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咬一口專屬於春天的鮮美!

咬一口專屬於春天的鮮美!

「又是一年春來到,暖風輕揚桃花嬌。」

海子說:「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徽徽以為,花再嬌嫩又怎及徽州深山滿春!

當你提著竹籃行走在漫山遍野的春花之間,一俯身,便能看到各種各樣的野菜,在春風中搖曳多姿,爭先恐後想要躍入竹籃,成就春日餐盤中的無上美味!

薺 菜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作為徽州人春日餐盤中最流行的一味野菜,薺菜不僅吃起來清新可口、柔嫩鮮香,同時還是先春而萌、返青最早的報春菜。唐代開元、天寶年間,一度流行著用薺菜製成春餅互相饋贈的風俗,即所謂「盤裝薺菜迎春餅」。

薺菜的吃法很多,除了春餅之外,還有薺菜圓子、涼拌薺菜、薺菜餃子、薺菜豆腐羹等等。徽徽至今還記得幼年時母親熬制的那碗薺菜糊,帶著春日獨有的清香,令人慾罷不能!

後來長大後才知道,薺菜有明目、益味諸多功效,若是家中老人經常食用,還可防病延年,因此薺菜糊在古時又被稱之為「百歲羹」。這或許也是徽州人喜食薺菜的原因。

馬蘭頭

說到板藍根,你一定十分熟悉,誰小時候家中還沒備過幾袋板藍根顆粒呢!而馬蘭頭的功效就和板藍根相似,但它不僅不像板藍根那般苦澀,反而有著「十家香」的美名,其味醇香濃郁,令人口齒生津。

「馬蘭不擇地,叢生遍原麓。」只要春雨夠足,你便能輕易地在草叢裡、灌木蔭中尋到大片大片的馬蘭頭,那翠綠嬌嫩的模樣,彷彿一碰便會流淌出盈盈的汁液。

採摘回來後清洗乾淨,在沸水中焯一下,拌入切成米粒大小的豆腐乾丁,再澆上些許麻油,其味之妙,正如《蔬食齋隨筆》中所說:「洵美草木滋,可以廢粱肉」。

蕨 菜

蕨菜,又稱如意菜,佛手菜,其登上餐桌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商朝末年,便有伯夷、叔齊寧願隱居深山采厥充饑,亦不肯食用西周粟米的傳說。對文人而言,采蕨象徵著清高隱逸,而在徽州人的心中,「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則是為了享受自然的恩賜,在餐桌上品嘗春的綠意!

別看蕨菜的模樣不好看,口感卻似粉條一般鮮嫩爽滑。每年初春,蕨菜嫩葉如小兒之拳一般捲曲未展時,徽州人都會采來許多,搭配木耳、海茸絲、肉等做成一道道色澤紅潤、清香味濃的佳肴。

有的人家還會將蕨菜平鋪在早春的陽光里,待其水分流盡變成蕨菜乾,用來做一品鍋的底料,其味道清脆爽口,讓人食指大動!

「物以稀為貴,食以野為奇」!如今人們吃野菜更多的是貪戀那份奇味,但在物資貧乏的年代,野菜卻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珍寶,很多人可能只有春來野菜遍地時,才會體驗到久違的珍饈美味。

這肆意生長的野菜既是春的慷慨,也是窮困卻心懷期待的舊時光!你的記憶中,藏著哪些關於野菜的故事,歡迎在文末留言,與徽徽一起分享!

小?投?票

快樂的事情,需要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華徽州 的精彩文章:

TAG:物華徽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