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春新語談書畫

新春新語談書畫

編者按:近現代中國書畫壇,黃賓虹、齊白石之後,李苦禪、李可染、潘天壽……隨著這些大師的漸漸遠去,應該說,沒有了權威,缺失了大師的時代,是多麼的紊亂和躁動,大小諸侯紛爭真可謂時無英雄讓豎子成名。缺少了一統南北的盟主。沒有了一統天下的蓋世英雄。當下的中國書畫壇似乎已經淪落為江湖名利場。自我封侯,自我張揚,各路「英雄」粉墨登場,人們已經習慣這種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的熱鬧場面,更是看慣了當下的書畫怪象,這大概即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幾十年的緣源。在當下向董江海老師能夠集書畫文一身的藝術家很少,董老師教學之餘除了書畫就是讀書寫文,文章涉及書畫理論,尤以敏銳的智者視野對當下書畫或點評、或抨擊、或立傳、或雜感,專業而有深度,頗受網民同道好評!現將2018年春節假期董老師每日一評刊登以滿足讀者要求!

新春新語談書畫

文/董江海

一、關於南京書畫——金陵畫派的認識

南京古都,人傑地靈,書畫藝術大家輩出。可以說,金陵畫壇是大師的搖籃——東晉南北朝的顧愷之,張僧繇,南唐董原、巨然4位在中國書畫壇歷史地位讓南京引以驕傲!明清石濤、石溪、龔賢更讓金陵書畫在近代影響至今!現代大師更是群星燦爛——徐悲鴻、傅抱石、錢松岩、亞明……成就了金陵畫派在當今全國的藝術地位和高度。所以,談現代中國書畫繞不開南京,離不了金陵畫派,我們研究金陵畫派的發展歷史脈絡及藝術成就意義非常,對當下中國書畫沒有大師的時代更具昭示的意義和楷模作用!

二、關於中國書畫審美標準的認識

書畫藝術的審美受到社會大環境以及社會時空的價值觀影響不容忽視,書畫藝術審美創作必須是立足於人和自然、精神與物質、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相互轉換而存在。由於社會發展生存環境的變化,書畫審美必受其影響而變化。我們所說的藝術創作必須納入到民族文化精神的大背景中去衡量、比照、開拓、創新的意義就在於此。不同的時代,社會的審美情趣、審美方向不同,各個時代的書畫審美有其不同的特點,比如:六朝美學觀為「傳神論」,齊梁時謝赫提出「六法論。」唐張彥遠的書畫同體及「氣韻生動」的審美觀……從古至今中國書畫代代相傳,無論哪個時代的審美最終都匯聚交融,豐富充實中國書畫審美特質。書畫審美逐漸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的、有其內在生命的漢文化特質,這種特質就是以「儒釋道」三教合一下的「真善美」的人生標準成為書畫創作的方向,也成為書畫作品品評鑒賞的審美標準。

三、關於中國書畫創作意境過程的認識

書畫作品中最具藝術魅力和生命力的表現就是:作品是否具有深邃的境界——這種境界潛隱著人的精神格局,是書畫家人生理念的寄託通過作品無聲釋放的自然審美觀和創作觀。書畫家在創作作品過程中,為了表達作品中的意境,首先必須解決行而下技的水平,解決整體與局部、筆墨與氣勢等等技術層面的問題——最終要解決的是形式構成與內容表現的合諧統一;是時代風貌與精神氣象的統一,也就是把「詩境」、「畫境」「禪境」三者做到內在自覺和諧統一,完美再現。中國書畫的「在意不在象」的審美就是重視作品中的意境、境界的創作準則,這是漢文化的哲學蘊涵的特質所決定的。意境即意象與境界的合稱,書畫家總是被眼前客觀存在的「物象」刺激喚起創作慾望,通過手中的筆墨付諸實踐,藉助中國畫特有的元素,將自己的思想、感情反映出來,激發自己的藝術想像的「意」的創作,在這一創作過程中,「境」逐漸明晰和顯現,「意境」便逐漸完成。張彥遠「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充分肯定了這種美感產生過程中的「意境」的存在。

