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居然還有庫里不擅長的三分球?

居然還有庫里不擅長的三分球?

還記得勇士做客俄克拉荷馬時,庫里半場的驚天一扔么?除了這位劃時代的射手,聯盟還沒有第二位敢將半場遠投當做常規武器的球員。但好像最近也不太靈了...

那信手一扔的風情

文|體壇周報記者 羅珂

作為NBA歷史上最偉大的三分手,毫不誇張地說,斯蒂芬·庫里甚至比其他神投手都高出至少一個檔次。但在2016-17賽季,儘管不是他發揮最出色的一季,但在某項三分榜單里居然排名倒數第一,你相信嗎?

2015-16賽季庫里超遠三分絕殺雷霆。

讓庫里「顏面掃地」的,是這樣一項數據:2016-17賽季常規賽,在比賽前三節最後10秒時間裡,距離籃筐47-90英尺的超遠三分,庫里是所有投進過球的球員里,命中率最低的一個(詳見下面表格)。

註:數據取自2016-17賽季常規賽,在比賽前三節最後10秒時間裡,距離籃筐47-90英尺的投籃。

這些進了也是靠蒙的投籃是球員日常訓練的項目之一么?這些大概率不進的出手會拉低命中率,球員們在乎么?為什麼大個子更喜歡出手遠距離投籃,是教練的刻意安排么?

那信手一扔的背後有很多值得品味的球場潛規則。

哪怕是治軍最嚴厲的NBA主帥,也不會對球員下達命令,「這種情況下你必須出手」或者「你絕對不能出手」。灰熊助理教練鮑勃·本德說:「我此前從事的每一份工作,都需要研究賽季里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而這個問題從來都不是要優先考慮的。」

有時候,進一個運氣球確實可以改變比賽的走勢。2016年2月灰熊主場對森林狼,第三節還剩不到3秒,森林狼進攻未果,灰熊後衛文斯·卡特在本方半場底線附近拿到球,同時看了一眼遠端籃架上方的計時器。在確認好剩餘時間後,卡特運了一下球,然後邁開大步,運足力氣雙手將球推出,哨響球進,幫助本隊將落後分數縮小到5分——事後有人測算,卡特的出手點距離籃筐足足有73英尺!最終灰熊藉此東風成功逆轉,以109比104贏下比賽。

卡特的後場壓哨三分。

灰熊控衛康利在接受採訪時直言:「卡特改變了這場比賽的走勢。」這不是卡特第一次投進距籃筐40英尺以外的投籃,當年在魔術打球的時候,他和德懷特·霍華德坐在地上比投籃,還曾經投進了一個距籃筐86英尺的球,把現場所有人都鎮住了。這樣的投籃,可不是教練悉心教導就能教會的。

卡特的坐地三分以及兩次經典的超遠三分絕殺。

從1983年在杜克大學當助教開始,本德已經有35年教練經驗,給名帥老K教練做助手,也曾經執教過伊利諾伊大學和華盛頓大學,還先後在76人、老鷹、雄鹿、籃網和灰熊五支NBA球隊工作。

即便如此,他也沒經歷過多少次這種情況:NCAA比賽分上下半場,所以每場只有1次這樣的機會;NBA比賽分四節,滿打滿算每場也就是3次機會。如果是半場甚至更遠的出手,命中率更是可以忽略不計。時間就是金錢,無論NCAA還是NBA教練都不會做這種低性價比的工作。

近幾個賽季,能夠和卡特「乾坤一擲」媲美的,也只有活塞中鋒德拉蒙德那記天外飛仙式進球了。自2012年進入聯盟,德拉蒙德迄今在三分線外出手25次,只進了5個球。德拉蒙德說,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進球,發生在2015年12月對凱爾特人的比賽:第二節還剩4秒,他收下後場籃板,轉身開始運球推進。僅僅邁了4步就來到了半場附近,然後將球從凱爾特人後衛小托馬斯頭頂投了出去。一道美妙的弧線,球空心入網,比分從52平變成了55比52。而最終比賽結果是活塞119比116主場力克強敵,不多不少就贏了3分。

