證研究里,這個關鍵詞的實際意義更接近「親密關係」,與中文「人際關係」主要義項「非親密社會關係的建立與維護」是兩碼事。另一個相近的英文關鍵字「Social」中譯「社交」也存在同一誤讀。《真實的幸福》中譯本有這樣一段話:「非常幸福的人與一般人或不幸福的人之間有一個很重要的區別:社交生活豐富與充實。最幸福的人是獨處時間最短的人,也是花更多時間在交際上的人。」其中「社交生活」與「交際」英文原意強調「親密關係的密切交往」,操作化解讀是「與親密親友的相處時間多」,容易被中文讀者誤讀為「泛泛之交的朋友多」。

Seligman在演講中提出,幸福的人與自己關係親密的人的相處時間多,其中「幸福的人」實際上是一元論的幸福概念,操作上指「主觀幸福感」測評工具中的「生活滿意度」變數得分高,這也正是當時他認為衡量幸福的「黃金標準」。然而同時,Seligman又在演講中特別以他的朋友Len舉例,「專註投入」得分極高,「愉悅」得分極低、「意義」得分中等偏高。Seligman認為,Len其實很幸福。實際上,Len對自己的生活評價一度很成問題,為此嘗試了長達五年的心理諮詢。這裡的技術性關鍵是,包含在幸福概念中的不同變數的得分能不能做加法。

從塞利格曼的兩個幸福模型,我們大致知道了與幸福有關的幾個因素,然而好奇寶寶始終想要知道,幸福的本質是什麼?這是一個本質主義類問題,但對於「幸福」這樣一個心理學概念,實際它並沒有一個根本的、決定性的因素,它更適合多元分析和操作主義路徑。(「本質主義」範式將首先關注它作為術語在語言層面的概念定義,其中,思想史、學術史的文本解讀思辨先於具體的實證考察,甚至脫離於具體的實證考察。「操作主義」則相反,在概念尚未成熟之前首先探究典型的個案和富於代表性的樣本,以獲得可觀測事實的翔實經驗。)

PEM幸福生活的三個成分是否構成「有機整體」。如果只從本質主義的取向出發,三個成分構成「有機整體」的意象看上去如此誘人,思想史上更有著極其豐富的文獻資源,足以旁徵博引寫就鴻篇巨製。而這一切的背後,其實是受制於短時記憶逼仄閾值的有限理性。

體驗四規律

書中最令我眼前一亮的是第二章,作者列出的體驗四規律:傳播律、參照律、峰終律和自珍律。在我們短暫的一生中,我們只是過客,之前或者之後,宇宙、天體、生命、原子都在自顧自按照自己的節奏運轉。在這過程中的體驗,構成了一切有關於我們個人的評價依據和感受。從操作主義來看,理解體驗的幾重規律,是通往幸福之捷徑。這裡僅對這幾條規律做一個總結摘抄:

體驗的傳播律:體驗不是知識,傳播體驗的方式是讓其發生。如果藉助知識的方式傳播體驗,可以傳播發生體驗的途徑,促成受眾本人親自發生路途發生體驗。傳播者不能替代受眾完成路途,傳播者也不能背負受眾完成路途。

體驗的參照律:人腦神經網路先入為主地體驗相對參照量。在這一點上,人腦的計算機隱喻造成普遍的誤導。馮·諾伊曼體系計算機的特點是存儲,復現絕對量,兩粒藥丸的像素值在存儲中嚴格相等。例子:酒吧同伴挑選,蓄意自傷行為。

體驗的峰終律:卡尼曼的「峰終律」理論認為,當患者事後回憶檢查的痛苦,全過程結束環節的數值佔有壓倒性的主要權重,全過程疼痛的峰值也佔有不可忽略的較大權重,其他時點權重低至忽略不計。例子:如果患了絕症,是選擇接受長期痛苦的手術治療以延長几年時光,還是聽之任之享受最後幾星期的生活?Tversky與黑色素瘤和平相處了六個月,五年後的2001年,Diener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人生敘事的峰終律實證研究,結論與腫瘤科醫生所見略同:在相當滿意的人生末尾,如果延長五年低於「相當滿意」但是略高於「中等滿意」生活水平的壽命,全人生的整體評價反而顯著降低。

體驗的自珍律:所謂敝帚自珍,與「稟賦效應」和「損失規避」之間的關係;知識分子為何珍視傳統生活方式,敵視媒介新技術帶來的生活方式變遷?

習得之自助

想必大家都聽過「巴甫洛夫的狗」,說的是一位心理學家名叫巴甫洛夫,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每次給狗送食物之前都先開紅燈、響起鈴聲,一段時間過後,只要鈴聲響了或者紅燈亮了,狗就開始分泌唾液。這是條件反射的一個經典案例,他的後繼者斯金納做了升級實驗,名為強化操作,比如通過簡單的投食強化訓練一對鴿子「學會打乒乓球」。斯金納相信控制而非自由,因為他發現,包括人在內的各種動物都很容易通過強化、懲罰習得特定的複雜行為,他留下了一句名言:「It"s a mistake to suppose that the whole issue is how to free man. The issue is to improve the way in which he is controlled.」 細想一下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制度,從家庭、學校到職場,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處?實際上,人類和動物一樣都存在偶然行為被強化後形成特定迷信行為,比如體育競技中「打保齡球的人扔出球去,球沿著求到滾動,但他還在彎曲著胳膊和轉動肩膀,似乎可以用此來控制球」,每次打出好成績都「證實」了他拋出球後的迷信手勢對好成績有幫助,強化了迷信手勢下次的操作概率。一個更好玩的例子是這樣的,費曼也列舉過草包科學家的故事:

