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哭!這是一部圍剿中國產業的陰謀史!

看哭!這是一部圍剿中國產業的陰謀史!

當前方的路被圍堵,他們給你貼上「缺芯少屏」標籤,等著你妥協。這時候,只有開闢一條新路才是生路。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大陸地區液晶面板產量已位居全球第一,並且預計到2019年中國大陸也將成為面板產能實現全球第一。

繼續追擊!

2018年,國內三條高世代線將陸續進入量產階段。而在OLED方面,去年京東方就已經宣布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提前量產,國產屏幕終於有了突破。

中國大陸的面板之所以傲視全球,是京東方等國內面板廠商在「忍辱負重」中一步步走來的結果,意義遠遠高過商業邏輯上的價值。其逆襲的背後是一部產業江湖陰謀史,一部紅色帝國的血淚史。

01. 來自面板產業逆襲

2017年,在蘋果與京東方洽談OLED屏供應的歡聲中,中國面板產業從過去的質疑聲中抬起頭,淚目。

據群智諮詢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大陸地區液晶面板產量已位居全球第一。

這不是落幕,也不是偶然的意外。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大陸也將成為面板產能最大的國家。

照計劃,今年上半年,京東方合肥第10.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和中國電子咸陽第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成都第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都將陸續進入量產階段。

這意味著,2018年全球電視面板的產能面積將大幅增長10.5%,特別是50寸、65寸和75寸等超大尺寸面板的供應量將明顯增加。

有觀點認為,電視液晶面板原有的供需關係將被打破,有可能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電視液晶面板價格有可能會進入新一輪的下行周期。

也有面板廠商表示:「隨著2018年年中開始的大量國際體育賽事,大尺寸電視的出貨量將大幅增加,再加上越來越多的面向消費和商業市場的大尺寸面板的應用,將導致全球市場對面板需求增長6~8%。」

另一邊,OLED主要材料廠商Universal Display表示:面板廠的擴產期釋放的產能基本已經穩定,2018年行業沒有新的產能投資與釋放,因此行業的材料採購將穩定在目前的水平。

其中一大原因是,三星停止了新線建設。這其中,有蘋果方面銷量下滑並尋求更多廠商的原因,也有來自市場競爭的原因:中國的面板企業在爭取蒸鍍機產能的力度上比較強,價格和付款條件都比三星更好。

三星沒想到的是,曾經壓縮對其出口量就能讓中國大陸陷入困境,如今對方竟然跟自己搞起了競爭。

02. 被三方圍剿後的新生

在面板產業,日本曾經是個王者,卻被後來者三星打敗。

曾經,全球25條TFT液晶面板生產線,21條建在日本。 1990年,日本TFT液晶面板佔據了全球市場90%的份額,到1994年這一數字上升至94%。

壟斷之下必有事。

三星顧不上虧損也要液晶面板業務,不到十年,把日本擠下了世界第一的寶座。

中國台灣在這個時候剛好撿漏。在韓國企業的兇猛攻勢下,日本將技術轉讓給中國台灣企業。日本、韓國、中國台灣形成了面板產業的三足鼎立。

如果你要問中國大陸這時候在幹嘛?

「彩電國產化」後,中國彩電產量超過日本,成了全球第一。然而,在面板上卻受制於人。

有時候,買不到屏不是錢的問題,還是心情的問題。當然,錢是主要問題。

那些年,國內彩電廠商被迫花費巨資,從韓國、中國台灣、日本廠商手裡採購液晶面板等關鍵零部件。2010年,當年中國液晶面板進口額超過460億美元,僅次於集成電路、石油和鐵礦石。

有錢難買一技術,你買到的都是人家做好的,買再多人家不僅不告訴你怎麼做,還進行技術封鎖。

這種受制於人的折磨,在2009年達到了頂峰,也就是我們熟知的三方圍剿。

2009年1-6月,由工信部、國台辦出面,連續兩次組織中國九大彩電廠商,赴中國台灣採購液晶面板,總金額高達44億美元,總量超過1200萬片。

正在金融危機的恐慌里越陷越深的中國台灣企業迎來希望。然而,古人告訴我們,商人重利輕別離。

韓國企業從以現金向中國台灣廣達、奇美採購了400萬片庫存,並簽署2009年度採購協議。

不缺面板的韓國企業,從放棄中國台灣面板到重新愛上中國台灣面板,只有一個中國大陸企業的距離。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韓企壓縮對華液晶出口量,開始漲價。

五個月,漲幅達30%以上,關鍵時刻抬價毫不手軟。

想去中國台灣購買?中國台灣企業控制產量。 To be, or not to be?

當然是另尋出路。2009年,還在虧損中的京東方,投資280.3億元人民幣,連續上馬了合肥6代線和北京亦庄8.5代線。

利益封鎖聯盟被擊敗。日韓廠商紛紛放棄封鎖策略,在中國大陸建設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03. 新三足鼎立的格局

那段屈辱的歷史,成就了面板產業的今天。在過去幾年的趕超中,大陸面板廠商想當然地受到了質疑。

引進液晶產線之初,LCD的技術比較成熟。你希望1歲的孩子能跑贏20歲的青年,神話劇都不敢這麼寫。

2016年中國大陸面板廠出貨量佔全球30%,僅次於韓國排名全球第二,首度超越中國台灣的25.5%市佔率。

而日本,跟他的製造神話一起,光環慢慢褪去,JDI成了日本碩果僅存的大型面板生產企業。

顯然,這是新的格局:韓國、中國大陸、台灣的三足鼎立。市場向來不講究先來後到。

而中國面板企業的下一步在哪?OLED日益成為新寵。這是中國大陸廠商的機會,

在OLED技術不成熟的情況下,哪一方都需要摸索。

去年京東方就已經宣布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提前量產,國產屏幕終於實現了突破。

彭博社曾報道,蘋果正與中國最大的屏幕製造商京東方合作研發OLED屏幕。日前有消息指出,京東方正在打造針對蘋果產品專屬的柔性和可摺疊OLED生產線。

據韓媒報道,有人看見京東方的高管最近訪問了蘋果,計劃建立大規模OLED生產線來滿足蘋果的使用需求。

蘋果這樣的大企業,怎麼會受制於三星?從蘋果投資LGD建OLED面板產線就可見一斑。

有消息傳出,蘋果已與京東方、華星光電、JDI等企業談判,積極爭取蘋果未來的OLED訂單。

目前中國大陸的面板產業,是有希望在OLED方面實現彎道超車的。

這是意識覺醒帶來的逆襲。從逆襲到王者,有時候只是時間問題。

聚百洲,專註股權激勵, 股權分配, 股權打市場, 公司估值, 盈利模式設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聚百洲 的精彩文章:

北緯39度的捉迷藏——獐子島扇貝是這樣「死於非命」
這個靠物流撐起的小伙兒,將赴美勇闖天涯!

TAG:聚百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