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元、明、清龍鳳銅鏡各具特點:元秀、明獰、清庄

元、明、清龍鳳銅鏡各具特點:元秀、明獰、清庄

龍是中國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常用來象徵祥瑞,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象徵之一,起著祛邪、避災和祈福的作用。

元、明、清三代銅鏡對龍的描寫很多,且各有特點,有人概括龍的形象規律是「元秀、明獰、清庄」。

元代銅鏡:三龍鏡

元代龍頭小、身長、細脖、秀瓜、尖尾,體態輕盈,蜷軀蟠舞,給人以遨遊九天之感。例如「三龍鏡」,面布三海龍,其中一龍威人形獸面。外接輻、鋸、弦、折線紋等。鏡面突起,鏡頭厚重,做工粗放。元代龍鏡龍紋多與金代龍紋相似。

明代銅鏡:麒麟鳳鳥鏡

明代龍兇猛威武,身飾火焰,怒發衝天,咆哮於雲海之間,以示主宰世界。例如「麒麟風鳥鏡」,圓形,圓鈕,鈕上下布麒麟,左右布鳳鳥,紋飾為高浮雕。直緣高聳,向內急傾成弦弧邊。鏡面平直,做工優良。

清代銅鏡:雙龍鏡

清代龍氣宇軒昂,體態豐滿,身軀碩壯,以龐然之態,發震撼天地之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穀神星 的精彩文章:

「神筆」王鐸:文安健筆蟠蛟螭,有明書法推第一
程十發、林風眠、王里、古元、蕭淑芳、史正學繪畫作品

TAG:穀神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