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盆景帶火盆景收藏,發燒友越趨年輕化

小盆景帶火盆景收藏,發燒友越趨年輕化

編者按: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追求高素質生活。其中之前以中老年人為眾的賞石盆景界,而今的玩家卻越來越趨向年輕化。由於受居住條件的限制,玩的盆景也越來越趨向於小、微型化。當然小微型盆景的興起也不僅僅是因為居住條件限制,也是因小微型盆景有其獨特的魅力所致。小微型盆景雖體態微小,但造型各異,能給人曠野古木之態、名山大川之景,微型盆景還可放置於博古架上,或配以小的幾座,別具風格,包括些子景、文人樹以及嶺南素仁格盆景的興起,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小微型盆景。

蝶戀花

 高山流水

純音樂 

00:00/

吳成發大師微型盆景

以上為吳成發大師作品。

以下為國外盆景藝術家的微小型盆景作品。

延伸閱讀:

——玩盆景的人越來越年輕

近年來「微型盆景」異軍突起,受到不少市民尤其是年輕人的追捧。而這股盆景熱,也讓錫派盆景傳承人吳俊傑看到了希望,「錫派盆景發展的關鍵是有群眾基礎,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加入,把錫派盆景壯大起來。」

現象

迷你盆景帶火「盆景收藏」 「發燒友」年齡呈年輕化

走進向陽花卉市場,在一片花花草草中,一盆拳頭大小的真柏樹會立刻抓住市民的眼球。定睛一看,旁邊還有許多個頭差不多、品種不一樣的植物種在精緻的陶瓷或者紫砂質地的小盆里。「這是現在賣得最好的迷你盆景」,市場里78號店鋪的老闆許松介紹,這些迷你盆景兼備觀賞、裝飾兩種用途,已經掀起了「盆景收藏」的又一波熱潮。

「普通的迷你盆景一盆在50-100元左右,放在博古架上特別合適,有些市民都是一買就買三五盆。」許松表示,經歷上世紀80年代的風靡,「盆景收藏」一度有些疲軟,因為盆景打磨需要相當的耐心,養護又需要技術,而且搬運、安置都不方便,所以慢慢玩的人少了。迷你盆景問世後,「盆景收藏」又被帶熱起來了。他說:「以前這個市場里都是賣鮮花、盆栽植物這類的,前段時間多肉植物火了,一批店鋪轉型賣多肉,現在市場上多了好幾家專賣小盆景的,一些非專賣的也帶著做。」

許松還介紹,玩盆景在傳統概念中是一件「上了年紀的人才幹的」事情,以前玩家的普遍年齡的確在60-70歲左右。現在年輕人也喜歡上了這種「慢節奏」愛好,年齡在30-40歲之間的「發燒友」多了不少。「店裡供銷售的柏樹、松樹等品種的迷你盆景,每天能賣出好幾十盆,其中一大半是年輕人買的。」許松說,「年輕人喜歡在家裡放蘭花、綠蘿什麼的做點綴,現在有了微景觀的盆景,年輕人自然更願意選擇更有意境的、更好看的來擺設。」

特點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培育成形平均需三五年

圈粉強大的迷你盆景到底有什麼特別呢?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來形容最恰當不過。這些盆景裡面有一株植物、一些雜草、幾點青苔、幾塊小石頭,有些盆子下面又配著盛水的小托盤確實構成了別有風味的微景觀。造型獨特的枝幹、繁茂的綠葉,看上去每一個迷你盆景都是一幅有主題的山水畫。

打造這些盆景都是「慢工出細活」。向陽花卉市場里36號店鋪的老闆張守城正巧把店裡一株迷你盆景搬出去曬太陽,「這一盆已經20多歲了,是店裡最年長的一株,價格5000元朝上。」據他介紹,這些迷你盆景里的植物都是先在苗圃裡面播種,等長出形狀來了再遷盆,然後按照景緻的要求,給植物綁紮,用銅線、鉛絲等固定生長走勢,為植物塑形,定期修剪,根據植物的習性養護,培育成形所花的時間平均下來至少三五年。

好事

滿足市民觀賞裝飾需求

帶旺傳統錫派盆景傳承

為什麼迷你盆景會受歡迎?「隨著私房拆遷,市民搬進面積更小的樓房裡面,傳統的大型盆景已沒有容身之處了,而迷你盆景橫空出世,滿足市民觀賞、裝飾的需求,同時也適應現在的家庭居住面積。」錫惠園林景觀公司園藝師吳俊傑如是介紹。而張守城分析,迷你盆景的收藏價值不低,這一點也吸引了一些專業玩家來投入。

