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男人的「頭等大事」,如何催生為千億規模的超級生意?

中國男人的「頭等大事」,如何催生為千億規模的超級生意?

千億級產業基金極力追捧,這個行業的春天來了嗎?

文 / 華商韜略 熊劍輝

2017年9月20日,北京嘉里大酒店中,燈火輝煌。

當天,中信產業基金在此宣布:將全力投資在中國規模最大、分布最廣,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唯一通過ISO權威認證的專業植髮醫院——雍禾植髮。

這項投資讓無數人大吃一驚。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植髮業不過是在電線杆、報紙中縫,乃至在瀏覽器彈窗里刷廣告的小診所、小行當。更有甚者,認為其跟非法行醫的江湖郎中沒兩樣。

但中信產業基金卻以醫療健康產業升級的大風口、大趨勢,高度讚許雍禾植髮:「已發展成植髮行業的拓荒者和領路人」、「其專業性廣受國際認可」,甚至動情表示:能有機會與雍禾植髮引領行業未來,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成熟、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中信產業基金非常高興。

能被譽為「產業投資型標杆」的千億級產業基金如此褒獎、追捧,人們不禁要問,雍禾植髮究竟做對了什麼?植髮行業高速成長的春天,果真到來了嗎?

【1】

2017年9月,阿里一份《拯救脫髮趣味白皮書》,揭開了一個令人尷尬的現實:90後甩掉「祖國花朵」稱號,以36.1%的份額勇奪脫髮「亞軍」,幾乎逼平「冠軍」80後(38.5%)。

小鮮肉脫髮、老臘肉謝頂……脫髮人群的年齡,正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大幅下沉。

阿里數據還顯示:廣東、浙江、江蘇成為植髮、護髮產品需求量前三甲;每當8-11月,「脫髮」一詞的搜索熱度便明顯躥升;而「高富帥」、「吃貨」、「潮人」,則是脫髮人群的主體標籤。

網購數據,只能揭示脫髮大軍壯大的表象,而脫髮的具體原因其實多種多樣。像細菌感染、藥物副作用、吹染燙漂不當等外部原因,父母遺傳、年齡增長、營養不足、內分泌不調等內部因素,都會導致脫髮。

年輕男性脫髮,則主要跟生活方式有關。像高糖、高脂、辛辣等不健康飲食,外加工作壓力、常年熬夜等,會導致一種叫二氫睾酮(簡稱DHT)的荷爾蒙升高。

DHT的神奇特性在於,它讓男人性慾強、肌肉壯、體毛旺,這在求偶爭奪戰中簡直不能更爽。但上帝是公平的,DHT一多(或是毛囊對DHT升高敏感),又會使毛囊早熟,使頭髮停止生長乃至脫落,降低男性表面魅力。這種「雄性脫」,在男性脫髮中高達90%的比例。

這個令人尷尬的生理現象,在中國匯聚成一股宏大磅礴的商機。

有數據顯示,相較20年前,中國中青年男性脫髮率暴增10倍,突破2億。而伴隨消費升級、職場競爭和男性美容意識覺醒,植髮這門「頭等生意」的潛在市場空間高達1000億,年複合增速很可能達到24%。

ISAPS(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的統計數據也佐證了這點:2016年,中國以250萬例的正規醫美療程量,坐穩了全球醫美市場「季軍」的交椅。而植髮兼具醫療美容、消費升級屬性,正處於行業爆發的臨界點。

身處業內的雍禾植髮,對此更是感觸良多。從2011年開始,植髮在國內日漸火爆,手術量每年以翻番、翻幾番的方式暴增。這樣的趨勢固然讓人欣喜,同時也讓植髮行業競爭加劇,僅2011年一年,中國植髮醫院總量就大增50%。雖然呈現連鎖化、規模化的發展態勢,但從業者蜂起,導致良莠不齊、亂象叢生,讓真正關心植髮行業健康發展的人為之擔憂。

首先,植髮是一種醫療手術,需要經過嚴格訓練、具有實踐經驗的正規醫生操刀。但大量不正規機構也緊隨潮流,沒有正規的植髮醫生也增開植髮業務,一時泥沙俱下。

這種情況,使數量有限的植髮醫生、專家四處掛職、兼職,輪流坐診,以違反《執業醫師法》的方式「多點執業」;更有甚者,某些根本沒資質的美容院也入行掘金,卻連基本的毛囊提取、種植乃至器械消毒都不到位,手術失敗乃至感染也就毫不奇怪了。

