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歷史上有四個地區經常得而復失……

中國歷史上有四個地區經常得而復失……

中國歷史上有四個地區經常得而復失,他們是東北、越南、雲南、西域。導致這種現象一再發生的根本原因都是人口問題。

1

東北

戰國時期,燕國的勢力已經深入遼東

到了秦漢以後,更是將勢力跨過鴨綠江,深入朝鮮半島

三國時期,曹操曾經出塞,擊破東北的分裂勢力烏桓。

隋唐一統以後,曾經持續對高句麗用兵,到了唐高宗的時候,將東北和朝鮮都收入版圖。

唐末五代以後,契丹崛起,北宋女真人繼之,乃成北方一強大分裂政權,蒙元混一,明初抵定東北,中葉以後逐漸棄守,萬曆時建州女真又崛起,為金之遺孽,後改為,易族名為滿洲,以異族客帝入主中國。

清末、民國及新中國時期,都曾向東北大量移民墾殖,改變當地民族人口結構,最終徹底解決了歷史上東北得而復失的這個問題。

雖有日本侵華時期偽滿洲國的跳梁,但東北三省終能收歸版籍。

GIF

2

越南

越南本是秦始皇時期開拓的跤趾故郡,三國魏晉時都不曾放棄,唐代繼之;

北宋時從中國脫幅而去,後忽必烈迂迴青藏高原,革囊渡江,一戰而滅大理,派兀良合台經略越南,收為元朝版圖,後來又允其獨立

明初越南內亂,權臣弒主篡國,明成祖三次派張輔出師敉平叛亂,將越南收入明朝版圖,設郊阯布政司,列為中國一省。然三得而三失,張輔可以三次平定和收復郊阯,但卻無人能夠守。

到了明宣宗時期,只能廷議棄守郊阯,允其獨立。究其原因,是明初雖然能夠對越南完成軍事佔領,並設置統治機構,但沒有能夠改變當地的民族人口結構,土著人口仍然占絕大多數,叛亂不斷,旋滅而旋起,國家維持統治的成本太大,只能放棄。

GIF

3

雲南

秦始皇時期,已經將川南和雲貴納入中國版圖,但由於史書失傳,其詳細情況今已不可考。

漢武帝元鼎六年以後,開拓西南夷,滅笮、邛都、夜郎、滇等國,在川南和雲貴設置郡縣,移民實邊。

東漢末年,南中大姓紛起叛亂,割據大渡河以南和雲貴等地,三國時諸葛孔明南征,殺戮頗慘,敉平叛亂。

西晉五胡之亂以後,川南、雲貴夷帥又反,掠殺我人民,蠶食我郡縣,南中漢族大姓曾親往東晉政府泣血乞王師,東晉終不能救,川南、雲貴等南中地區遂為爨氏所割劇,當地漢族人民全部被蠻化,稱為「兩爨蠻」。

隋初,文帝兩次出兵南中,擒殺爨氏大首領爨玩,將川南、雲貴重新收入版圖,唐代繼之。

後南詔崛起,叛唐,製造借口攻殺唐朝在雲南的姚州都督張虔陀,唐朝發大兵討之,又不能取勝,前後喪師二十餘萬,南詔乃形成獨立狀態。

安史之亂以後,南詔又勾結吐蕃,攻陷唐朝在川南的軍事重鎮嶲州都督府(今四川西昌),越大渡河天險,幾次圍困成都,掠殺蜀中人民數百萬,其禍延及五代。

宋初王全斌平蜀,請復南中地,宋太祖玉斧劃界,將大渡河以南的川南和雲貴之地棄之不要。

蒙元以著名穆斯林政治家賽典赤·贍思丁治理雲南,又出宗王鎮之。

明初兵力頗盛,洪武十五年命傅友德、藍玉、沐英、俞通源、陸仲亨、梅思祖、費聚、吳復率師三十萬打平川南、雲貴。以沐英為黔國公,掛征南將軍,世守雲南。又於洪武二十五年,命藍玉、俞通淵討平川南月魯帖木兒之叛,以俞通淵為越嶲侯,築越嶲侯衛城(今四川越西縣),命世守川南。遷徙江南漢族人民兩百萬進入雲貴和川南,遍立衛所,屯墾戍邊,這個叫「調北征南」。又命南安侯俞通源將雲南土著白蠻大姓強制遷徙到湖北、山東安置,此之謂「調南填北」。以此來改變雲貴的民族人口結構。經過明初實施的這一系列大政策,雲貴作為中國領土「屢得而屢失」的局面終於被徹底改變。

GIF

4

西域

西域亦為我漢唐故地,只要中央王朝一衰亂,就會形成事實上的獨立狀態,歷史上亦屢得而屢失,這個歷史大家都清楚。

明初僅能羈縻哈密地區。

清初自康熙年間至乾隆年間,對蒙古準噶爾部多次用兵,後來終於將準噶爾人誅戮殆盡,西域重回版圖

鴉片戰爭以後,滿清衰亂,中亞的殖民者在英帝國主義的支持下遂侵入天山南北。後來左宗棠抬棺西征,湘軍打平天山南北,新疆得以建省開發,但不久以後滿清滅亡,此後歷史勿需贅言,其長治久安的問題終未獲得根本性的解決。

GIF

黃帝紀元四七一五年歲次戊戌正月十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漢 的精彩文章:

漢奸劊子手曾國藩的一生:略評曾剃頭
毛主席的15個春節,是感動中國的歷史足跡!

TAG:醫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