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誠法師:為什麼你總是活在他人的目光中?

學誠法師:為什麼你總是活在他人的目光中?

回復「晚安」送你一張晚安心語

人心都有這樣一個特徵,總是記得過去某些人對自己做過的一些事,說過的一些話,一直無法忘記,每想起一次,就是對自己的又一次傷害,但又遏制不住地去想。

從佛法的角度講,只要心裡堆著這些傷害放不下,本身就遠離了快樂。外人的惡言說出口可能他們早已忘了,但你卻截取下來反覆溫習。

這才是痛苦的根本。

所以,平時我們要多想著別人對自己的好,多看光明面,多想自己的方向,這樣內心才會生起正念。

每個人的內心和身體都有長處和不足,不管自己的條件怎麼樣,都要先接受自己,不要怨恨、嫌棄自己。不要老是看到自己缺乏的,要多關注自己擁有的,多想自己要做的。當你不再畏懼外在的目光,外在就會為你讓路。

與其耗費珍貴的時光去回味被傷害的感覺,不如時時去溫習、感恩生命中一切正向的話語和信息,並且逐漸養成習慣,這樣慢慢就能遠離記憶中的任何傷害。

內心無主,當然就會活在他人的目光中。

成功和失敗是人生的兩隻腳,我們可能在某個階段被別人肯定,在某個階段被別人否定,這都是無常的。

一位銀行職員,工作兢兢業業,但長期以來,都沒有得到領導、同事的肯定。這樣的工作環境讓她非常想不開,痛苦的心情也連累到了家人。因為她越是希望自己能夠做得令周圍人滿意、肯定,就越是做不好,就受到更多的否定。她想離職,卻擔心新的待遇還不如這裡;不離職,自己又受不了,幾乎到了崩潰的臨界點。

紅塵中,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我們常常不經意間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忽視了別人的要求。關鍵是,不知道工作、生活的最終目標是什麼,沒有方向,因此,根本就沒有能力面對別人對自己的否定,結果就造成狀態越來越差。

如果想做到「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那就要對自己要走的路有不退的發心。如果自己內心無主,當然就會在意他人的目光,不自覺地活在對虛妄的追求中。

佛法告訴我們,世間沒有任何一個局面是永恆的,任何事都有因有緣有果,一切都在改變中。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向前看的勇氣,因為任何一次自我更新,都要先經歷挫傷和打碎的痛苦。就如做手術一樣,開刀是痛苦的,但取出毒瘤就是新的開始。

平常心的另一面就是不平常的心

有一位母親,她的孩子學習成績很好,在學校獲得很多的獎勵。但是,時間久了,就發現,這個孩子與別人格格不入。慢慢地,隨著年齡增長,跟父母的關係也開始緊張,後來竟然在父母批評他的時候和父母頂撞,最後發展到和父母動手。到了青春期,問題更嚴重。

經過仔細地分析和反省,父母回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很好地幫助孩子學會如何面對外界的讚揚,而是隨著這些讚揚,也滋長了自己的傲慢心,言談中不斷地向孩子傳遞自己的驕傲,覺得別人的孩子都不如自己的孩子。

他們在孩子確實因為學習能力和成績很優異而得到獎勵的時候,沒有及時告訴孩子,榮譽都是暫時的,要看淡,而不是作為永遠的目標,因此過高地評價自己。

但是,母親也覺得很委屈,認為正是這種對榮譽和讚揚的追求,而讓孩子獲得了更好的成績。

豈止是孩子,成年人也是這樣,在面對肯定和表揚的境界中,隨時會不可遏制地升起愉悅的感受,並以此為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書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台灣人的極簡生活:利用舊物,讓生活更豐潤
思考死亡:有意義的徒勞

TAG:看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