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重拳治理課外培訓亂象

重拳治理課外培訓亂象

「讓課外培訓成為素質教育的補充,而不是變成應試教育的助推器、家長和學生負擔的增壓器,更不能被有些人用來干擾教學秩序、煽動社會焦慮情緒、成為他們牟利的工具。」3月2日,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在新聞發布會上的這一觀點,引發了社會的廣泛討論。

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規範和管理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有關部門管理的難點。今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總局等四部門又印發了《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以期通過更大的力度、更綜合的手段來治理這一長期存在的社會難題。

校外培訓機構亂象為何屢禁不止?此次四部門聯合開展的專項整治行動怎樣落地?管理中還存在哪些盲區?一起來聽聽全國政協委員們怎麼說。

重拳出擊,對不合法、不合規機構堅決關停

去年年底,北京巨人時代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和新思路培訓學校相繼被曝「老闆跑路」。學校關門後,幾百位學員交納的1萬元至5萬元不等的自考培訓費用也無法追回。

據報道,兩家教育培訓機構的業務都以高考復讀、外語培訓為主。北京巨人時代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西城分公司已於2011年12月被吊銷。新思路更是因違規辦學、教學管理混亂,於2016年年底被教育部門取消了招生資格。可是,新思路仍在違規招生辦學。

「對於類似這樣不合法、不合規,尤其是無資質和有安全隱患的培訓機構,有關部門一定要聯合起來,堅決關停。」談及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規範管理,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觀點鮮明。

據統計,我國中小學校外培訓機構市場規模超過了8000億元,參加學生規模超過1.37億,相當於一半以上的中小學生參與過校外培訓。

而95%以上的份額被數量眾多的中小型機構佔據,市場「大而分散」。不少教育培訓機構證照不全,利用政策執行漏洞,以教育諮詢等名義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沒有辦學資質,卻從事教育培訓業務。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孫惠玲坦言,地方教育部門規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願望強烈,卻也力不從心,還存在包括職責劃分不清、人手不夠、缺乏執法權等問題。

儘管管理難度不小,但孫惠玲表示,「規範民辦培訓機構,各地不能靠等待,必須結合地方發展情況,積極探索、敢於亮劍。下一步,天津將按照四部門的要求,聯合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去年年底我們就開展了聯合治理行動,今年再借四部門《通知》的東風,把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工作深入開展下去。」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韓平說。

在韓平看來,規範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合規的課外培訓是對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是應該大力支持的。但在市場急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種種違規亂象,有關門部門一定要及時出手治理,這既是對合規培訓機構的保護,也能更好地引導市場健康發展。」

正面引導,治理超綱教、超前學等「應試」培訓行為

在當下的校外培訓市場中,超綱教、超前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有的培訓機構甚至以此為廣告,吸引著家長和學生的眼球。這樣的超前學習到底有沒有必要?

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向記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前幾年,大家熱衷於追逐「奧賽」,市場上到處可以看見「奧數」培訓班。中國培養了世界上最多的奧數人才,但在全世界前100位的數學科學家裡,中國人卻寥寥無幾,這樣的現象值得大家反思。

「孩子的成長應該像澆灌一棵樹一樣,等待它開枝散葉,而不是不斷地用化肥來催生,催熟的樹雖然長大了,但很可能是病態的。」俞敏洪說。

「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超前教育」,每當有家長問全國政協委員、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孩子該上什麼輔導班時,她都會這樣回答。

在這位北京名校長看來,超前教育非但沒有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反而帶來了很多問題,比如,孩子對課上的內容不感興趣,以及重複學習導致孩子休息不好、疲憊不堪等。

《通知》要求,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出現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的班次、內容、招生對象、上課時間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進行審核備案並向社會公布。

倪閩景委員介紹,今年上海市實施了「一標準兩辦法」,其中針對「拔高、搶學」現象提出,嚴禁拔高教學要求,嚴禁加快教學進度,嚴禁增加教學難度。在課程時間安排方面,要求合理安排教學進度,不得妨礙未成年人正常休息,授課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上海的實施方案向社會公布,並歡迎大家監督。現在看來,民辦培訓機構『拔高搶學』現象已經大大減少。」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朱曉進建議,加強對民辦教師門檻的審查及入職後的培訓,「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各學段教學標準,並提升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

划出紅線,嚴肅處理學校和教師中存在的不良行為

在種種課外培訓亂象中,社會意見最大的要數公辦學校教師、甚至是公辦學校與培訓機構勾結,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培訓。「無論任何形式,公辦學校及教師都不得有參與民辦培訓機構的行為。一旦參與其中,教師必須脫離公辦身份,學校應當被嚴肅處理。」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說。

倪閩景委員也對此持同樣態度。「對違規的公辦學校及教師,上海堅決『查實一起、處理一起』,同時,對民辦培訓機構將競賽或變相競賽結果以各種形式提供給本市中小學校(含學校教職工),干擾正常招生入學秩序的,也要進行追責,甚至是吊銷執照。」

在此輪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中,對公辦學校及教師的違規行為動了真格。《通知》要求,堅持依法從嚴治教,堅決查處一些中小學校存在的「非零起點教學」行為,嚴厲追究有關負責人責任;堅決查處個別在職中小學校教師課上不講課後到校外培訓機構講,並誘導或逼迫學生參加校外培訓等行為,一經查實,一律依法嚴肅處理,直至取消教師資格。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教科院副院長鬍衛指出,在《通知》的基礎上,需進一步考慮通過地方法規及國家立法,進一步規範公辦學校及教師行為,劃定辦學及教學紅線。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建議,在規範公辦學校特別是公辦教師行為的同時,要進一步明確教師地位,提高教師待遇。「社會培訓機構往往用高薪吸引教師兼職,這與我們教師收入還不高有關,要徹底堵上公辦教師兼職培訓的口子,不能忽略了提高教師收入這個關鍵點。」

「年初,中央為教師送出『大禮包』,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相信公辦教師的地位和待遇都會得到提高,真正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汪小帆說。(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張婷 焦以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第四屆思勉原創獎在華東師範大學頒獎
全國政協委員周曄:如何讓殘疾孩子享受正常教育?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