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X線影像的失真

X線影像的失真

今天下午上班時,照了一個雙膝關節的圖像,學生問我兩個膝關節不一樣大,是不是得了什麼病啊?我說你再繼續照側位,照完側位後他說側位怎麼一樣大啊?這是為什麼啊?

咱們先看下圖:雙膝關節正位

很明顯左腿細,右腿粗。這是為什麼呢?大家再看下圖,是我模仿的患者的照相體位。

大家明白了吧!一個膝蓋高一個膝蓋低!

這就是影像的放大失真。右膝蓋被放大了!

影像的失真包括放大失真和形狀失真。

影像失真是成像過程必然的改變,失真是影響X線照片質量的幾何特徵。

放大失真

放大失真受X線成像系統的三個基本距離控制。即焦點S、物體O和影像接受器I這三者之間的距離和諸距離之間的筆直決定了影像的放大率。

人體組織結構在三維空間處於不同的水平面,按幾何投影關係,每一水平面上的組織結構都根據不同的放大率構成自身的投影影像。通過放大公式的計算可得出影像診斷學所需要的人體內某組織的真實尺寸。

如圖:

1號與2號大小相同,但是所處位置不同,導致他們在探測器上的投影大小就出現了不同(2號投影明顯大於1號投影),這就是兩個膝蓋大小不一的原因!

涉及一個概念:

放大率M為:

M=S/G=c/a=(a+b)/a=1+b/a

其中S為影像大小,G為物體大小,c為焦-片距,a為焦-物距,b為肢-片距。

從式中可以看出,a越大M就越小,增加a是獲得近似真實影像的最簡單和實用的方法。

實際工作中不可能無限制的提高c,因為X線強度按照距離的平法反比減弱,增加c就需要加大攝影條件,這就受到了X線機球管容量的限制。故估計上約定了幾種常用的焦-片距。如胸部攝影為150cm-180cm,心臟攝影c為180-200cm,床面攝影為100-150cm。

c確定後,影像大小受b控制。實際應用中應盡量減小b。目前大多數的常規X線攝影位置的設定原則是,被檢者的ROI或者病變側靠近膠片或者探測器。如,胸部攝影選擇後前位就是為了讓心臟最小程度的放大,接近實際的大小;腹部和腰椎的X線檢查採用前後位也是基於這個原因。

大家在實際工作中應該要注意類似的圖像,別因為一時的疏忽人為是患者病變造成的大小不一。嚴格遵守X線的照相原則!

參考文獻:醫學影像成像理論,主編李月卿,人衛第2版

《美國經典影像教程》

最實用、最好的閱片方法

值得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放射沙龍 的精彩文章:

人肺再生成為現實!中國完成世界首例成體肺幹細胞移植!

TAG:放射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