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一切細碎都能化成光彩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一切細碎都能化成光彩

今天小編從「豆瓣」2018年度推薦書單中

選出《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

本書作者納博科夫

是二十世紀公認的傑出小說家和文體家

豆瓣評價此書

被稱為「英語文學的奇蹟」

68則幽暗而充滿魔力的故事中

納博科夫完美展現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小說技法

天馬行空的想像和智力遊戲

以及對生命中無從躲避的曖昧和失落的迷人洞察

夜晚書桌前的男人被一位不速之客驚擾

原來是來自故鄉的木精靈

失散已久的兒子與母親重逢

卻現身在無比尷尬的時刻

名為「剃刀」的流亡理髮師

給曾經迫害過他的男人刮臉

新郎在蜜月結束後不得不向岳父報告新娘的死訊

羞澀的夢想家與惡魔做了靈魂的交易

這部書將納博科夫一生中

所關注的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

在此一一呈現

納博科夫出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

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

家境富裕顯赫

擔任立憲民主黨委員的父親堅決反對專制

呼籲自由憲政的政治主張深深影響了他

在他少年的心中

種下了個性獨立、自由反叛的種子

在聖彼得堡生活的 17 年中

他自學並掌握了英語、法語

利用自家的圖書館博覽群書

得到了俄羅斯傳統文學的藝術熏陶

托爾斯泰、果戈理、普希金

福樓拜、契訶夫的文學,都對他產生了重要影響

十月革命後,他的父親被迫流亡西歐

全家先後輾轉於倫敦、柏林和巴黎

期間納博科夫發表了《王、後、傑克》

《黑暗中的笑聲》《斬首之邀》等八部長篇小說

還寫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說

同期陸續發表和出版了

許多翻譯作品、詩集、詩劇和劇本

使納博科夫成為當時俄羅斯流亡文學的主將

二戰爆發讓他再一次踏上流亡之路

他攜妻兒移民美國,接連在斯坦福大學

威爾斯利大學、康奈爾大學任教

並擔任哈佛大學的客座教授

從此改用英語創作

發表了《說吧,記憶》《普寧》等小說

特別是1955 年發表的小說《洛麗塔》

讓他迅速享譽世界

被認為違背了傳統的宗教的道德精神

而遭到禁止出版

1958 年在歐洲發表後,回到美國

被美國新一批反傳統的人士接受

並迅速蔓延開來

成為 60 年代後現代主義的先驅作品

1960 年,納博科夫舉家移居瑞士

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他筆耕不輟

創作了《微暗的火》《阿達》

《夢鎖危情》等重要作品

一生兩次背井離鄉的漂泊經歷

嚴重改變了他的生活,也滲透進他的文學創作

納博科夫寫作時不僅僅擅長從生活中取材

還擅長抽絲剝繭

他能夠穿透皮膚、血液、筋脈

將一個又一個的細胞尋找出來

再將它們打亂重組,構成光怪陸離的文字迷宮

此外對細節描寫的摯愛

如他對昆蟲的摯愛一般

他將顯微鏡下精密的操作搬到了紙面上

昆蟲身上的翅、足、口器等等

化身為文字迷宮中數不勝數的拐角

昆蟲世界的紛擾複雜

變為人物之間的個性衝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家直播 的精彩文章:

薩曼·魯西迪,在刀尖舔血的作家
褚時健,人生匆匆,何不吃橙

TAG:大家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