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師出同門:中國殲7戰機很快會退役,印度米格21還要再戰10年!

師出同門:中國殲7戰機很快會退役,印度米格21還要再戰10年!

日前印度戰機招標由於開價太低而失敗,印度更新其米格-21戰機的計劃再次延期,印度空軍老舊的米格-21將再戰10年。無獨有偶中國空軍在春節前夕曬出的拜年照中,與米格-21出於同源的殲-7在殲-20、殲-10等戰機的映襯下顯得異常扎心。目前中印兩國都面臨著較大的老舊戰機更新壓力,但就現實而言,中國的戰機更新進度將快於印度。

殲-7與米格-21是中印空軍裝備數量最大的二代機,殲-7是中國仿製蘇聯米格-21的產物,印度現役的米格-21多數由本國組裝,少部分直接購自蘇聯,二者出於同源,稱之為孿生兄弟也不為過。

米格-21是蘇聯50年代初期研製的一種單座單發超音速戰鬥機,1953年開始設計,1955年原型機試飛,輕巧、靈活,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縱性好,最高速度可達2.2馬赫,並具有強勁的火力,在當時是一款性能十分優異的超音速戰機。

迄今為止米格-21及其國外的仿製型號共生產10000餘架,全球目前大約有50個國家裝備著米格-21。中國對米格-21的仿製始於上世紀60年代,仿製型號為殲-7,截至目前中國共生產了1577架殲-7戰鬥機。印度對米格-21的引進同在60年代,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印度總共裝備946架各種改型的米格-21戰鬥機。

隨著航空技術的發展,而今戰機的世代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隨著殲-20、F-35、蘇-57等四代機的出現,四代機取代 三代機已經成為無可爭議的事實,更遑論殲-7與米格-21等落後的二代機。殲-7與米格-21雖然具備小巧靈活、使用成本低的特點,但它面對三代機、四代機時的無力亦不可否認。目前,中國空軍裝備的殲-7數量在400-500架之間,印度的米格-21機隊的規模同樣不小,落後的二代機已經難以融入現有的三代機、四代機的作戰體系,其打擊方式還停留在依賴地面雷達指引的階段,航電設備老舊,在中、印的規劃中加速殲-7、米格-21的退役勢在必行。

參考往年空軍戰機換裝速度,中國的殲-7將比印度米格-21更早退休。進入21世紀隨著殲-10的成功研製與蘇-27技術的吃透再加少量進口,中國空軍已經換裝了上千架三代機,大量二代機退出現役,而隨著殲-20的正式服役中國空軍戰機的更新速度還將進一步提升,很可能未來5年內就能夠將殲-7甚至殲-8退役完畢。

反觀印度則由於工業能力的不足其自行組裝的蘇-30MKI等戰機事故不斷,國產「光輝」戰機由於性能問題遭到了印度空軍的堅決抵制,印度空軍的戰機更新還是較為依賴進口外國戰機。據悉印度將引進美國F-16戰機生產線的同時還有意購買F-35戰機,但F-35的需要優先供應參與研製的國家,其生產計劃已經排到10年後,結合印度生產蘇-30MKI的例子,F-16的生產也不會一帆風順。綜合看來,中國的二代機將更早地退役,印度的三代機、四代機的換裝速度將愈發慢於中國。

工業實力直接決定了軍工實力,印度歷來奉行拿來主義,這對促進裝備快速成軍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不踏實地把研製過程走一遍的話反而會讓本國的航空工業陷入更加不利的局面,印度米格-21退役緩慢的根由即在此,印度也即將成為最後一個大規模擁有米格-21的國家。

本文由火器營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腹黑小龍 的精彩文章:

為何步槍彈夾容量大多為30發?而不是40發或者50發?
原來坦克也有「天窗」,緊急逃生時可以使用!

TAG:腹黑小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