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諸葛亮遲遲不肯出山的原因竟然是因為他

諸葛亮遲遲不肯出山的原因竟然是因為他

建安二年,袁紹雄踞北方,可以說是當時北方地區的杠把子人物,誰都不敢惹,誰都惹不起,更別說去搶他的地盤。而那時的曹操,在袁紹眼中也只不過是一個小軍閥而已,不足一提。要不怎麼說曹操是梟雄,彼時袁紹的地盤地廣人眾,且坐擁十萬大軍,萬匹戰馬,用無後顧之憂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而曹操處於四戰之地,北方有袁紹,南方劉表是個倔強的主,東南孫策巴不得一巴掌拍死曹操,就算是暫時寄人籬下的劉備也不是個好欺負的主,這種局勢下,曹操一不小心就會被分分鐘捏死,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說起三國時代中的謀略家,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在電視劇《新三國》中,曹操帳下永遠風度翩翩的儒生——郭嘉。人送外號「鬼才」,又稱為三國第一謀士。

郭嘉出生於潁川,少年時已有遠見,見漢末天下將會大亂,於弱冠(二十歲)後便隱居,秘密結交英傑,不與世俗交往,郭嘉最初出隱,是和田豐等北上依附當時勢力最強大的袁紹。袁紹對郭嘉等人極為敬重,更是厚禮待之。但是數十日一過,郭嘉便看出袁紹優柔寡斷,用人不善,非成大事之人,遂只有一人的毅然而去。恰逢曹操招賢納士之時,荀彧,程昱共舉郭嘉!從此曹操的「外掛」、「預言帝」郭嘉正式上線。

「劉、項之不敵,公所知也。漢祖唯智勝,項羽雖強,終為所禽。嘉竊料之,紹有十敗,公有十勝……公有此十勝,於以敗紹無難矣。」瞧瞧人家郭嘉,一上來就把劉邦滅項羽的英雄事迹搬出來,給曹操樹立了一個遠大而清晰的願景,然後循序漸進,娓娓道來,通過道勝、義勝、治勝、度勝、謀勝、德勝、仁勝、明勝、文勝、武勝十個角度分析論述了袁紹根本就不堪一擊的理論,可謂有理有據,徹底了燃起了曹操滅袁紹的雄心壯志。之後的官渡之戰文不多贅,是三國史甚至是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

建安元年到建安三年,劉備被袁術、呂布相繼蹂躪,也可以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就是這樣一個屢戰屢敗的草鞋匠,郭嘉斷定其有雄圖大志,不可不防,在劉備用計脫逃後,說道「放走劉備,會生變數了!」事後證明,劉備以截擊袁術的名義脫離曹操,奪取下邳,站穩腳跟後舉兵抗曹,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劉皇叔。

建安三年,曹操攻打呂布,勢如破竹,將呂布圍困於下邳,接著經歷了半年之久的對峙。正當曹軍疲態已現,曹操準備撤軍之時,又是郭嘉,從絕望中看到了希望,以項羽為例,讓曹操喝下了「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於敗亡」的雞湯,於是曹操依郭嘉之計,水淹下邳,禽殺呂布

建安五年,劉備已盤踞徐州,和袁紹形成了對曹操的夾擊之勢,曹操有意先滅劉備後敗袁紹。但是麾下諸將擔心舉兵攻打劉備之時,袁紹會乘虛而入,直搗黃龍,說地曹操心有餘悸。此時又是郭嘉洞悉形勢,認為劉備在徐州根基未穩,只要速戰速決,劉備必敗,而按袁紹優柔寡斷的性格,絕無可能短期內做出反應。曹操採納郭嘉計謀,果然在袁紹還未緩過神來之時,曹軍已生擒關羽,開啟了曹關的基友之情。

接著,預言孫策之死、袁軍內耗等等事件,猶如親眼所見一般,讓曹操勢力迅速擴大,最終官拜洧陽亭侯。誰能想到三國第一謀士死時只有38歲。當袁紹敗亡之後,他的三個兒子爭奪地盤。袁尚,袁熙逃入遼東。曹操率軍北上,當然也帶上了謀士郭嘉,郭嘉在北上途中身染重病。不久就離世。但是死前制定了平定遼東的計策,在隨後平定袁尚的戰鬥中。曹操都是按照郭嘉的計劃制定戰略。郭嘉一去世,曹操的軍事成就便顯得乏陳可善,用陳澤雄先生的話說,也就是對付了馬騰,韓遂幾個草寇型軍閥,對付劉備,孫權 兩個梟雄,就有點力不從心了,在赤壁之戰還差點被燒得焦頭爛額。

曹操對郭嘉非常的賞識,更是對這個年輕的謀士寄予了無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後,把兒子託付給他。但是誰知道?天妒英才,郭嘉未滿四十歲就含恨離世。赤壁之戰時,曹操大敗,留下了一句:「若郭奉孝在此,決不會使吾有此大敗!郭嘉的一生,奇謀無數,堪稱三國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也是三國時期的第一預言帝,曹操的一句表贊堪稱是對其最好的評價: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個響亮的名字 的精彩文章:

TAG:一個響亮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