其次,某些植髮機構利用人們對醫學的無知,肆意吹捧自家技術。患者搞不清FUT(單體毛囊培植再生技術)跟FUE(不開刀植髮技術)的區別,也看不出毛囊種植器到底是1.2毫米還是0.65毫米。只看那些「世界先進、國際接軌」、畫著「洋大夫」的植髮廣告,很難搞清虛實。

更過分的是,由於植髮費用與移植毛囊數成正比,有些植髮機構還發明出忽悠套路:先壓低移植毛囊的單體價格,讓患者心動入局;然後術後虛報移植毛囊數量,反正究竟是移植了4000個單位還是5000個單位,你也沒法數。這種行為,形同詐騙,難以發現,更談不上維權申訴,摧毀的卻是整個植髮行業的信用和形象。

如此亂象,讓從業十幾年的雍禾植髮總裁兼CEO張玉大為感慨:「植髮行業缺乏的,既不是市場空間,也不是技術,而是規範與誠信。」

【2】

蓬勃而起的市場,伴隨良莠不齊的現狀,讓不少人發出「植髮有風險,手術需謹慎」的感嘆。網路上,也有醫生撰文提醒:植髮存在損害毛囊、造成感染、移植失敗的風險,因此建議服用生髮葯,或者乾脆戴假髮。

然而現實證明,這不過是對風險的一種選擇性盲視。

2015年12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研究生崔飛罹患「藥物性肝衰竭」,家人舉債近百萬也沒能挽救生命,不幸離世。而奪命的罪魁禍首,竟是正規中醫院為他開具的治脫髮中藥——何首烏。對崔飛來說,他的簡單願望僅僅是穩妥安全地治癒脫髮,以更好的形象找份好工作。但他和大多數人一樣怎麼也預料不到,服用生髮中藥調理,也有奪命之險。

長期戴假髮,同樣不靠譜。有演藝圈明星坦言,經常因拍古裝戲戴假髮,致使頭皮不透氣,反而悶壞毛囊,導致脫髮;網壇名將阿加西在其自傳中表示,自己年少脫髮,不得已戴假髮上場,始終擔心比賽中假髮掉落、當眾難堪,以至於無心打球。而要是貪便宜網購劣質假髮,更容易引發各類皮膚病,加重脫髮癥狀。

那麼,植髮就靠譜嗎?回答這個問題,則要從其技術演變說起。

1939年,日本醫生奧田(Okuda)在給燒傷傷員做皮膚移植手術時意外發現,用後腦勺帶毛囊的皮膚做移植,竟然會在移植部位長出新頭髮。這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發現,宣告了Punch植髮術的誕生。

但你仔細端詳Punch(打孔)這詞,就會感到頭皮發麻——沒錯,就是在腦袋上鑽孔揭走一塊帶毛囊的頭皮,拆東牆補西牆,不僅創傷大,還會有偏頭疼後遺症。「二戰」時搗鼓出的醫術,就這麼簡單粗暴。

即便如此「暴力」,但男人們追求美的決心不容小覷,Punch植髮術在此後半個多世紀逐漸風靡世界。可不管怎樣,Punch還是太嚇人了。於是到20世紀90年代,加拿大的西格(Seager)和美國的拉斯曼(Rassman)提出了「毛囊單位移植」(Follicular Unit Transplantation,即FUT植髮術),給脫髮人帶來了新福音。

FUT植髮術,一般是從後腦勺開刀,切割取一段頭皮條,然後在高倍顯微鏡下將毛囊分離、培育,再將毛囊移植到植髮區。

相對Punch植髮術,FUT精細多了。它創傷更小,毛囊移植成活率高;缺點是,切割的頭皮要縫合,運氣好會留下一條線狀疤痕(不剃光頭看不出來),運氣不好碰到二把刀大夫,則會損傷後腦神經,留點後遺症。

顯然,FUT並不完美,好在醫學的進步永無止境。2002年,人類脫髮大救星、美國博士拉斯曼(Rassman)創造性提出「毛囊單位抽取術」(Follicular Unit Extraction),即現在廣為傳頌的「FUE植髮術」。

