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文讀懂:佛教徒修行中的「三學」、「六度」分別指什麼

一文讀懂:佛教徒修行中的「三學」、「六度」分別指什麼

對於信仰佛教的修行之人來說,一些基本概念,是必須要了解的。比如「般若」,比如「菩薩」,等等。

而其中,「三學」、「六度」這兩個概念,是最基本的佛學概念之一。

觀自在菩薩

三學,指的是學佛之人需要修持的戒、定、慧三樣。

戒學,即戒律,也是大家通常所說的「清規戒律」。為什麼要學戒呢?那是因為,修習之人學戒、守戒,可以防止自己去造身、口、意三不凈業。

定學,即禪定,大家所熟悉的打坐就是禪定的法門。為什麼要學定呢?那是因為,修行之人習禪定,思慮集中、觀悟佛理,最終滅除情慾、煩惱,達到解脫之境。

慧學,即智慧,當然,這裡的智慧不同於我們平時所說的「聰明」,而是解脫的智慧。有了這種開悟的智慧,才能使修行者斷除煩惱,獲得解脫。

佛陀說法圖

六度,則是大乘佛教修習的主要內容。六度又稱六波羅蜜,分別是:布施、持戒、忍、精進、定、智慧。

布施,為梵文「檀那」的意譯,指信眾施與出家人衣服、食物,或出資舉辦法會,以及與人宣講佛法。

持戒,為梵文「屍羅」的意譯,指在家、出家的修行之人需要遵守相應的行為規範,不做不該做的事,以免擾亂修行。

忍,為梵文「羼提」的意譯,又譯為「忍辱」,指修行之人安於受苦(受害)而無怨恨的情緒。

精進,為梵文「毗梨耶」的意譯,指修行之人積極進取,修行更上一層樓的意願。

定,為梵文「禪那」的意譯,是指以禪定的法門斷除情慾、煩惱,獲得解脫。

智慧,為梵文「般若」的意譯,是指修行之人獲得的甚深的解脫之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密宗和禪宗有何聯繫和區別?
此物在佛教中最神聖卻也最可怕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