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夾縫中生存!二戰中這個國家憑什麼能獨善其身?

在夾縫中生存!二戰中這個國家憑什麼能獨善其身?

第二次世界大戰波及20多億人口,前後61個國家和地區被捲入戰爭,在二戰中,有相當一部分國家屬於「被迫」加入軸心國或者同盟國的陣營,這些國家經濟,軍事,地理位置受到大國制約,或者屬於附屬國,而這樣的國家在二戰當中往往損失巨大。

然而就在這樣的國際局勢下,中亞一個小國家——阿富汗確能夠獨善其身,保持經濟的穩定發展,阿富汗在二戰中沒有捲入戰爭,主要「歸功」於兩點:第一:阿富汗地理環境惡劣,除了山還是山,大國想要殖民,還得先修路,況且國家本身還是太不富裕了,於是失去殖民的意義。第二:阿富汗民風彪悍,國內派系林立,沒有一個派系能夠掌握國家大權,由於阿富汗內在原因殖民風險太大。避免了早期被殖民的厄運,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除此之外,阿富汗在二戰期間的穩定發展還歸功於一個人,就是被譽為阿富汗國父的穆罕默德?查希爾,穆罕默德·查希爾·沙赫於1914年10月16日出生於阿富汗喀布爾,其父穆罕默德·納迪爾·沙阿國王,他是從小能文擅賦,思維敏捷,記憶力強,能講普什圖語、波斯語和法語對波斯文化造詣很深,畢業於喀布爾步兵軍官學校。

1933年,其父穆罕默德·納迪爾·沙赫遇刺身亡,年僅19歲的查希爾登上阿富汗王位。在位期間,查希爾大力推進改革,允許婦女接受教育,並制定了憲法,大力吸收西方文化。他的改革為其招致了各地方部族的反對,軍事抗爭此起彼伏。

許多阿富汗斯坦人眼中,查希爾是一名溫和的統治者,其他王室成員掌握著實際權力。但是查希爾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以及相對開明的社會制度使許多阿富汗斯坦人對他抱有好感。

「儘管當時的阿富汗經濟很落後,但是政治和社會十分穩定。」查希爾的孫子穆斯塔法·查希爾說,「許多阿富汗斯坦人認為那是這個國家的『黃金時代』。」

1973年7月17日,他的堂兄弟,前首相穆罕默德·伊德里斯·達烏德乘其訪問義大利時發動政變,將其廢黜,成立共和國。

8月,查希爾正式宣布退位,在接下來的29年中,他一直在義大利流亡,即便是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推翻達烏德後,他也拒絕回國複位。在蘇聯入侵及其後的軍閥混戰期間,查希爾也拒不涉足政治。

1985年12月,在蘇軍入侵阿富汗6周年時,他在羅馬呼籲通過談判和平解決阿富汗斯坦問題。1989年2月,在蘇聯軍隊將按日內瓦協議規定的時限撤出阿富汗斯坦之際,他在羅馬錶示,願意幫助阿富汗斯坦抵抗力量各方組織新政府。2002年4月17日,查希爾結束了長期的流亡生涯,從羅馬返回阿富汗。

2007年7月23日,阿富汗政府宣布,阿富汗斯坦前國王穆罕默德·查希爾當天凌晨去世,享年93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期間,蘇聯「隱形軍隊」騙倒希特勒
喪心病狂還是無奈的選擇?蘇聯紅軍二戰中居然使用德國牧羊犬執行反坦克任務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