這次,人類植髮術真正迎來了一次質的飛躍。

FUE再也不像Punch、FUT那樣要「割頭皮」,而是用微型鑽孔器(直徑1毫米左右),將頭部毛囊一株株鑽取出來,經過活性處理後,再像插秧一樣移植到脫髮區去。

對比傳統植髮術,FUE的優勢明顯:它創口小、痛感低、癒合快,術後只有點狀細微疤痕,根本傷不到腦神經,是當下最主流先進的植髮技術。缺點就是毛囊提取時間長,還有——貴。

【3】

了解了植髮術常識,你便能對千奇百怪的植髮傳聞做出精準判斷。

2017年,一則明星植髮失敗後自殺的「新聞」,震撼朋友圈。1978年,日本影視男星田宮二郎在拍完人生的巔峰劇作《白色巨塔》後,飲彈自盡,原因成謎。時隔39年後,田宮二郎的兒子光太郎才揭秘:當年,田宮二郎因為到英國接受植髮手術失敗,導致嚴重偏頭痛,外加與某女星外遇被曝光,內外交困下選擇自裁。

這個遲到的「新聞」一度引發軒然大波,讓人談植髮色變。但了解植髮常識都知道,那還是Punch植髮術稱雄時代的古老故事,跟FUT、FUE植髮術完全不在一個次元里。

相比田宮二郎,記者布賴恩·比科姆(Brian Beacom)就老謀深算得多。

布賴恩30多歲就開始脫髮,卻對Punch植髮術倍感驚悚。但他耐心等待20多年,終於迎來FUT植髮術,不但果斷手術,還出了本《頭髮移植日記》(Diary of a Hair Transplant),一時風靡歐洲。擺脫禿頂煩惱後,他最大的感覺就是「年輕十歲」。

普通人尚不能抵禦「年輕」的誘惑,各路權貴植起發來更毫不猶豫。

2003年,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一度在公眾面前神秘消失。消息靈通的媒體很快打聽到,貝盧斯科尼極可能接受了一項全新植髮手術。一年後,年近7旬的貝盧斯科尼的頭頂突然「枯木逢春」時,他終於承認接受了植髮手術,並喜滋滋地顯擺「彷彿年輕了25歲」。

那些年,義大利經濟極其頹廢。但貝盧斯科尼「重返青春」的示範效應,讓面臨激烈職場競爭的脫髮男士們紛紛效仿,竟在歐洲掀起一股植髮風潮。

據《國際先驅導報》報道:2009年,全歐洲的脫髮男士都拜倒在新型植髮術的腳下。英國曼徹斯特一位專業植髮醫師表示:手術早被安排到年底,「等待手術者名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長」。這與當下中國的情形何其相似。

哪怕採用更便宜、稍有疼痛的FUT植髮術,歐洲的男人們也趨之若鶩:切割頭皮的疼痛程度跟看牙差不多,術後後腦勺會像戴著泳帽一樣麻幾天。但只要6個月後生出新發,即便付出4000-8000英鎊的高價,這一切都值了。

這波風潮過後,植髮成為歐美普遍接受的手術。

像足球明星魯尼、貝爾、貝拉拉比,英國的查爾斯王子、哈里王子,美國影星湯姆?漢克斯等,都或明或暗選擇了植髮。特別是球星魯尼,不惜花費3萬英鎊、兩度植髮,還在推特上展示效果,引發轟動,被譽為「全球植髮界最佳代言人」。

國際上主流的植髮技術,中國實際上一點沒落下。像先進的FUE植髮術,早早就被引入中國。

某種程度上,中國植髮醫師水平在全球堪稱名列前茅。這並非自吹自擂,而是因為中國人口多、手術量大,中國醫師一年手術量就上百例,從業多年就上千例。像雍禾,專註植髮十幾年,臨床經驗超5萬小時的專家100多位。實踐出真知,歐美植髮師干一輩子也積累不了這麼多手術量。

從技術上看,植髮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手術。但治療中,人們更多要考慮技術外的風險。

首先,不是所有脫髮都能植髮。像遺傳性脫髮、斑禿、女性產後脫髮、疤痕性脫髮等,就適合植髮;而患有毛囊壞死、艾滋、心臟病等疾病的人,就不適合植髮。

這方面,像雍禾這類正規醫院負責任的做法是:先做毛囊、血液檢測,排除風險,再進行手術;如果有風險,寧可不賺錢也堅決不做。而唯利是圖的機構完全不考慮這些,患者拖進來、手術趕緊做,成不成的就各安天命了。

其次,哪怕植髮手術成功,如果不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植入的頭髮還是會脫落。所以,術後的養護與輔助治療至關重要。這方面,雍禾配備了500多人的術後護理團隊,他們定期上門、回訪複查,並提供飲食、起居、護理、用藥等全面服務。

