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說「區塊鏈催生的200+媒體99%都活不長」?

為什麼說「區塊鏈催生的200+媒體99%都活不長」?

記者 | 筱雅

編輯 | 藍

導語

大佬的花式互懟,媒體的大量報道,區塊鏈越來越火了。各種區塊鏈群也應運而生,群里有焦慮的創業者焦慮的投資人,以及焦慮的媒體人

於是,除了區塊鏈項目,滿屏的區塊鏈還催生了一批區塊鏈媒體。但據業內人士說,其中的99%可能都活不長

每個風口的誕生都是媒體創業的機會嗎?作為草根自媒體,還有機會嗎?

1

火星財經、鏈得得、區塊鏈探長……區塊鏈風口下的媒體潮

「王峰十問薛蠻子」、「王峰十問陳偉星」、「王峰十問曾鳴」……在麻辣娛投記者的朋友圈裡,總能看到類似的文章。

作為藍港互動CEO,王峰今年有了另外一個title——火星財經發起人。一個月前,由其創立的區塊鏈資訊門戶火星財經宣布正式上線,並宣布已獲得BeeChat Fund的基石投資,後者為區塊鏈通訊社區BeeChat旗下基金。

之後,他在「三點鐘火星財經學習成長群」里發起「王峰十問」的對話,討論內容也被整理後瘋狂轉發。

事實上,自區塊鏈的風口來臨,催生的不止是區塊鏈創業者、投資人,還有一批區塊鏈媒體。據尋找中國創客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超過200家區塊鏈新媒體,這還不算早期以「幣」字入名的區塊鏈媒體。

王峰的火星財經只是其中之一。這其中有專註於幣圈區塊鏈行業報道的行業媒體,比如金色財經、耳朵財經等。

以及紛紛上線區塊鏈業務的科技媒體,比如鈦媒體上線自媒體「鏈得得」、BiaNews宣布全面擁抱區塊鏈、36氪App上線區塊鏈欄目、騰訊科技推出區塊鏈賬號「區塊鏈探長」。

此外,據新京報報道,僅今年1月就冒出至少50個區塊鏈自媒體,有公眾號成立兩周就拿下融資,估值千萬。

資本對於區塊鏈媒體也很火熱。除了前文提及的火星財經等融資之外,原金融八卦女CEO蘇溪和原新京報資深記者王鵬、朱星聯合創立的深鏈財經,已獲得來自梅花天使、Pre-angle等多家頂級基金的投資。

定位為區塊鏈產業的資訊服務媒體平台——區塊之家完成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儒者創投。而麻辣娛投記者之前的一位同事也打算創立區塊鏈媒體,據了解,公司尚未成立已完成融資。

與此同時,在節後換工作潮時期,無論是微信朋友圈裡,還是麻辣娛投記者的記者好友圈裡,已經多次提及區塊鏈記者的招聘信息。

而據BiaNews報道,關於區塊鏈的內容崗位,如記者、編輯、運營等,月薪資多在8K~10K之間,薪資在各地均處於較高水平。

不過,在其的報道中,提及行業人士指出,由於人才奇缺,區塊鏈的內容人才可以給到月薪3萬以上。如果是技術出身,最高甚至可以增至月薪6萬元。

在這股區塊鏈媒體潮中,湧入的大的、小的,有資源的、沒資源的,融資的、沒融資的媒體中,肯定有跟風者。而沒有準備、跟風而為之的媒體終究活不長。

2

從O2O、VR到區塊鏈,每個風口的誕生都是媒體創業的機會嗎?

如今,互聯網流量紅利消退已經成為說爛了的話題。在流量消失、粉絲沉睡、頭部固化的環境下,媒體創業自然也是難上加難。

但每逢新概念的誕生,都有該領域的垂直媒體創業者出現,無論是O2O、VR、人工智慧,還是區塊鏈。

甚至,在共享經濟火爆之際,一位關注共享經濟領域的投資人告訴麻辣娛投記者,他想做一個共享經濟媒體,報道創業圈裡的共享經濟項目。但隨著風向的轉變,這個計劃最終不了了之。

某創投媒體創始人在朋友圈裡轉發一篇區塊鏈媒體創業文章時說了這樣一段話:

垂直行業媒體創業風險比綜合類媒體很多,原因在於其發展周期更短變化頻率更快。尤其是去年,行業半年一變,行業一變媒體的方向也得跟著變。像VR、O2O這種行業,垂直媒體不轉型就是等死。還有一些行業,生死周期短得媒體都來不及誕生,比如共享經濟。區塊鏈媒體的賭局在於,區塊鏈會不會是下一個10年的主流應用。任何行業都有火爆低谷期,現在都不是制勝關鍵,低谷期來臨時才是。」

如該創始人所說,垂直行業媒體的風險在於風向的變化頻率太快。比如早些年間,O2O大火,誕生了品途、億歐等垂直於O2O的行業媒體。

2014年,品途網關注的還是O2O領域,定位為O2O的垂直第一媒體。而到了2016年,品途網更名為「品途商業評論」,關注產業、科技商業創新

2014年,億歐還是重度垂直O2O的科技媒體。而在2016年10月19日,億歐發布全新品牌標識,宣布全新品牌升級戰略,主要業務會著重圍繞科技和產業的融合

這其中轉型的原因少不了是風向的變化。由於該原因的存在,垂直媒體創業者與任何在風口的創業者一樣,需要謹慎,選擇生命力持久的領域也極為重要。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講,風口的誕生也的確是媒體創業的機會。從品途、億歐的發展軌跡可以看出,於風口之上創業,聚集流量,再轉型成為科技、產業媒體,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

但這些機會可能只屬於少數有資源、有背景的創業者,其他項目還是活不長的。

3

明星創業者、大V、大平台,草根自媒體還有機會嗎?

在區塊鏈媒體創業潮中,包括騰訊、36氪、鈦媒體等大平台,以及王峰等明星創業者創立的平台,還有自媒體。

大平台以及明星創業者只要利用自有資源,與有話語權的人士對話,再運用自有平台轉轉對話內容,流量就有了。

但自媒體呢?如果內容不夠優秀,很難在一眾公號中脫穎而出。

一位業內人士對麻辣娛投記者說:「從火星財經、鏈得得的定位可以看出,他們要做的是信息服務,而單純做媒體很難賺錢的。」

畢竟自媒體的變現模式很單一,早期主要靠廣告、培訓,後期可能靠FA等業務,但最主要的可能還是廣告。

早在2016年,微播易就發布了一篇文章,關於大V以及草根賬號的生存狀態,提及草根自媒體廣告訂單數下跌明顯,正面臨生死攸關的門檻

而根據尋找中國創客的數據,目前已知的200家區塊鏈自媒體中,有超過10家在2017年底已經停止更新。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麻辣娛投記者:「草根自媒體已經沒有機會了,普通人還是洗洗睡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產業資本圈 的精彩文章:

火拚2018,快手、火山引燃平台大戰,短視頻決勝時刻誰能笑到最後?
都說「藝高人膽大」,今日頭條做長視頻,你怎麼看?

TAG:文化產業資本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