迷你盆景熱隱隱有帶旺傳統錫派盆景傳承的勢頭。用吳俊傑的話來說,「因為對盆景的喜歡,現在願意來學製作盆景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了。」江蘇電大園林專業的學生小包正是年輕隊伍中的一員。小包五年制大專選的是園林專業,而這個專業又細分為設計、種植、養護、盆景等幾個方向,小包正打算選盆景方向,畢業之後以此為工作。「以前喜歡觀賞盆景,覺得那是立體的畫、無聲的詩。」小包說,「現在自己製作盆景,連石頭的打磨都是自己的創意,非常喜歡這種感受。」

吳俊傑認為,從年輕人玩盆景的熱情上也看到了盆景藝術傳承的希望,「錫派盆景如今發展勢頭已經不錯了,有堅守有傳承,只要有人喜歡那麼錫派盆景就一定有未來。」

鏈接

——玩盆景要懂得的那些事兒

1、盆景和盆栽的區別

在盆里種一棵植物就算盆景了嗎?許多市民「傻傻分不清楚」。今年78歲的繆伯華是吳俊傑的師傅,作為一個「老盆景」,他告訴記者,「盆景集地質學、栽培學、樹木學、病蟲害預防學、美學、文學等知識為一體,在學盆景之前,需要涉獵各種知識。」按他的話說,畫畫是通過畫筆創作,音樂通過樂器彈奏,而盆景則是通過山石和植物表現。

「盆景就是一幅無聲立體的畫,充滿詩情畫意。」許松這樣描述,「栽一棵植物不叫盆景,叫盆栽。」他介紹,在我國由於地域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差異,盆景分為五大流派,包括嶺南派、川派、揚派、蘇派和海派,後來傳統流派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不斷出現新的流派,形成百花競艷的局面。

2、錫派盆景的淵源

吳俊傑介紹,比起歷史悠久、底蘊深厚、聲名在外的蘇派盆景,同處江南地區的錫派盆景以山水類見長,樹樁類與蘇派盆景以剪為主、攀扎為輔的造型技法雷同。由於起步較晚,錫派盆景並不拘泥於傳統形式,從創立初期開始就博採眾長,同時受到無錫山不高、樹不齊、水面開闊的地理環境的影響,錫派盆景往往呈現出清靜疏朗的特色,頗有倪雲林「逸筆草草,以寫胸中逸氣耳」的韻味。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錫派盆景尤其是山水盆景就在全國領先。1979年全國第一屆盆景展在北京北海公園舉行,以繆伯華、李海根為代表創作的錫派盆景一炮打響,之後在各大比賽中獲獎不斷。那一時期在南京舉辦盆景展時,相比其他城市只有展台展示的規格,無錫甚至設有專門的展廳,可見當時錫派盆景舉足輕重的地位。錫派山水盆景頗具無錫地方特色,以平原山水為主,水面大,山不高,重在體現山腳線的曲折變化,整體造型比較渾圓,石料多採用太湖石、蘆管石等,形似三山島的縮影。

3、市民在家如何賞盆景做盆景

在許松看來,要創作盆景,最好是有一定的美術功底,但沒有也沒關係,多看、多動手、多交流,時間長了審美就會提高。他傳授了幾條經驗:盆景製作要講究景、盆、架三位一體;樹木盆景就如人一樣,前面要「露臉」,即要露出主樹榦,但中間也要有適當遮擋; 背面要豐滿,即有枝片遮住;如果是方盆,樹木不要種在中軸線上,適當偏一些,而樹榦彎曲時不要看上去完全一邊倒,另一邊適當也放點裝飾物壓一下;虯枝彎曲過渡要自然。

「有人買回去,純粹為了做擺設,買回去也不聞不問,但其實盆景只有開始沒有結束,樹木是活的,會生長,長亂了,就要及時打理。」許松表示,盆景是一門需要花時間來打磨的藝術,除了選材、立意之外,愛好者不要急功近利、好高騖遠,盆景製造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加工和不斷的學習嘗試,一日千里是萬萬要不得的。(文章來源:江南晚報原文標題:《玩盆景的人越來越年輕化 錫派微景觀傳承有希望》)

嶺南盆景公眾號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ID: lnpjsj

擊進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嶺南盆景 的精彩文章:

盆景人的「芳華」烙在作品上
盆景里的唐風宋韻

TAG:嶺南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