意境之美就是意與境的統一美,書畫作品因作者情懷不同,意境就會不同。書畫家的創作實踐是架構在現實生活中的時代精神的「濃縮」。好的作品必須去掉冷漠外峭的狂傲之氣,庸俗流弊的浮躁之風,內斂精神逸性於作品之中,也就是好的作品具備豐富的內涵——哲思內涵。書畫創作的哲思內涵,是建立在漢文化特質中的民族文化精神;是構架在東方審美和諧中的大美;是不失民族文化精神底蘊的高尚之作。

中國書畫創作上要突破作品平庸無力,讓欣賞者共鳴或者感受到視覺觀賞上的衝擊,就必須嘗試在繼承傳統技法上的創新——從表形、表意到表境這一探索路徑上,力求從自身藝術內涵上突破,尋找和實現自己的書畫形式語言——亦即是書畫家個人風格的成熟形式表現方法。

以人物畫為例:書畫家在人物畫上要有質的飛躍,就必須首先在傳統人物畫的繼承上要能獨辟新境,要從剛開始的「具象」刻畫上升到「意象」繪畫。切記無論如何表意,我們都無法迴避和繞過畫家由「造形」的準確到「造心」寫意的高度,即是畫家由「畫匠」到「藝術家造心得道的過程,這一「過程」很重要,書畫家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嬗變,反覆經歷修為的「過程」中,才能最後得「道」。畫家只有最後得「道」——這個「道」就是萬事萬物之靈魂,道法自然緣於此;形而上得道也緣於此。也就是畫家通過作品更多的是生活中感悟激發,是徹頭徹尾的表現生活,由最初的人物外形的描繪逐漸上升到人物內心世界精神層面的刻畫,即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最後達到「傳神」的妙境。這便是我們強調的從形式到內容,從技到道的提升轉變的「過程」,所以這一「過程」很重要,這一「過程」正是書畫家脫胎換骨的自我修為成功的必須路徑。

四、關於中國書畫藝術創作審美精神思想的認識

藝術如果完全淪落為政治的附庸,就會迷失真正的審美方向,就會逐漸成為一種標準化的庸俗藝術,這種藝術是不自覺性的,是被奴役性的,它遠不如自覺自然的審美意識下的創作和作品更具傳承性和生命力。這種自覺自然審美意識下的創作作品是高尚的作品,它蘊涵民族哲學性,透視折射出人類發現宇宙的奧秘和社會秩序的構建思想,它包涵了現代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生活焦慮和追求生命的意義的內涵。在現實生活中,中國人平凡普通的生活更多的是受儒家思想的左右,「中和之美」深入人心,似乎中庸之道更適合我們這個國度,這種作用於社會的各個層面的思想就是社會秩序的構建,書畫藝術亦然,它的創作審美也必須具有一定的秩序,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書畫傳統技法的規範,這便是書畫藝術的「所把握的底線。」比如「守住中國筆墨的底線」就是這個道理。但是有別於平常生活的書畫藝術還有其生存的特質,那就是它不僅來源於普通人熟知的生活,而且還是在書畫家藝術加工中提升表現出精神層面的內涵,中國書畫尤其重視「意」的表現,這種意也有秩序構建,這種秩序構建更多的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和「佛禪」境界的感化,所以中國書畫內涵豐富,遠遠區別於西方美術審美觀!在當下由於引進西方美術審美的衝擊,書畫藝術尤其是中國人物畫受到西化的衝擊最為明顯,中西改造論已經根深蒂固的影響和左右著整個書畫藝術的發展,近期甚至出現西方抽象主義美術觀也在左右時下的書畫藝術審美,出現了諸如打破物理意義上的時空秩序,極度誇張變形人物,出現了許多近乎怪誕的變形醜陋人物作品,這一現象令人擔憂。這些作品以及這些現象比那些完全淪落為政治的低庸作品更為可怕和糟糕。

