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了20年的《論語》註解竟然是錯的,這個不亦說乎的解讀值得信服

學了20年的《論語》註解竟然是錯的,這個不亦說乎的解讀值得信服

編者按:與黃奉鐸老師相識很久,今日就國學方面得以暢談。其言語間多有金句,且見解獨到,內容繁多、系統。待日後逐條錄出,以饗國學文友。黃奉鐸老師愛書且疑書,遵循孟子「盡信書不如無書」之道,對很多典籍的通行翻譯或注釋有不同觀點,尤其是其對《論語》的諸多解釋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有匡正之功。今日特擇錄其對「學而」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高論,以供大家探究。

廿年余影

在您的講座中,有過對《論語》一些注釋的批判。為何呢?

黃奉鐸

因為它不對。亞聖孟子曾批評當時之師者,「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劍指當時很多學說的傳播者自己尚且糊糊塗塗,卻期於使別人明白。孟子如果生在現在,看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翻譯成「學習了並時常溫習,不是很高興嗎」,該作何感想?別人曾說孟子好辯,孟子給自己解釋說,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當時,他覺得邪說橫行,他必須出來匡正。我不敢自比孟子,但還是希望對存疑的地方能夠表達出觀點,去偽存真。

廿年余影

那該怎麼翻譯?我也一直感到疑惑,學習本身就是一件讓人痛苦的事情,誰願意去溫習呢。溫習功課肯定不如遊玩來得爽快,怎麼能翻譯成高興呢。

黃奉鐸

對於這句話,我們需要辨析四個字:學、習、時、說。先說「學」。古今同理,學的方式無非是三種:一是通過書本學,孟子曾說自己沒有機會成為孔子的學生(兩人年齡錯了一百多年),而是通過諸多賢人的學說而得以學習到孔子精髓的。(孟子: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二是跟隨賢人進行學習,七十二賢人為什麼一直追隨著孔子周遊列國?跟著名師能學習到真本事。三是從事情中感悟。孔子曾把人分為四種: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學之、困而不學。困而學之,就是我們常說的從困頓中頓悟。有所悟,就有所知。

無論何種方式,學到的都是理論、知識、經驗,都是「腦袋」層面的,而不是行動層面的。接下來我們辨析「習」。習,當作溫習,有沒有錯?不全錯。習,有溫習的意思,但不僅是溫習的意思。習,應該是兩個層次的意思:溫習、實踐。溫習的目的在於使知識更熟練,實踐的目的在於使理論變為行動。相比溫習,實踐的意義更大。因此,這個字,應該界定為「能夠實踐」。不能實踐,不能稱之為習。能夠實踐了,自然包含了「溫習」。並且,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哪一個不需要實踐?不能實踐,學習的目的何在呢。

再看第三個字:時。現在很多人多採用朱熹的注釋,將其當做「時常」。學習了理論,時常來實踐,看似能說通,其實有誤解。《孟子》里多處出現「時」,比如「斧斤以時入山林」,這裡的時,當作「合適、適當的時候」。傅佩榮也從此意。我覺得,時,譯作「適當、合適的時候」是對的。儒家講究凡是居中守正、不過不及,講究適宜、得體,而「適當、適合的時候」恰好體現了這一思想。學習了本領,在適當的時候表現出來,體現了君子適時而為的德行。

第四個字:說。這個字,爭議最小,但我覺得,誤解最大。一般都將其通「悅」,翻譯成高興、愉悅。《說文解字》將其從言、從兌,《易經》里的兌卦「言」「愉悅」之象徵,孔子《易傳》也多處以「愉悅」之意來使用「說」,因此有人就結合這些出處而將「不亦說乎」的「說」蓋棺定論為「高興、愉悅」。我覺得,這種譯法存疑。

廿年余影

您這些說法相當大膽。前面幾個字,我也從其他方家的文章中看到類似觀點,但對「說」字,大家卻很少有不同聲音。我想聽聽您的高見。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翻譯成「學習了並時常溫習他,不是很高興嗎」,從學習的心情上,我覺得是不符合的,但結合您剛才的翻譯,將其翻譯成「學習了並能在適當的時候實踐、體現出來」,這確實是令人高興之事。從這個角度,我覺得,「說」翻譯成「愉悅、高興」,沒有錯誤。

黃奉鐸

能夠實踐,並且適時、恰當好處,的確是可喜之事。但是,你不覺得這個層次有點低嗎?孔子成為魯國司寇的時候,面有喜色,他的弟子子路就用「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來揶揄他。儒家是講究喜怒不形於色的。所以,因為能夠實踐知識、表現本領,就興高采烈,非賢者之作風。因此,拋開心情的角度,說,應該通「脫」,翻譯成「超越」。

廿年余影

有根據嗎?

黃奉鐸

既然有人用《易經》兌卦的象徵意義來將其翻譯成「愉悅、高興」,那我也用《易經》來支持我的觀點。《易經》的經文在孔子之前,據說是周文王和周公旦合撰而成,因而用其解釋孔子的東西,比較合適。

《易經》全文中,共有六處用到了「說」,分別是:蒙卦初六「發矇、利用刑人,用脫桎梏」;小畜卦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大畜卦九二「輿說輹」;遯卦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脫」;睽卦上九「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困卦九五「乃徐有說」。此六處,說,都通「脫」。

「輿說輻」是指物理意義上的脫落,而「用說桎梏」則是教化意義上的超越之意。——桎梏是指刑具,引申為違法亂紀,蒙卦大義是啟蒙,幼童得以啟蒙,蒙以養正,成為君子,自然能實現對盜逆等小人行為的超越。結合這一點,我們再來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將其翻譯成「學習了並能在適當的時候實踐、表現出來,不是一種超越嗎」,是不是很合理?

知識得以實踐,顯然是超越了知識本身,能夠使人在行動中有所悟。並且,將從別人那學到的知識付之於自己的行動,本身也完成了對自身的提升。所以,我覺得,說,應該翻譯成超越。

廿年余影

完全聽蒙了。《易經》太深奧。還有其他依據嗎?

黃奉鐸

有。我們結合上下文分析。這句話之後,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三句話,其實是說了為人的三個方面:求善知、與友、獨處。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是說君子不為外界所移,孔子在《易傳》中曾描述了這個境界: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意思是:君子不會因為世俗而改變自己,不迷戀於名聲,隱居起來不會感到苦悶,不被世人稱讚也不感到苦悶。和「人不知而不慍」一個意思。這個層面是獨處。君子獨處,內省於心,不惑於外。

再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志同道合為朋,同類為朋,志趣相同的人在一起,自然有和諧之貌,所以,這一句是講與友交往的情況。這裡的「樂」,也不能僅僅翻譯成「高興、快樂」,其包含有「迎友以樂之禮儀,相聚有和之情狀」之意。

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則是求善求知之道。孔子有「朝聞道,夕死可矣」之心態,聞一善言,見一善行,惟有實踐、超越才能加諸於身。從這些角度,也可以佐證「說」應譯作「超越」。

黃奉鐸:學者,易儒統合研究者,新儒派代表人物,出生於中國文化起源地河南淮陽,著有《子曰》系列文化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omatobook 的精彩文章:

TAG:tomatob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