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佛系青年」們,佛祖喊你來一杯「極樂凈土」

「佛系青年」們,佛祖喊你來一杯「極樂凈土」

都行,可以,沒關係……

2017年底,「佛系文化」被推向高潮,各種「佛系」刷爆社交網路。

有人說「佛系」代表著「低慾望」,因為現實所處的壓力、奮鬥過程 的痛苦,遠遠超過回報帶來 的快樂,是強勢生活下弱者的一種自我保護。

小編倒更願意把「佛系」看作是一種又嗨又喪的自我表達,是年輕人在繁忙工作、功利熏心、人際周旋這些世俗下的一個情緒出口,從而獲得片刻寧靜與美好,轉而再去迎難而上。

所以,貼上「佛系」標籤的我們,是時候來一杯佛系的咖啡或者啤酒了。

施主,搖滾起來吧

剃髮,清修,過著恪守戒律的生活,這是我們通常認知中的和尚形象。

然而在佛教文化具有自由推行氛圍的日本,根據佛教宗派的不同,所屬和尚有著各自的特色。其中,凈土真宗一支的和尚並不是真的出家,所以也沒有戒律可言,蓄髮、食肉、娶妻、參加其他工作都是可以的。但因為寺廟的世襲制,他們作為寺廟的住持也必須從事寺廟的專業活動(法事、參拜等),以維繫起整個寺廟的經營狀況。

在日本,和尚的準確叫法應該是「坊主」。比起真正出家的僧侶,「坊主」在日本人的理解中更像是一份安定的職業。

隨著現代年輕人與寺廟關係趨於淡化,來自於 儀式和祈福等傳統渠道的收入迅速萎縮。所以,為了不讓寺廟陷入資金狀況惡化而不得不廢寺的困境,這些寺廟也開發起「副業」來維持生計。

開業於2000年9月,東京新宿區四谷的「坊主Bar」(和尚酒吧)不僅受到本地很多上班族的歡迎,越來越高的知名度也吸引很多外國遊客慕名前來。

對於開店的初衷,僧人老闆藤岡善信表示:

「現在日本人對宗教漠不關心,這表示佛教面臨著生存危機。」

「所以,時代不同了,日本佛教必須與時俱進,和尚不能只呆在寺廟裡。」

「我們在布教時發現,酒吧也是一個能幫助我結善緣的地方。」

「人們以為喝酒與佛教是相悖的,其實二者可以相互配合。人喝酒會將心中的怒氣釋放,此時可能是向他們講解佛理的最好時機。」

酒吧里的其他工作人員也是僧人,掌握專業的調酒手法。

每天都有簡短的法事和法話會,不時舉辦演唱會或說經會,還會請大師帶領信徒進行冥想活動,可以說是和尚酒吧的特色。對佛教有興趣的人可以在此聽教義,經由現代化手法呈現的教義也讓人比較容易接受。

作為一個玩布魯斯搖滾的樂師,酒吧老闆藤岡善信一直熱衷於研究如何將布魯斯搖滾樂結合佛經,編寫成大家都能吟唱的佛歌。為此,他還組建了全員都是和尚的音樂團體「Bozu Band」。

他認為,音樂可以轉化成他們在宗教上另一種形式的冥想,當人們因為生活的痛苦和壓力而傷害自己或感到渺小、卑微,他希望能把這些傷痛以一個溫柔的方式唱出來,把佛教的意念以及自己感悟佛法的內心能量傳遞給更多人。

握著酒杯靜聽佛經的一名年輕女客人說:「開始時,我也覺得這酒吧內容與形式不搭,但久而久之與這裡的和尚們熟稔後,反而覺得心情能夠鬆懈下來,並且安全。」

師傅,來一杯「極樂凈土」

另一間有名的和尚酒吧位於京都地下鐵四條站附近,開業已超過7年。

酒吧老闆羽田高秀是已有380年歷史的光恩寺傳人,還經營著一個軟體公司。

「寺廟太嚴肅,開一家酒吧放鬆一下,才能思考人生,普渡眾生。」

「我希望能在更開放的環境里推廣佛教。」

這是他開店的初衷。同時,不只是佛教的觀點,他還希望「坊主Bar」可以是一個聚集人、相拓展價值觀的地方,讓來訪的客人能知悉這寬廣的世界。

由町屋改造的酒吧樣貌,室內昏暗柔和的燈光,擺滿酒瓶的吧台,看起來和普通的清酒吧無異。但餐桌上的小缽、酒架中央供奉的佛像,讓這裡多了一份寺院里才有的意境。

酒吧多達200餘種的葡萄酒全部產自日本,啤酒也以日本酒為主,還有全世界的威士忌達400種。獨特的是,店裡有一份以佛語命名的隱藏酒單:諸行無常、色即是空、煩惱熾盛、愛欲廣海、黃泉之國、無間地獄、極樂凈土……