我一值強調和堅守書畫藝術家精神上的追求必須遵循老莊的逍遙思想,佛家的善行之道,結合於儒家的「入世」之術,以儒釋道三教思想下的「真善美」」來探索藝術,解讀人生,積極人生,在現實生活中體味人生,用筆墨去表現人生,創作出人物畫的靈虛妙境,以傳統性與意象性表達情思,讓作品賦於靈魂,這種寫意畫的至高境界,就是我們中國人物畫的藝術追求,更是我們書畫家的從藝之德。畫家如何在現階段藉助中國傳統人物畫的技法創出描寫現代人物畫的新語境,是當代人物畫需要研究和探索的課題,理性踐行這一技術過程及完善思想理論體系刻不容緩。

中國人物畫的發展除了受上面儒釋道思想的影響外也受先秦哲學思想所提出「虛實」之審美境界的影響,荀子在《樂論》中有「不金不粹不足以謂之美」即是這一觀點的思想淵源。所以對於中國書畫藝術審美研究必須全方位大視野不僅要橫向比較探索,更要縱向深入研究。中國書畫藝術有其特別的審美藝術發展史,具有漢文化特質的審美情結,所以我們必須要在繼承上更加積極的態度才能勝任這一傳承使命,那些視傳統為疆死的教條論、否定論統統都是對傳統的漠視和無知。一句話,中國書畫必須繼承傳統,下功夫深入傳統才能在繼承上談創新,否則,你的中國書畫什麼也不是!

歷史上無論是晚周帛畫風 人物,還是漢石磚刻人物畫都對中國人物畫的特質形成具有深遠的影響。真正讓中國人物畫發展形成面目,東晉顧愷之、唐代閻立本、南宋梁楷功不可沒,這些藝術大師為我們展現了中國傳統人物畫的高度,此後中國傳統人物畫一路高歌猛進,形成了筆墨渲染、虛實相間、靜動相存、疏密對應的哲學理念,讓審美更加趨於哲辯,讓畫面更加意境深遠。

藝術審美的自覺是靠書畫藝術家的內心修為達到一定的境界才能獲得。書畫藝術家個人修為境界最好的獲得途徑就是不斷學習,拚命讀書!書畫家人格修為的升華要達到平心靜氣、沒有燥氣、沒有浮氣。具有如此修為的書畫藝術家其畫格才會高妙,才能免俗絕塵,才能脫人間煙火之氣,作品才會出世清高,流芳千古!

對於中國傳統文人畫的創作方法以及畫史畫論,我們必須繼承,在學習繼承中還要思考,在思考中提高自身對傳統的認識,當然傳統也不是一味的教條和疆化理解,書畫審美是因時而變的,即使是同一時期,審美也常常因地區、民族、宗教信仰等社會背景的不同而也會表現出不同的面目。

儘管如此,中國書畫藝術的審美還是有其基本的統一性的標準,這便是審美的主流意識。那些審美的散亂性認識,或者所謂多元性認識,都是非主流的,人們對美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標準,這一點東西方儘管背景不同,但對於美的追求和認識上有其基本的共同的認知,這是因人的生命意義所決定的。生命的意義即是生的精神意義,書畫家通過自己對生命的認識,用手中的筆藉助中國書畫元素賦予自己的作品具

有「生命」當然是具有生命的精神意義。

董江海,藝名,江海,字泰宇;別暑三太子;號蓮花居士,書法師從陳羲明,人物畫師從李學明,1966年3月出生於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自幼喜好書畫,受母親(民間藝人捏花剪紙)影響。1984年上高中暑假期間於河北育青美術學校進修素描等美術基礎,1989年畢業於運城商校。書畫家、書畫理論家、書畫活動家、編輯學者;海峽兩岸黃河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湖南省六合國學書院導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培訓中心全國美術理論研究與書畫創作高研班助教;月壇書院名譽院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嚴克江文藝家園 的精彩文章:

劉道武先生詩書畫作品微展
見賢思齊——潘承繪畫藝術

TAG:嚴克江文藝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