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後晉少帝調幾百大內侍衛奔赴前線,開國元勛長嘆:國必亡矣!

後晉少帝調幾百大內侍衛奔赴前線,開國元勛長嘆:國必亡矣!

本文是契丹往事番外篇系列第54篇

開運三年(公元946年)12月3日,後晉少帝收到北面行營轉運使(北方軍團後勤保障部主管)李榖的密奏,才知道北面行營從瀛洲(河北河間)回撤至滹沱河南岸。而此時距杜威駐軍中渡橋已經七天之久。

李榖密折中描述的嚴峻態勢令石重貴滿懷狐疑,上月末他還接到杜威的進軍捷報,稱已收復瀛洲下轄束城等縣(實際是束城縣等地漢人軍民渴望回歸祖國,開城迎接後晉軍,杜威入城後大肆劫掠)。前軍已馳往莫州,不日即可攻取燕北雄關淤口關。不過一旬光景,戰火就從契丹境內燒到河北腹地恆州(河北正定),實在是奇怪也哉!

第二天,北面行營的軍報也傳到宮中,杜威請求石重貴給予必要支持,增兵增糧,以便堅守陣地,力抗契丹。

石重貴才明白,北伐形勢不是一片大好,而是宣告失敗!

國內所有機動兵力二十餘萬,早已全部配屬予北面行營,杜威仍然要求增兵,倉促之間何處徵調?但杜威言之鑿鑿,石重貴也只能選擇依靠之、信任之。他勉強拼湊了守衛皇宮的數百侍衛,命他們趕往杜威軍中效力。

隨後他下詔,緊急徵發河北、河東糧秣五十萬斛,運往滹沱前線。兩個月前,為了大軍北伐,各地糧儲都被搜掠一空,時隔不久再次征糧,無異於殘民以逞!可是軍情孔急,石重貴哪裡管得了明日洪水滔天?

一天後,北面行營的裨將張祚又到達汴梁,沒別的事,還是向石重貴告急。

石重貴空言撫慰一番後,張祚返回軍中,途中不幸被迂迴包抄的契丹蕭翰部抓獲,後晉中樞和北面行營就此音訊隔絕。

京城中一時謠言四起,人心惶惶。被貶為開封府尹的前宰相桑維翰見國家危在旦夕,請求面聖商討對策。石重貴怕他聒噪惹嫌,隨便找了個理由讓內監把桑維翰打發走,連宮門都沒出。

桑維翰轉頭去政事堂找宰執大臣,陳說脫困之法。宰相馮玉等人只覺得他老邁可憎,對他的提議不以為然。桑維翰步出官署後,喟然長嘆道:「國必亡矣!」

又過了兩天,石重貴終於振作,決定採納李榖的建議,御駕親征!

他重新起用歸德節度使高行周,命令他和河陽節度使符彥卿一起守衛河陽(河南孟州);調西京留守(洛陽行政長官兼衛戍司令)景延廣戍守澶州(河南濮陽),以保黃河天塹不失。可是舉國丁壯都在北面行營,三位大帥麾下統共只得寥寥數千人。

權知侍衛司事(代理近衛軍總司令)李彥韜私心畏懼,不願扈從出京,他勸石重貴說:「契丹賊寇雖強,單憑弓馬也難以跨過滹沱河。中渡橋有我大軍二十萬,陛下足可安枕無憂!」

石重貴想想有道理,契丹人再厲害,也沒有吞下二十萬人馬的好胃口,而且前兩次抗擊契丹,不都履險如夷,大獲全勝嗎?石重貴貪戀京中安逸,心中念頭一轉,不再提親征之事,後晉獲救的時間窗口從此關閉!

北面行營自11月27日抵達中渡橋,直至12月5日,局勢一天比一天緊張,統帥杜威還是一兵不發,龜縮寨內。

奉國軍都指揮使(近衛軍奉國營司令)王清向杜威獻計說:「困守在此,士卒離心,糧草耗盡後定然不戰自潰!從我軍駐地到恆州城下,不過五里之遙。請您撥給我兩千步兵作為先鋒,我為大軍渡河開路,您率領行營各部隨我前進。只要同恆州守軍成功會師,契丹人必將為之膽寒,大局便會逆轉。」

杜威滿口允諾,派遣步軍左廂都指揮使(步兵左翼司令)宋彥筠協助他進軍。王清一鼓獲勝,順利控制了渡口,將兩千前鋒迅速投放到滹沱河北岸。(待續)

參考書目: 葉隆禮《契丹國志》 脫脫等《遼史.太宗本紀》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晉書》 司馬光等《資治通鑒》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代十國 的精彩文章:

花蕊夫人與述國亡詩
宋太祖趙匡胤遣軍進攻嶺南,滅亡南漢之戰

TAG: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