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巍說│2歲多孩子學會50多個成語,怎麼做到的?

李巍說│2歲多孩子學會50多個成語,怎麼做到的?

成都商報客戶端專欄│李巍說

李巍

著名女企業家、慈善家、專欄作家,新希望集團聯合創始人,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的妻子。

電影《羅馬假日》里有一句非常經典的台詞:You can either travel or read,but either your body or soul must be on the way.這句話翻譯成中文,大意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這裡,中西方文化達成了難得的共識。閱讀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扇窗口,也是構建自我的重要途徑。從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至關重要。

上海一家書店內,孩子們在家長陪伴下讀書 圖據東方IC

語言是閱讀的基礎。2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孩子的表達能力越來越豐富,如果只是把時間荒廢在帶孩子唱唱兒歌、學習日常用語上的話,那就太可惜了!這可是幫助孩子快速提高語言能力、訓練思維方式的「黃金時期」!孩子的潛能遠遠超乎你的想像!比如我們家的兩個小朋友,短短一個月時間就學會了50多個成語,乍一聽可能覺得不可思議,但如果方法得當,其實學起來並沒有那麼難。

枯燥的灌輸當然是行不通的,學習也要講究「技巧」。

小朋友總是充滿無窮無盡的好奇心。平時,我們會經常帶著孩子出門溜達,觀察動物、植物,接觸大自然的陽光雨露,在玩耍中認識世界。碰到陰天,就學習跟風、雲有關的成語:雲淡風輕、風起雲湧、騰雲駕霧、壯志凌雲……看到湖面結冰,就學習跟冰有關的成語:冰天雪地、冰雪聰明、冰清玉潔……小朋友還主動要一起畫雪人寶寶,從觀察、表達到實踐,是玩耍也是學習,可謂一舉多得。

學習之後還要鞏固和運用。我們會盡量想一些小遊戲把成語和勞動結合起來,鼓勵孩子經常使用形成習慣用語。每天喝果汁的時間也要先背成語或古詩,完成「任務」才能喝到果汁。這時,小朋友往往能一口氣說出十多個成語,背《江雪》《相思》《登鸛雀樓》等古詩也不在話下。

現在,看到家裡的彩燈亮起,小朋友自然而然就會說出「好美呀,真是五光十色」這樣的話,已經完全是個小大人的樣子了!

在海邊玩耍的小朋友 圖據東方IC

閱讀也是一樣,關鍵是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引導孩子多動腦、多動手,從閱讀中收穫樂趣。有了樂趣驅動,孩子也就自然而然會愛上閱讀。

為了給孩子營造一個「知識超市」,家裡的客廳放著各種各樣的繪本,他們隨時隨地都能拿起一本自由閱讀。每天,我們也會安排一些固定時間,跟兩個孩子一起閱讀。

最近,我們讀了一本教孩子幫媽媽收拾東西的繪本。讀完之後,阿姨又拿出衣物、圍巾、小方巾、褲子,手把手教兩個小朋友如何疊衣服。小朋友也興趣十足,學得有模有樣。這樣的閱讀體驗,是不是既有樂趣又有質量?

閱讀也是孩子成長的「加速器」。有一次,兩個小朋友讀了一本名為《蛀蟲日記》的繪本,這本書是告訴小朋友為什麼會長蛀牙、長了蛀牙該怎麼辦以及應該如何預防。兩個小朋友看得津津有味,第二天起床刷牙的時候格外認真,嘴裡還不停地念叨:「寶寶要乖乖刷牙,怕蛀蟲在牙齒里挖洞洞!」《機器人阿泰》則是教小朋友要學會自理,自己穿衣服、穿襪子,自己吃飯......小朋友看完立馬就學以致用,自覺地自己穿襪子、穿鞋,還會自己脫尿布濕並扔到垃圾桶里。不用大人苦口婆心地說教,小朋友自己就從書本中學到了各種生活常識。

還有一本《愛看電視的貓》,小朋友特別喜歡,反反覆復看了無數遍。到後面對故事特別熟悉了,經常一邊讀書一邊念念有詞:「汽車開來了 ,貓咪害怕了 ,他要去找他的媽媽了!」雖然還不識字,但2歲的小朋友已經開始自己編故事了!

小朋友正在閱讀繪本 圖據東方IC

其實,這些都是小朋友在讀書過程中自己獲得的「新技能」。現在,兩個孩子只要說到讀書就特別高興,哪怕正在嚎啕大哭,一聽說新書來了也會立刻換成笑臉迎過來,傳說中的「秒變臉」就是這樣吧!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閱讀興趣的養成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耐心,只要有心,哪裡都有教育的時機。

我常常感覺,兩個孩子就像坐在火箭上一樣,每一天都在以「突飛猛進」的速度飛速成長。在我們的家庭育兒群里,隔三差五就會爆發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討論,我也慶幸我有這樣一個學習型家庭,每個人都在一步步不斷往前走。作為陪伴者的我們,也是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如果期望孩子成為優秀的人,自己就要首先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用家庭和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孩子,必然會更加事半功倍。

撰文:李巍

編輯:劉艷美

閱讀更多:「李巍說」專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商報 的精彩文章:

用舌尖觸摸春天
讓罕見病不罕見,華西二院開展健康宣傳和義診活動

TAG:成都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