德拉蒙德投中超遠三分,湖人主場球迷反戈。

儘管已過去兩年多,德拉蒙德回憶起來仍感到很過癮:「我所有動作都進行得行雲流水,感覺自己就像個擅長運球投籃的球員。」身高2.11米,體重達127公斤的德拉蒙德,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最多的,是空接暴扣、背身強打、近筐勾手。即便本賽季他的罰球命中率大幅提升,達到了62.7%,但這並不代表他練成了一手遠投功夫。可有意思的是,德拉蒙德迄今投進的5個三分球里,有3個是在中線附近甚至本方半場投中的。

德拉蒙德對陣猛龍投中超遠三分。

「我就是覺得這種球很有意思,我對自己很有信心,堅信能夠投進這樣的球。」德拉蒙德說,他仍然記得自己第一次投進這種球的時刻,儘管那場比賽的對手平平無奇。那是高中聯賽的一場比賽,德拉蒙德在中圈附近出手命中。「當時我年齡還小,但那儼然就是我人生中最偉大的時刻。」

不過,並非所有球員都樂意賭這一把。你能夠很明顯看出,有些人在面對這樣的局面時,會選擇把球留在手中直到時間走完。「在大部分球員意識里,技術統計還是很重要的,他們很清楚這點。」本德教練坦言。

今年1月湖人輕取國王的比賽後,盧克·沃頓曾說道,凱爾·庫茲馬應該把球投出去從而避免在最後時刻出現24秒違例的失誤。庫茲馬則承認,他不想因此導致自己的命中率下降。

庫茲馬還有很多潛規則要學。

當然,新秀還是經驗不夠豐富,NBA老江湖們有更加聰明的做法。一些球員雖然表現得很主動要球,但出手時總是已到時。投籃無效,數據也就不受影響。「這是一種獨門手法,是故意在哨響後才出手的。」弗雷澤說,「當我發覺自己無法創造出好的投籃機會,我也不止一次這麼干。」

庫里17賽季這記超時超遠三分是「故意」的么?

對於弗雷澤這樣的角色球員,漂亮的技術統計表意義非凡,他很可能會因此得到下一份合同。雖然如今數據分析已經非常流行,這些不得已而為之的投籃都可以被發掘整理出來,但NBA教練組或者技術人員,會對一名處於輪換陣容邊緣的球員如此上心嗎?

巴蒂爾被稱為沒有華麗數據的全明星球員。

在這方面,NBA數據分析的先驅者,火箭總經理莫雷,再一次走在了時代的前面。剛來火箭時,巴蒂爾也會玩這樣的小把戲,在哨響後再將球投出去;但莫雷特別提醒他,不用為這樣的事情而分心。「我告訴他,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你在哨響前投籃不中,我也不會將其列入技術統計的。」莫雷對劉易斯說,「他也很聰明地按照我說的做了。但以後效力其他球隊時,他可能就不會用同樣方式處理這類球。」

吉布森單臂18米超遠三分。

10年過去了,問題仍然沒有徹底解決,這個過於冷門的細節,仍然會被教練們有意無意忽視。於是,NBA球員們仍然會糾結於此;而像德拉蒙德這樣不拘泥於小節,不在乎遠投命中率的大個子,往往熱衷扔這些超遠三分。麥克德莫特也說,正是因為不在乎技術統計受到影響,大個子們才會樂於玩這種心跳。他以前隊友吉布森為例:「他對這種事簡直是朝思暮想,整個球場任何位置,他都會練習出手投籃,似乎生來就是為了投進這種球一樣。」

實習編輯|姚明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周報 的精彩文章:

桑切斯正式加盟曼聯 3500萬英鎊簽約4年半
意甲看彩:亞特蘭大再無旁騖

TAG:體壇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