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見所未見的京都

你見所未見的京都

2018年藍藍嚕的第1篇原創文章

乍暖還寒的2月尾聲,我探訪了坐落在日本京都的8家百年企業,結識了不少深藏不露的「職人さん」(匠人)。

如果不自己去走走,你未必真的能看到,有人孤獨地坐在寧靜的小作坊里,花上兩個月的時間精打細磨一件作品,因為他堅信,人是會為認真而買單的。

京の織物

談到日本國寶級別的紡織品,就不得不了解「西陣織(にしじんおり)」。西陣,據說是發源於中國5-6世紀的一種傳統紡織技術,由秦氏家族帶到日本以進一步流傳和發展。

如今,西陣地區坐落在京都的西北部,這裡有許多起業近500年的紡織企業,包括我此前參與過Marketing項目的細尾(HOSOO)、此前有幸拜訪過的外與(TONOYO),還有此次個人拜訪的紫紘(SHIKO)株式會社。

紫紘的紡織匠人正在用木製的器械

為客戶製作紡織材料

紫紘製造部全貌

讓我十分驚訝的是,公司二樓的產品設計部,有三台老舊的台式電腦,三位職工年齡看上去都不下55歲,再次深感日本老齡化的嚴重。現如今,不少傳統和服的製造企業的市場正在逐漸萎縮,當人們傾向於快餐式的和服租賃體驗時,少有人問津傳統和服的歷史與文化。

身穿黑衣的老爺爺正在電腦程序中

為紡織品配色,以列印出設計圖

供給製作部製作

西陣織一位職人的工作台

比想像中大了很多

所有的紡織品都是先在電腦中設計圖案和配色

不過這家的確是很奶奶風嘛...

參觀過程中,這家企業創始人的孫女野中全程熱情地引導著我,我們很巧都曾在北京工作過2年,她主要是為北京的博物館從事古物修復工作。

西陣地區的和服或紡織品製造企業,大多都是傳承上百年的家族企業。這些家族企業掌握著獨特的紡織技術,對和服每一個部分的精細製作都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

京の窯

這幾天走過的陶器工坊不少,它們主要都集中於京都市東南部的山科地區。乘京阪巴士一路向南,讓自己置身於少有人問津的郊區,不失為一次暢快的體驗。

丈夫窯是我來到的第一家燒陶場,一頭帥氣短髮和付著深黑色眼線的友紀子領著我看了他們制陶的全過程,打粘土、做模型、高溫燒制、上色、繪畫,歷經一個月的精打細磨成就的是價值好幾萬人民幣的酒器。

一進門坐下老闆就砸了三本書給我

友紀子正在向我和另一位法國哥們兒

展示如何給陶瓷上色

丈夫窯的頭牌職人尾形美帆乃小妹妹

連削磨黏土的工具也是尾形自己做的!

制陶和上色的各種原材料

漂亮的成品,曾參與過多次展覽

正面很帥氣的老闆!

正面很霸氣的老闆娘!

參觀期間,友紀子非常熱情地向我們介紹。

「藍桑,有什麼問題儘管問我,用英語也可以、日語也可以!」

「用中國語可以嗎?」

然後我們都笑了。

離開時,老闆夫婦和兩位學徒向我們集體鞠躬,特別溫暖。

日本的互聯網產業並沒有中國那麼爆棚式地增長,實體店的零售比網路零售更加發達,很多傳統企業甚至沒有官方網站,更不用說臉書專頁、Ins主頁這些了。

但接下來我認識的這位陶藝家高島先生,不僅擁有臉書、Ins,竟然還有微信(並沒有朋友圈...),去過上海,吃了四川麻辣火鍋,說吃完喉嚨痛。

高島獲獎無數,製品的顏色都很鮮亮,

他告訴我這是由中國明朝傳來

日本的「法花」技術製成的

主要由鮮亮的黃、綠、藍三色構成

高島的工作台

各種大大小小的工具和模型

京都祇園新開的一家餐廳找他訂做盤子

主要是乘蝦所用

他說:「我覺得這家店老闆審美好噁心,偏讓我做這麼鮮亮的橘紅色,蝦本來就是橘紅色的,他的蝦沒人會吃啊真是~~!!」

繼續~

繼續~

京の竹

20萬日元可以買個Chloé包,在這家竹店裡,由細川先生親手選材、設計、打磨和編織的竹包,同樣價值20萬日元以上,都是走私人用戶單獨訂貨的渠道。

細川先生在向我和泰國小夥伴展示如何削細竹

製作一個中號手提包,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但他真的不,著,急...

從山上搬來的不同顏色的竹子

除了昂貴的定製竹包外,京都還是有一些平價的竹屋。下面這家叫橫山的竹材雜貨店,是世界首家對不可燃竹研製成功的店鋪,不僅有兩位美女小姐姐坐鎮,更是每周都向大眾提供付費的竹筷DIY公開課。

橫山竹材雜貨店的各種精美竹製品

忍不住買了12雙竹筷

橫山竹材雜貨店的工坊後台

店內還可以定做竹簾

精美的竹籃子們

京の表具

表具是什麼鬼?

「表具師の主な仕事內容には、掛軸、屏風、衝立、額、畫帖、巻物などの修理をはじめ、襖の新調、張替、障子貼りなども含まれる。」

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表具師就是修理工。

弘誠堂(KOSEIDO)是這次我探訪的唯一一家表具屋。這是一家傳承三代的家族企業,我去的時候,店裡竟然只有一個人:全程使用谷歌翻譯跟我對話的田中...(從沒見過使用谷歌翻譯使用得這麼耐心的人)

「這些是我爺爺搞的,這些是我爸搞的!」

「嘛,這個有些術語是関西弁(關西方言),我們還是用谷歌翻譯吧!」

「呀,『乾燥』用英語怎麼說呢?我谷歌翻譯一下哈!」(乾燥する!)

「你用谷歌翻譯問我問題吧!」

(lll¬ω¬)

我去的時候,田中正在裱一幅客戶的字

用來粘貼和乾燥作品的木板

田中向我展示的一幅金箔作品

成品是桌面花紋,價格不菲

值得一提的是,田中的爸爸,也就是這家店真正的老闆,還是一個作曲家。大學時期就組建了樂隊,自己的音樂視頻還經常在電視上播出,直到大學畢業後樂隊才解散。

弘誠堂二代目表具師田中善茂先生

表具屋的客戶大多是寺院,在京都這座擁有1500多座佛寺的城市,表具師的溫柔就在於,他們可以把老舊的藝術品一點一點恢復原貌,讓垂垂老去的作品恢復生機。他們在一點一點地為眾人拾回歷史的記憶。

寫在最後

匠人們把一生的精力用在做好一件小事上,傾注了他們對藝術的理解和表達,也將這些或許快要被世人遺忘的智慧和技術流傳了下來。他們做的工作,不僅僅是一門手藝,更是對自然、古樸和人文的一種尊重。

誰又不會買認真的人的單呢?

藍藍嚕,留學京都,創業中,喜歡旅行、寫作、唱歌、吃肉。

如文中有專業知識的錯誤,歡迎指正。如果您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轉載。如果您對中日文化、產品美學、文化旅行等感興趣,期待交流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極熊南島 的精彩文章:

TAG:北極熊南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