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日驚蟄:春雷響,萬物長

今日驚蟄:春雷響,萬物長

今日驚蟄

GIF

朗誦:姜林杉

驚蟄,古稱「啟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此前,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

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唐詩有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驚蟄三候

一侯桃始華

桃花的花芽在嚴冬時蟄伏,於驚蟄之際開始開花。陽和發生,自此漸盛。

二候倉庚鳴

倉庚,即黃鸝,黃鸝鳴叫,動物開始求偶。

三候鷹化為鳩

鷹,鷙鳥也。此時鷹化為鳩,至秋則鳩復化為鷹。有人認為,鷹每年二、三月飛返北方繁殖,已經不見跡影。只有斑鳩飛出來,於是古人以為春天的斑鳩是由秋天的老鷹變化出來的。

驚蟄習俗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驚蟄吃梨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傳說,雍正年間,晉商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後說:「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驚蟄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經商致富,將開設的字型大小取名「長源厚」。

後來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後來驚蟄日也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像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打小人」驅趕霉運

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驚蟄諺語

春雷一響,驚動萬物。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還下桃花雪。

九盡楊花開,春種早安排。

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到了驚蟄節,耕地不能歇。

驚蟄冷,冷半年。

驚蟄詩詞

《擬古·驚蟄》

【東晉】陶淵明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聞雷》

【唐】白居易

瘴地風霜早,溫天氣候催。

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空餘客方寸,依舊似寒灰。

《春雨早雷》

【唐】張說

東北春風至,飄飄帶雨來。

拂黃先變柳,點素早驚梅。

樹藹懸書閣,煙含作賦台。

河魚未上凍,江蟄已聞雷。

美人宵夢著,金屏曙不開。

無緣一啟齒,空酌萬年杯。

《秦樓月?浮雲集》

【宋代】范成大

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

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

拂牆濃杏燕支濕。燕支濕。

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驚蟄日雷》

【宋代】仇遠

坤宮半夜一聲雷,蟄戶花房曉已開。

野闊風高吹燭滅,電明雨急打窗來。

頓然草木精神別,自是寒暄氣候催。

惟有石龜並木雁,守株不動任春回。

《菩薩蠻·春雨》

【宋代】蕭漢傑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

煙雨濕闌干。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觀田家》

【唐代】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義雀行和朱評事》

【唐代】賈島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余。

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

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

雛既邐迤飛,雲間聲相呼。

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

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答陳珽主簿》

【宋代】劉克莊

主簿佳公子,何曾染綺紈。

果能磨鐵硯,真可歃銅盤。

君壯雷驚蟄,吾衰月闕團。

家貧無寶貝,珍貺欲酬難。

《夜聞警》

【宋代】吳可

幾年官軍破郡邑,遠客孤村誰脫急。

卧聽鄰雞三鼓鳴,流言敵騎一宵及。

抱衾攜幼強趨走,復嶺重山且深入。

為聞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驚蟄。

長秋南奔苦嵐瘴,翠華連巡犯卑濕。

顧我飄零豈足念,注目寒江忘久立。

《春晴泛舟》

【宋代】陸遊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興新。

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市飲》

【宋代】陸遊

學道無多事,消陰服眾魔。

春雷驚蟄戶,海日浴鯨波。

大勇收全勝,靈襟襲太和。

何妨會稽市,取酒獨酣歌。

《聞蛙》

【宋代】趙蕃

驚蟄已數日,聞蛙初此時。

能如喜風月,不必問官私。

《游景仁東園》

【宋代】蘇轍

新春甫驚蟄,草木猶未知。

高人靜無事,頗怪春來遲。

肩輿出東郊,輕裘試朝曦。

百草招生意,喬松解寒姿。

尺書招友生,冠蓋溢通逵。

人生瞬息間,幸此休暇時。

濁酒論浮蟻,嘉蔬薦柔荑。

春來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擁蔽,里巷得游嬉。

鄰家並侯伯,朱門掩芳菲。

畦花被錦繡,庭檜森旌旗。

華堂絢金碧,疊觀凝煙霏。

彷彿象宮禁,蕭條遠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異已有之。

都城閉門早,眾客紛將歸。

垂楊返照下,歸騎紅塵飛。

但卜永日歡,未與清夜期。

人散眾囂絕,庭空星斗垂。

安眠萬物外,高世良在茲。

《水龍吟 壽族父瑞 堂是日驚蟄》

【宋代】吳存

今朝蟄戶初開,一聲雷喚蒼龍起。

吾宗仙猛,當年乘此,遨遊人世。

玉頰銀須,胡麻飯飽,九霞觴醉。

愛青青門外,萬絲楊柳,都捻作,長生縷。

七十三年閑眼,閱人間幾多興廢。

酸鹼嚼破,如今翻覺,淡中有味。

總把余年,載松長竹,種蘭培桂。

待與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霽。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贊

特別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書369 的精彩文章:

天涯有情,相思無盡
有教養的孩子,都有這6個習慣

TAG:讀書3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