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什麼要一起去看國外的美術館?

為什麼要一起去看國外的美術館?

在英國美術館裡突然想到,互聯網時代,我們太多的人依賴手機,而忽略了去看原作。

我們都應當去看原作,無論是畫家還是攝影人。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有著業餘愛好的普通百姓。

互聯網時代,無疑是人類社會的又一次革命。對攝影人來講,影像爆炸似地增加,藉助於互聯網,又得以快速傳播。

互聯網傳播影像,有著極好的速度和容量。但是,它也有著極其明顯的缺點。在互聯網傳播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傳播時代,這些影像傳播過程中,出了要命的問題:呈現速度快,轉瞬即逝;多數情況下可控性差,不能像影展那樣讓人自己決定觀看時間;視覺面積太小不容易看到細節;干擾元素太多(比如音樂);呈現效果與原作相比並不真實(比如每台電腦的顯示屏並不統一)以及畫面大小不能掌握等。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互聯網上的照片,目的是讓我們瀏覽。美術館裡的影像,則是讓我們閱讀。閱讀更容易發現細節,更容易讓我們理解創作者的意圖。

一起來看看這張我剛剛在英國國家肖像美術館裡翻拍的小佛洛伊德的畫作。前幾年,在活著的畫家中,他的畫賣的最貴。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1922—2011),是大心理學家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孫子。這張油畫《床上的女孩兒》,如果不看原作,極難去理解畫家的本意。很多細節,如果用互聯網的方式傳播,多數細節很容易被忽略掉。

青筋暴露。

頭髮如刀一樣鋒利。

2008年夏天,國內的畫家老石和我一起游英國。他曾數次給我講這位了不起的畫家作品。根據老石的說法,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在反映機器或社會對人的壓迫。所以,在他所有的畫作中,人被畫的青筋暴露,頭髮如刀子一般鋒利。

如果不是在原作面前,你很難看出繪畫的實質。經過仔細去找,我才發現:青筋暴露及如刀子一般鋒利的頭髮,都是在的。

乾裂的嘴唇和並不整齊的指甲,這些細節,呈現出女孩兒並不完美。

也只有看到這些細節,才會理解畫家的本意。也只有在美術館裡,我們才能看到這些原作。所以,無論是攝影愛好者或職業攝影人,多進美術館,多看原作,也許是最好的學習渠道。

就攝影而言,互聯網所帶來的好處與壞處都很明顯。如果有效用好互聯網的同時,多去參加攝影節或美術館看展覽,也許是值得我們去思考。

兩個半天時間,靜靜地呆在英國這兩個最大的美術館裡,有無限感慨。作為攝影人,我們需要向油畫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許多攝影人當下自以為得意的畫面,也許早在幾百年前,都被畫家嘗試過了。多進美術館,也許將來能成為我們攝影路上快速成長的一個好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一起學攝影 的精彩文章:

英國的房價究竟有多貴?看看這個你就知道了!
她把普通石頭變成美得不能再美的畫 看看你就知道了!

TAG:我們一起學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