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廚師炒菜調味放的味精、雞精比鹽還多幾倍?

為什麼廚師炒菜調味放的味精、雞精比鹽還多幾倍?

廚師在炒菜的時候喜歡放味精和雞精,因為它們之中的有效成分都是谷氨酸鈉(C5H8NO4Na),可以起到提鮮的作用,讓人的味覺對於其他味道的感受變得更加豐富,而食鹽則沒有這一作用。

大家可能會覺得味精和雞精是不同的,但其實它們的主要成份都是一樣的,雞精中大約含有40%的味精。這兩種物質的主要成分叫做谷氨酸鈉,谷氨酸是自然形成的非必要氨基酸之一,經過化學作用之後形成鈉鹽,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食品添加劑。

谷氨酸在各種植物中廣泛存在,不過含量都有所不同,提取出來的難度也不一樣,我國常見的為數都是從大米中提煉出來的。1861年,德國教授首先從小麥制中提煉出谷氨酸,直至1908年日本科學才從海帶汁中實現谷氨酸鹽的工業提取,從此這種食品添加劑就走向了千家萬戶。

雞精本身和肌肉無關,屬於味精的衍生產品,其中添加了更多的食品添加劑,因為本身味道上有雞肉的鮮味兒,所以被叫做雞精,而這種雞肉味道來自於核苷酸,也有不少新型的雞精產品添加了大量的雞肉粉,但是它產生鮮味的主要成分還在於谷氨酸鈉。

食鹽和雞精、味精一樣同屬於食品添加劑,但是食鹽的作用明顯比較單一,除了鹹味之外再沒有其他作用,雖然在生活中必不可缺,但是卻很難取代雞精和味精的地位。

現在人很少在家裡做飯,而外賣食品更注重用戶的口味體驗,只有味道好的餐廳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所以這些餐廳的廚師在做菜的時候就會大量的添加雞精和味精,但其實你知道的並不是食物本身的味道,這和廚藝沒有任何關係。不少比較差的餐廳選用的食材都不太新鮮,所以尤其需要加重味道來掩蓋消費者的不良味覺體驗,這時候味精和雞精的作用就更加凸顯出來。

少量食用味精和雞精對人體是無害的,而且還有治療慢性肝炎,抑制神經衰弱和癲癇的作用。但是味精的使用量增加之後,就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容易出現頭痛、腫脹、口腔麻木及胸痛的感覺,雖然現在還沒有相關的證據表明,這些現象都與胃經的作用有關,人們潛意識裡已經認為味精不太健康了。不過不少人覺得基金是營養豐富的好調味料,但其實就是增強版的味精,千萬不要在食物里放太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海志科技 的精彩文章:

酒的熱量很高嗎?
《哈利波特》中有哪些作者悄然挖的坑?

TAG:高海志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