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朝已經有了移民考試,王維因此受益考中狀元,白居易換地方考試成為年輕的進士

唐朝已經有了移民考試,王維因此受益考中狀元,白居易換地方考試成為年輕的進士

科舉制度剛剛創立時,有很多空子可鑽。雖說武則天是創立了糊名制考試,但並沒有形成制度推廣下去,當時除了自己去考試,也可以由達官貴人推薦直接入仕,放到今天,叫做「保送」。唐朝的科舉制度規定,所有的考生,必須要在本人戶口所在地報考。報名後,先要由縣進行考試,然後再由州府考試,合格者送至尚書省。因為長安、同州、華州的錄取比例最大,送選名單上列為前十名的,有時全部及第,一般也十得其七八,而兩廣等地的錄取率正好相反,十之能中一二就不錯了。錄取率如此懸殊,出現「冒籍」也就不奇怪了。

戶口在山西的王維,本來沒有機會在京城長安報考的,但他有個靠山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范,王維決定在京城參加的鄉試,一心要考取解頭。王維本身很有才華,詩文、音樂樣樣精通,當他以為解頭非自己莫屬時,卻面臨了一個的挑戰者,這個人是張九皋。唐朝當時宰相張九齡就是他哥哥,通過他哥哥的關係得到了當時很得勢公主的舉薦。王維聽到消息後六神無定,岐王想出了妙計,讓王維回去準備十篇得意詩作,並且編一首新的琵琶曲,這首曲要能表現出哀怨之情,五天後再來這裡。經過認真準備,王維如期來到了岐王府,岐王對他進行了一番包裝,把他帶進了公主府,說是獻酒樂。王維演奏了一曲哀切的《郁輪袍》,讓本就對王維外貌心生好感的公主更加高興。岐王趁機說,這是位書生,不僅通音律,而且詩作也無人能及。公主更加驚異,當即要了王維的詩作品讀,這一讀更加吃驚,原來這些都是她平常愛讀的詩,還以為是古人的佳作。公主馬上請王維換上正裝,坐到貴賓席,王維也大施個人魅力。

岐王見時機成熟對公主說:「王維不參加科舉實在是浪費了,我曾多次勸他應舉,他也答應參加京兆府的解試,但他聽說您推薦了張九皋為這次京兆府的解頭,他就放棄了。」公主說:「是啊,我確實推薦了張九皋為解元,但京兆府又不是只錄取一個考生,他還是可以參加的。」聽到這個話,岐王裝出非常焦急的樣子說:「誰說不是呢?我也是這樣勸他的,但是他認為,考不中解元就不參加科舉考試,我怎麼勸都不聽,真是可惜了這麼個才子。」公主笑著說:「怪不得,他演奏的琵琶聲中充滿了怨哀,原來心中有憂愁。他的確是我推薦的,不過我並不認識張九皋本人,是人情面子的關係我才舉薦了他。後來公主也答應下來,於是將京兆府主考官招到府中,讓婢女傳話,將解頭(即後世所稱解元,指科舉考試鄉試第一名)換成王維。公主說到做到,王維果然錄取為解元,在後來的進士科考試中,王維更是一鳴驚人,考中狀元,成為唐代詩人中少有的狀元。

白居易原籍山西,出生在河南。根據規定,他必須在山西或河南參加科舉考試。但問題在於,這兩個地方的錄取率都太低了。當時唐朝錄取率最高的省份,是京城長安。把戶口遷到長安,在長安參加高考,前途一片大好。但是長安房價太高白居易承受不起,這時連自己長安的靠山顧況也被貶出京城。在這種既無戶口又無靠山的情況下長安報考是沒有希望了,於是他轉換了地方,來到安徽宣城,安徽的錄取率,雖然比不上京城,但比河南的錄取率,要高了許多。重要的是,白居易的叔叔季康,在宣城的溧水擔任縣令。縣令雖然比不上公主,但能讓他異地高考。在叔父季康的引介下,白居易拜見了以御史中丞觀察宣歙池三州的崔衍。御史中丞。崔衍讀白居易的詩,非常喜歡,便欣然同意讓他參加當年宣州的鄉貢考試。

公元799年,白居易順利通過了宣城的鄉貢考試,獲得了參加全國統考的機會。第二年,白居易高考獲得進士第四名。雖然比不上王維的狀元,但作為那一屆最年輕的進士,白居易還是很得意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銅文社 的精彩文章:

多爾袞助順治登上皇位,順治卻恨死了多爾袞,死後也要對其鞭屍

TAG:青銅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