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滸傳》中洪太尉,自稱學富五車,結果放走妖魔,留下慘痛教訓

《水滸傳》中洪太尉,自稱學富五車,結果放走妖魔,留下慘痛教訓

原標題:《水滸傳》中洪太尉,自稱學富五車,結果放走妖魔,留下慘痛教訓


《水滸傳》的故事,之所以能發生,都因洪太尉硬要開啟伏魔殿大門,導致放走了被封印的108位魔王。


書中這樣寫到——

洪太尉聽了,心中驚怪,想道:「我且試看魔王一看。」便對真人說道:「你且開門來,我看魔王甚麼模樣。」真人告道:「太尉,此殿決不敢開。先祖天師叮嚀告戒:今後諸人不許擅開。」太尉笑道:「胡說!你等要妄生怪事,煽惑百姓良民,故意安排這等去處,假稱鎖鎮魔王,顯耀你們道術。我讀一鑒之書,何曾見鎖魔之法。神鬼之道,處隔幽冥,我不信有魔王在內。快疾與我打開,我看魔王如何。」


洪信之所以覺得裡面不可能有魔王,乃是認為,他讀完了「一鑒之書」,根本沒有什麼鎖魔之法。既然我沒看到的,當然就是沒有。



(洪太尉劇照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列位看官,什麼是一鑒之書呢?


翻翻字典,可以知道,乃是指「國子監收藏的所有書籍。」


國子監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宋史》記載,「凡學皆隸國子監。國子生,以京朝七品以上子孫為之,初無定員,後以二百人為額。太學生,以八品以下子弟若庶人之俊異者為之。及三舍法行,則太學始定置外捨生二千人,內捨生三百人,上捨生百人。」


天下才俊,皆入國子監。看來,當年洪太尉也是大宋數千青年才俊里的一個了。


既是最好的「大學」,想來,藏書一定很豐富吧。

那麼,國子監里有些什麼書呢?


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王增清先生《明清國子監的藏書和利用》一文。


裡面寫到,國子監的課本,主要是四書五經及其相關的註解書籍;還有二十一史等史冊。


裡面還寫到,南京國子監原為集慶路儒學,曾有「宋御書石經本,且多諸家奇書,卷數以數千計,經兵火後,元人收購亦略備全,及改為國子學而元書皆不存」。


從中可知,南京國子監本來只是地方儒學,宋朝時,藏有幾千卷「諸家奇書」。

地方學校藏的奇書都有那麼多,顯然,北宋都城汴梁的太學,會有更多奇書收藏。


當然,奇書里是否包含著「鎖魔之法」的記載我們不知道,但關於道教的書籍,肯定少不了。



替換高清大圖

(伏魔殿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飽讀詩書的洪太尉,難道不能舉一反三,既知有「神鬼之道」,卻不信有魔王?


他之所以如此,我覺得原因可能有兩個。


其一,他撒謊了。


他根本沒把國子監的書都讀完。那些奇書,他完全沒有涉獵,只以讀四書五經考進士為重點。他宣稱自己學富五車,忽悠道士,達到智力輾壓的目的。讓道士們覺得,這麼厲害,說不定真是我們的老祖宗搞錯了呢?


其二、他讀傻了。


他確實把國子監的書都讀完了,但也像現在的書獃子一樣,書上有寫的,他就信;沒寫的,他就想不到。


這不是洪太尉一個人的問題。


明人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篇》中記載——


京師向有諺語云:「翰林院文章,武庫司刀槍,光祿寺茶湯,太醫院藥方。」蓋譏名實之不稱也。然正不止此:儒生之曳白,無如國子監……



替換高清大圖


(梁山好漢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名實之不稱也就是名不副實,翰林院的文章已是如此,國子監的儒生則經常「捲紙空白,隻字未寫」……都在那混日子。


不管洪太尉是哪種情形,他犯下的錯,是嚴重的;他的言行,教訓深刻。


作為喜歡讀書愛好刷文的人,我們應該吸取怎樣的教訓呢?


我覺得,就六個字。


別忽悠,讀活書。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史為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人摸史 的精彩文章:

大太監王振本是教官,因績效差,轉行做太監,這種記載靠譜嗎?
三位明朝皇帝,三種「不報」,結果截然不同

TAG:凡人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