「『煩惱熾盛』的靈感來自凈土真宗創始人親鸞的語錄,煩惱起初很小,後來如火焰般不可收拾,以龍舌蘭為基酒,紅色代表火焰。」

「『諸行無常』的基酒是固定的,但我會根據當天的心情、搭配的食物以及氣氛的不同而添加不同的調味酒,你拿到可能不喜歡,但人生也是這樣,世間所有無時不在發生變化。」

京都這間和尚酒吧一年中會舉辦幾次活動。佛陀誕辰日會用花朵裝飾整間店,並舉辦室內樂器演奏會。此外,這裡還會邀請葡萄酒商舉辦能夠體驗混酒的「葡萄酒會」,或是由佛教文化論壇牽頭,通過散步等活動與住持一起學習京都街道的歷史……

酒吧有4成的女性消費者,對於問的最多的「結不了婚怎麼辦?」

學習過心理學的羽田高秀回答說:

「為什麼要結婚?婚姻就像啤酒,大部分人只知道三得利、朝日和麒麟,但其實還有很多你們不知道的啤酒。」

喝一瓶大佛啤酒

抄一篇佛教經書

除了和尚酒吧,「寺院咖啡店」在日本也由來已久。

最初是指在寺院里常設的喝茶休息的「開放式涼台」,後來為了讓寺院的服務體驗更好,一些寺院開始設置室內「咖啡角」,或者定期在寺院內舉行「寺院咖啡店」活動。

例如,東京虎之門神谷町光明寺、札幌市雙子山地藏寺都開設了「寺院咖啡店」, 東京天現寺在寺院旁邊開了「天現寺咖啡店」,典雅的裝潢和各式特色甜點大受年輕人好評。

也有選擇在鬧市經營的,比如tera café信行寺咖啡店。這個由本院設在德島縣阿南市、分院設在川崎市的信行寺經營的咖啡店,可以說是首家脫離寺院開在鬧市的寺院咖啡店,其選址還恰巧是在以小資情調而聞名的東京代官山地區,離大名鼎鼎的蔦屋書店也只有200米距離。

對此,咖啡店老闆、也是信行寺住持的淺野弘毅說:

「現在的民眾並不真正懂佛教,無論寺院怎麼講經,就是吸引不來人。既然這樣,我們就在人潮集聚的鬧市主動出擊吧,搞街頭講經好了。」

「我自己親身體驗過堪稱奇蹟的佛教力量,那是一種源於利他精神的機緣。因此,我想盡量創造機會,讓更多人接觸佛教。」

在開店之前,信行寺也曾在東京舉辦了兩次短期的「寺院咖啡店」活動,吸引了很多人參加,並成為話題焦點。於是 2013年9月 ,開在代官山的寺院咖啡店應運而生。

店內是典雅沉穩的原木裝修風格,牆壁上也刻著木質的佛像。這裡提供比較少見的「精進料理」(寺廟的齋飯),主要是素食豆製品,稻米均為僧人自產。還有諸如「南無南無咖喱烏冬面」、「生薑御膳」、「親鸞冰咖啡」、「大佛啤酒」等多種以「寺院咖啡限定」的餐品,以及其他酒精飲料和甜品。

為了推廣佛教,tera café開辦了諸如「佛教入門」、「佛教雜學」等佛教講座,還推出「佛教禮拜」、「首次抄寫經書」、「製作念珠手串」等實踐體驗活動,甚至還有「用英語學佛教」的活動。此外,每月還有若干日期和時段是面向顧客的「煩惱諮詢」時間。

根據店內餐飲消費金額和參加活動次數的不同,顧客可以具有「行者」、「菩薩」、「等覺」和「妙覺」等會員資格。會員消費享受優惠,視資格不同還可獲得與主持和僧侶談話、參加抄寫經文、遊覽寺院的機會。

在鬧市尋到一處幽靜之地,靜下心來,飲酒喝茶,抄抄佛教,傾訴煩惱,這對都市女性格外有吸引力。所以,tera café的女性顧客佔大多數,年齡集中在20到40歲之間。

在這裡,佛法不再高深晦澀,而是通過時尚輕鬆的表現方式,將安靜沉穩的能量傳播給人們。

不一樣的佛系中人

一樣的LOVE& PEACE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日本寺廟開始接受用現代、多元、跨界的方式來增加寺廟的吸引力。

禪寺里的酒吧

閑卧庵是京都一間擁有350年歷史的禪寺,正殿左側的禪室就改作酒吧和餐廳功能。伴著暖黃色燈光帶來的夢幻氛圍,欣賞著眼前精心修剪過的日式花園,仿若世外桃源。儘管寺廟門口並沒有明示裡面有酒吧,但包括外國遊客在內的很多人都已經慕名前來。