文化人類學中有一個很有名的原始宗教現象,叫做船貨崇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軍進駐南太平洋若干原始部落島嶼。島上的原住民觀察到美軍在列隊出操以後,常有一船接一船貨物靠岸,彷彿神話一般從天而降。在BBC 1960年的紀錄片中,島上的土著扎了許多木竹結構的1:1大小的「二戰」美軍制式飛機、大炮,削制了許多外形神似的木槍,每逢部落節日就模仿當年的美軍列隊出操。在「二戰」期間,他們的前輩長老將島上原始宗教改造為船貨崇拜,宣揚如果效法當年駐島美軍的日常行為,他們崇拜的祖先也會給島民送來一船又一船的貨物,讓整個部落過上天堂般的美好生活。

還是塞利格曼,他在1967年研究動物時提出了「習得性無助」的術語,意指「經過某時候學習得來的」無助感,是一種被動的動物消極行為(也包括了人類行為)。當時他用狗做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峰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開啟籠門,再打開峰音器,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上開始呻吟和顫抖。心有猛虎,飼以丰容。與之相對的便是習得自助。如何從挫折中成長,而不是在挫折中死去。

對於人類個體而言,比較容易想到的是,選恰當的漸進式任務,用日積月累的可見實績,習得自身努力與出境改善之間的聯結。不容易想到的是,如果有一種虐待刺激能被個體自身的努力即刻舒緩中止,這種虐待並不會習得無助,相反還可以治癒無助。這就是虎飼丰容的基本原理,高掛食物不讓老虎輕易得到,似乎是一種虐待,然而這種虐待卻可以通過老虎自身的努力即刻中止。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習得自助過程莫過於「鍛煉」——具體就是「跳起來剛好夠得到的」體育競技。

我也認為,人作為一種動物是無法逃脫被控制的命運,絕對意義的自由或許存在於另外一個時空。但並沒有任何悲觀的意思,由於心智的存在(至少是自以為),斯金納的那句話所說的控制主體並沒有聲明,它也可以是我們自己,更大時間尺度的另一個自己。比如說我之前有提到過得WOOP思維,便可以理解為專註自我對追求愉悅的瞬時自我的一個控制手段,挺有意思的,推薦你也試試。

意義與自由

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Frankl曾經寫過一本書《活出意義來》,裡面描述了他從納粹集中營走出來的經歷,作為猶太人,他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只有他和妹妹倖存。他超越了這煉獄般的痛苦,開創了意義療法。Frankl的學說主張人要從生活的困惑、挑戰種領域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而非生活抽象的普適意義。困惑與挑戰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實際上根據體驗的自珍律,如果一個人從他特有的困惑及挑戰中提取到自己的人生目的,這個意義或目的本身成為個體一部分,再也難以分割。

另外一個有趣的反常識是:長時間尺度的自由選擇意味著短時間尺度的確定責任,「否則自由就有危險退化為純粹的隨意」。反之,短時間尺度的純粹隨意,意味著長時間尺度的隨波逐流:「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卻身不由己」。

柏拉圖的洞穴寓言:洞穴中有一群脖子被鎖鏈固定住的人,他們從來甚至不能看到洞中的火和人,而只能看見(沒有靈魂的奴隸們)端在火光前的各種物體在洞壁上的投影。他們所見的世界就是這些影子。偶然其中一人獲得自由,跑出洞穴見到刺眼的陽光下造化萬物的世界。他跑回洞中想要拯救族人。但他們不僅認為他荒謬至極,而且擔心他所說的會引起無窮禍患,於是決議(由沒有靈魂的奴隸們)將其處死。

理念世界好比洞穴外的世界,由此引出我們可能所處的世界:A(原子,Atom)世界是粒子和基本場的物理世界,B(比特,Bit)世界是神經網路的信號世界,C(意識,Consciousness)世界是短時記憶的意識世界,D(理念,iDea)世界,語言意義的理念世界。在我們今天討論的這個主題里,相關的是藉助語言這道窄門,我們如何從C世界進入D世界。

超越時間的幸福

書中提及一個比較簡潔的引入時間元素的幸福模型,名字十分形象,叫做未來-現在四象限「漢堡包」模型。如圖所示,它分為未來幸福感和現在幸福感兩個維度,分別解釋不同行為在這兩個維度的分值取向,但眼尖的讀者很快就發現了這個模型的局限,第三象限列舉的這種行為在現實生活中幾乎不可能存在。更根本的問題是,幸福感或者圖中所說的利益是單維度解釋,無法涵蓋到PEM的三個層面。

不同的幸福生活變數,對應的時間範疇不同,愉悅(P)發生在意識的秒時間尺度,專註(E)發生在心流的分鐘小時時間尺度,意義(M)發生在理念的超越時間尺度。意義的超越時間尺度不僅可以包含全部人生,甚至可以超越死亡的界限。正如作者所說,隨著漫長的人生內容逐漸展開,過去的個別負面事件通常並不會得到糾正或者獲得補償,真正起作用的是作為分母的人生內容持續增長,在未知的自我超越中重寫人生意義的價值觀。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時間是一切的解藥。

一切都只會湧現。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杜威廉觀語 的精彩文章:

TAG:杜威廉觀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