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納博科夫短篇小說

納博科夫短篇小說

納博科夫是20世紀公認的傑出小說家和文體家,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是文學大師納博科夫的短篇小說作品在國內的首次完整結集。今晚21:30,東方衛視中心藝術人文頻道《今晚我們讀書》邀請到了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劉佳林,與我們一起來分享納博科夫小說的藝術特色。

劉佳林(左)、張穎(右)

《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由納博科夫之子德米特里按照年代順序編輯成,包含68則風格各異的短篇小說。他一生中所關注的命運主題:懷舊與諷刺、時間與死亡、流亡者的日常、對故國的紀念、隱晦的童年創傷、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在此一一呈現。

《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兩冊

在這些幽暗而充滿魔力的故事中,納博科夫完美展現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小說技法、天馬行空的想像以及對生命中無從躲避的曖昧和失落的洞察,被稱為「英語文學的奇蹟」。

坎坷卻輝煌的一生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於1899年4月23日出生在聖彼得堡。1919年,納博科夫隨全家流亡至德國。他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法國和俄羅斯文學後,開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學生涯。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1940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韋爾斯利、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大學執教,以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和翻譯家的身份享譽文壇,著有《庶出的標誌》、《普寧》和《微暗的火》等長篇小說。1955年9月15日,作品《洛麗塔》由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並引發爭議。1961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蒙特勒,隨後於1977年7月2日病逝。

《微暗的火》

教授劉佳林提到,《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第一次集中展示了納博科夫俄語時期的藝術風貌。68篇短篇小說中有58篇是用俄語寫成,主要是寫對俄羅斯的一種回憶以及俄國流亡者的流亡生活。對於喜歡俄羅斯文學的讀者來說,這部小說集能夠激起人們的閱讀興趣。

《庶出的標誌》

從詩歌到小說

劉佳林介紹,納博科夫最初的文學創作是從詩歌開始的。《說吧,記憶》這本自傳中,寫到了納博科夫家族中的維拉莊園。1919年,納博科夫離開了俄羅斯,這意味著他將告別自己的祖國,告別童年生活的莊園,也將告別自己的初戀。對納博科夫而言,這個莊園在他未來的流亡的歲月中魂牽夢縈。

《說吧,記憶》

劉佳林還提到,這些小說與他英語時期的長篇小說之間具有一種家庭的相似性。熟悉《洛麗塔》、《普寧》的小說讀者在閱讀納博科夫的短篇小說時,會有一種返老還童的驚奇感。這些短篇小說大部分是在1940年之前寫成的,所以具有青春的氣息,反映了一個青年藝術家探索藝術的各種可能性。

《洛麗塔》

化成蝴蝶感受生命

納博科夫是一位昆蟲愛好者,尤其喜歡蝴蝶。由於之前是生物專業的學生,且在自然博物館工作過,所以會在小說中對蝴蝶有所體現。在短篇小說《聖誕節》中,蛹受熱以後破繭而出並變成蝴蝶飛走了。通過這樣一種情節安排,試圖給讀者帶來安慰。

納博科夫

無論是短篇還是長篇小說,納博科夫的寫作方法十分多樣性。劉佳林介紹,他的多個小說都會涉及這樣一個主題:在塵世生活當中,一切終將逝去。而人們渴求的,卻總是求之不得。但是,人們可以藉助審美能力把悲傷化為喜悅,把平凡化為神奇。

納博科夫

劉佳林感嘆到,如果讀納博科夫的小說能夠強烈地感受到他的文詞之美和性情之正,就可能從他的小說當中獲得一些精神財富。

(以上文字根據節目內容以及嘉賓談話整理)

藝術人文頻道 每晚九點半《今晚》

愛奇藝《今晚》

節目直播可登陸看看新聞網/看電視/藝術人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文化 的精彩文章:

褚遂良書法作品賞析
海上丹青大家 陳佩秋

TAG: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