尼姑酒吧

有「坊主Bar」,自然也有「僧尼Bar」。2015年,東京中野的「坊主Bar」就合作開設了姊妹店「高圓寺僧尼Bar」,全部工作人員都是在佛門修行過的真正尼姑。

佛像、曼陀羅、佛具是店面的主要裝飾,並放有佛教典籍可以參閱。酒水以日本酒為主,還有以愛染明王、大日如來等女佛名字命名的雞尾酒,以及茶、蔬果豆漿、混合果汁等無酒精飲料,吸引了不少女性消費者來「諮詢」育兒、工作或是戀愛等不方便跟男性商量的問題。

二次元cos

八王子市的松榮山了法寺已有400年歷史,現在被稱為「萌寺」。

為了提高知名度,2014年寺廟公開展示了世界首創的美女萌佛像「TORO弁天像」,成為眾人討論的熱門話題。創作者宮川武在大學時期主攻佛教美術,於是以製作佛像的靈感創作出玩偶佛像。

了法寺給自己創作了主題曲「心動的寺廟!愛的了法寺」,定期舉辦COSPLAY表演和女僕茶會等活動,年輕女孩扮成漫畫女僕模樣賣咖啡、製作甜點,寺廟前還擺設攤位展售各種與動漫相關的產品,非常受男性歡迎。

寺廟Live

富山縣黑部市的白雪山善巧寺從2006年開始,每年都會舉辦現場Live活動。更多元類型的音樂人帶著更多元化的音樂形式參與進來,與寺廟僧人的誦經相結合,成為一種別具一格的感悟體驗。

電音法會

福井市照恩寺的「TECHNO電音法會」也在近年廣受關注。年過半百的第17代住持朝倉行宣將電音與佛教相融合,結合光影表演,營造出萬丈光芒的舞美效果。據說有高齡觀眾表示:「看了之後我都想要快點去那個世界了,如果逝去之後的世界是這樣,那一定會很幸福!」

電音法會在日本彈幕網站niconico進行的直播,在線觀看人數達2萬人次,從屏幕上同時出現的眾多「南無阿彌陀佛」彈幕足以可見人氣。

面對生活,面對自己

無論通過什麼樣的形式,這些人其實都是在弘揚一種善——誠實地面對自己、發現真正的自我,這或許也是佛法所希望傳達的。

所以,日本的僧人也活躍在各行各業中,傳遞著這樣的精神。

比如,有著將近1400年歷史長野善光寺的僧人矢澤一輝,是輕艇激流項目的日本奧運國手,參加過北京、倫敦、里約三次奧運會。

2015年出家的僧人西村宏堂合作過許多歐美時尚雜誌,是「美國小姐」的御用化妝師。他認為,「作為僧人,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快樂祥和的生活。如果藉助化妝品把自己變美,你就會快樂,你也會和善地對別人,這就是正向的連結。」

還有最近人氣爆棚的僧侶歌手藥師寺寬邦,既是東京海禪寺的副住持,也是樂隊團體「キッサコ」(喫茶去,即慢慢享用這杯茶之意)的一員。令人耳目一新的歌曲版《般若心經》,讓「佛系青年」們紛紛點贊。

除了這首,給小編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名為《日常》的一首歌。舒緩的曲風,淺淺道來的話語,展開的是一幅再平常不過的家庭畫面。

回家時,一聲「歡迎回來」

廚房裡媽媽忙碌的背影

看著棒球喝著啤酒的爸爸

和只顧著玩手機的我

飯桌上擺列著的晚飯

寡言少語的一家人圍坐著

媽媽開口談起了我的未來

吵架過後的我出門而去

覺得理所當然就應該在那裡存在著

忽視了那股溫存

就那麼錯過

來來回回地傷害著

該一點一點明白了吧

今天,明天,後天,大後天

不管到何時都會繼續著的日常

一點一滴,一點一滴

或許都是幸福的碎片吧

歸家時,媽媽的留言「把這吃了早點去睡覺吧!」

這個時候,我又變成了聽話的那個自己

明天應該要再努力一點了吧

好似理所當然的

當下的日常

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改變

所以想說就說

向著重要的人們

要不留遺憾地生活

今天,明天,後天,大後天

反反覆復的日常

一點一滴,一點一滴

確實是因為它們

才有今天站在這裡的「我」

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吧

「早上好」,「早上好」

「我出門啦」,「走好」

「我回來了」,「歡迎回來」

「晚安」,「晚安」

歸家時,一聲「歡迎回來」

廚房裡你忙碌的背影

我把電視換台到棒球比賽

和你一起構築這日常

簡單,直白。

然而,就是這細碎、平凡的日常,無比溫暖、有力量,令人淚目又嚮往。

生活的意義,不過如此。

本文來自銥星雲商,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巨頭被傳喚,比特幣價格跌破一萬美元
「奧斯卡大戶」韋恩斯坦破產啟示錄:說破產就破產,影視公司究竟有多脆弱?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