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願面對自己的無知也許是在逃避成長

不願面對自己的無知也許是在逃避成長

點擊「彈琴的麗娃」關注

這是麗娃的第11篇原創

在對美國的歷史有一些粗略認識後,有兩個謎團一直懸在心中沒有著落:為什麼美國的名字叫 America?為什麼美國的原著民叫 Indians,跟 India怎麼這麼相似,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最近讀到一則故事一下子解開了謎團。

1492年哥倫布從西班牙出發向西航行,按照他的推算,日本應該在西班牙以西7000海里,而實際上西班牙到東亞超過20000海里,中間還隔著他不知道的美洲大陸。所以當哥倫布登上美洲大陸時,他堅信自己已經航行到了東亞附近海域,而眼前的這個「島嶼」應該屬於「 Indies(印度的地方),所以把美洲大陸上的原著民稱為Indians。一直到過世,他都不認為自己發現的是一片未知的大陸,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與無知。

而勇於承認自己無知的人是一名義大利水手:亞美利哥韋斯普奇,他在15世紀初多次前往美洲,並且發表文章指出哥倫布發現的小島不屬於東亞,而是一整片未知的大陸。地圖繪製大師馬丁瓦爾德澤米勒相信了這一說法,出版了新的世界地圖。美洲終於以一片大陸的形式出現在了地圖上。在地圖上表示,那麼必然得有個名字,於是馬丁就以亞美利哥的名字命名了美洲大陸 America,因為他是首個指出美洲大陸是一片未知的領域。 America就這樣廣為流傳。其實亞美利哥韋斯普奇就是一名名不見經傳的義大利人。而他唯一做出的事情就是有勇氣承認自己不知道和不確定。

生活中不願面對自己無知的人不在少數。常常聽到周圍的人吐槽醫生,大意基本上都是因為醫生的意見和自己的預期不符,於是直接給出結論說醫生水平不行。其實相對於醫生對醫學系統的認知,我們從網上學到的那些醫學片段真的就是盲人摸象而已。

我也曾是一個不願面對自己無知的人。工作遇到困難時,常常吐槽公司的技術壁壘、流程限制、環節冗餘。然而埋怨一通後,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當我嘗試面對自己的無知時,往往能找到問題所在,並且能在現有的條件下想出解決方法。

大多數人得出糟糕的結論是因為他們確信自己是對的,不讓自己看到確實存在的更好的選項。他們不明白,如果你在一種「不知道」的狀態下探索一段時間,你就能做出很好的決策。這是因為,與任何人知道的任何東西相比,「不知道」區域里的東西要重要得多,令人興奮得多。

馬東說過一句話:除了謙卑,我不知道還能用什麼態度來面對世界。敢於直面自己的無知應該是一種謙卑。有時候我們總是急於往上爬,覺得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殊不知把自己放低一點,可能看得更透徹一些。

這些道理看似簡單,卻知易行難。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我意識障礙」,它是指你潛意識裡的防衛機制,它使你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和弱點。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在容易和困難之間,我們往往不由自主去選擇容易的路。《聞香識女人》里弗蘭克中校說:每當我站在十字路口,我都知道最正確的選擇,但是我從來不去做,因為太他媽苦了。所以面對問題,我們第一反應自然是選擇了不接受自己的無知,因為這太難了。

然而一但開始逃避,就會形成習慣。逃避現在,其實是在透支未來。作為正常人,我們都希望自己進步的更快,希望有捷徑實現成長。真正的成長沒有捷徑,假如我們不願面對自己的無知,逃避真正的成長,用假象蒙蔽自己,最終透支的是自己的未來。

本文文字原創 配圖來源於網路

長------長----按她,即可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彈琴的麗娃 的精彩文章:

TAG:彈琴的麗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