總之,植髮手術最大的風險,不完全看技術和醫師,而在於你是不是選了個不靠譜的植髮機構。

【4】

在專業度和靠譜度上,雍禾植髮在業界算是個可圈可點的「另類」。

今天,當你走進全國任何一家雍禾植髮醫院,看到的都是類似大同小異的場景:手術室里,醫護人員正全力以赴;手術室外,患者家屬緊盯電視,觀看手術全程直播;手術完成,視頻隨即刻成光碟交給患者保存,且絕對保護隱私。

不少病患對雍禾的這種做法大加讚許:哪怕不懂醫術,但手術全程親見,非常安心。萬一今後出現醫患糾紛,專家則能從中窺見關鍵細節,從而成為仲裁的有力證據。

創造出這種「植髮透明醫療」模式的,正是雍禾植髮總裁兼CEO張玉:「這既是為了拉近醫患距離,也是我們質量誠信的一種承諾。」

靠著脫髮患者口口相傳的好口碑、好信譽,雍禾專註植髮醫療十餘年,才將當年的小診所,變成今天中國分布最廣(遍布25座核心城市)、規模最大的專業連鎖植髮醫院。如今,「專業植髮找雍禾」成為其最引以為豪的亮點。

但在雍禾剛開始擴張時,張玉就必須解決一個重大問題:北京雍禾的高品質、高水準能親自把控,但把雍禾擴展到全國,如何才能保證醫療品質與服務的高度一致?

這是連鎖模式都要面對的困境,畢竟很多經驗甚至只能意會、不可言傳。更何況,雍禾是一家專業連鎖醫院,牽扯到人們的健康福祉,不能有絲毫馬虎。

最終這個難題被張玉破解。他的答案是:從零開始,打造中國植髮行業第一部質量標準化體系。

2010年,雍禾發布的《植髮技術的研發與技術服務》質量標準體系,一舉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認證。整套標準中,不論是術前毛囊檢測、髮型設計,還是無痕無痛微創手術、術後恢復護理等,都做出了詳盡規定。這不僅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首肯,還贏得了北京協和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等數十位業內權威專家的認可。

一部開創性的「標準憲法」,不僅讓雍禾與行業亂象絕緣,更在一開始就佔據了品質高峰。在一個細分醫療行業中能做到制定標準,只說明一件事:雍禾有絕對超然的軟硬實力。

從2008年率先引入FUE植髮術,到2011年建立中國首家毛囊幹細胞實驗室;從2014年成功升級FUE-APL2.0無痕植髮,到2017年率先引入全球最先進的ARTAS植髮機器人……每隔數年,雍禾便會對植髮技術進行整體升級。

如今,在雍禾若是用最先進的機器人植髮,你會驚訝發現:全自動機械臂提取毛囊僅需1.5秒,智能演算法可保證植入精準勻稱,1名醫生、2名護士足以取代10人醫療團隊……雍禾的植髮技術,由此進入高速精準時代。

而雍禾專註服務的軟實力,更是業內僅見。其中最令人驚艷的,便是以「五大保障協議」承諾:杜絕向患者推銷手術外的收費產品或服務,保證價格公開透明;保障患者預約金隨時能退還;保障約定的植髮醫師親自手術;保障術後毛囊成活率高於上一代;術後患者可到任何一家雍禾植髮分院複診諮詢。

可如果雍禾違約怎麼辦?雍禾承諾:患者可憑協議向行政管理部門投訴,將獲得雙倍賠償。

這種不惜給自己找麻煩的陽光醫療模式,擊中行業亂象和患者痛點,更緊緊抓住了和諧醫療的大趨勢。患者的眼睛是雪亮的,雍禾植髮在行業成長期,終於迎來爆發性成長:手術量從2013年的上千台,一舉增至2016年上萬台。

如此過硬的技術和卓越的品牌,贏得中信行業基金資本的極度青睞,自然是水到渠成。

那麼,雍禾究竟是如何成長為全行業的領跑者和「第一品牌」?這其中又經歷了怎樣的曲折與磨礪?敬請期待「華商韜略」後續為您解讀雍禾植髮的成功之秘。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商韜略 的精彩文章:

青花郎登陸紐約時代廣場,向全球華人拜年!
他曾造出國產智能機的No.1,如今為何跌落神壇?

TAG:華商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