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廣西桂林出土的梅瓶欣賞-中篇

中國廣西桂林出土的梅瓶欣賞-中篇

GIF

2018新年快樂

桂林市博物館館藏瓷器欣賞

灕水清,灕水彎

 桂林情·廣西民歌

蘇國璋 

00:00/01:49

廣西文物欣賞

GIF

乳鼠酒梅瓶

梅瓶起源於唐代,宋代開始流行,常被作為盛酒的器具。喪葬時,古人將梅瓶排列在棺槨旁,寄託天長地久、久久平安的心愿。

這件出土於明代靖江溫裕王朱履燾夫婦合葬墓中的青花梅瓶就是最真實的印證。梅瓶釉色瑩潤,青花色澤雅麗,造型優美,就象一位亭亭玉立的仕女。蓋子也極其別緻,好似一頂小巧的斗笠。出土時瓶蓋被嚴嚴實實地封住,開啟後,人們驚奇地發現,瓶里盛裝的並非是常見的透明五穀酒,而是香沁濃醇、清澈見底的淡紅色液體。液體中除浸泡有紅棗、龍眼、荔枝這幾味補血養氣的滋補藥材外,竟然還有三隻沒長毛的小老鼠!這就是廣西古代傳統藥酒——乳鼠酒。中醫認為,乳鼠輔以紅棗、龍眼、荔枝能治婦人血氣與陰虧之病。

這瓶乳鼠酒被認為是最古老的藥酒實物,它的出土對研究桂林酒文化及養生保健具有重要意義。

哥釉梅瓶

哥釉瓷最早出自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其特點為釉面布滿了大小不一、顏色不同的開片。這原本是燒制過程中的一種缺陷,後來卻形成了別有特色的裝飾。哥釉產生的原因簡單地說來,就是瓷器在燒制過程中,釉的膨脹係數大於坯的膨脹係數,釉面產生較大的張應力,從而形成許多裂紋。這件明代哥釉梅瓶,造型莊重,釉色勻潤,出土于靖江憲定王的長子朱履祥夫婦合葬墓。出土時,梅瓶內裝有風乾的檳榔碎片及一些中草藥,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愛好,並寄託了對死後仍能繼續調養身體的願望。

哥釉五彩雲龍紋梅瓶

哥釉五彩出現於明代晚期,即在燒好的哥釉器的釉面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低溫烘烤而成。這是我館收藏的唯一的一件哥釉五彩雲龍紋梅瓶,為萬曆時期燒造。梅瓶上的哥釉呈米黃色,釉上施有紅、黃、綠和極少的黑彩。瓶身繪有雲龍紋,兩條驕龍一升一降,龍爪蒼勁有力。除品種稀有少見外,此瓶還有一個很獨特的地方,圖中升龍的一隻腳竟然畫成了六爪,大概是民間畫工的隨意性或是一時疏忽造成的,較為罕見,與今日的錯版工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明嘉靖哥釉赭彩青花松梅鶴紋梅瓶

這件梅瓶造型典雅,瓶身表面施以哥釉,釉汁瑩厚,白中泛灰。腹部主題圖案是赭彩青花松梅鶴紋,繪萬年松、紅梅各一株。萬年松及紅梅的枝幹用赭彩描繪;松葉用青花裝飾;梅花則用白釉泥點綴,高溫燒成後形成凸起。潔白的梅花與青色的松葉,色彩與層次對比鮮明。兩隻丹頂鶴,一隻立於枝頭,一隻展翅高飛,在松、梅間相互唱和。整體圖案取「美(梅)上枝頭」、「雙雙對對」、「松鶴延年」之意。圖案中,赭彩、青花、白釉泥繪交替運用,使畫面高低錯落,產生出較強的立體效果。

明萬曆藍釉堆粉鷺鷥青蓮圖梅瓶

藍釉白花最早出現在元代,在通體藍釉色地上飾以白色花紋,藍白相映,對比強烈。明代宣德時用寶石藍作地,留出空白,用刻、堆、鑲嵌等方法裝飾略帶立體感的白色紋樣。明萬曆時期,這一制瓷工藝被加以改進和突破,改變以往堆白較淺的作法,在堆白中大量採用白粉使圖案明顯高出色地,使器物產生出淺浮雕的藝術效果,從而增添許多審美情趣。我館這件梅瓶正是這種製作工藝轉型期的佳作之一。整件梅瓶以藍釉為地,用白粉料繪製圖案,清新醒目。肩部繪白色錢紋、銀錠、方勝、雙魚等雜寶紋,腹部兩組主題紋飾為鷺鷥青蓮圖。圖中鷺鷥以白粉堆繪,與藍釉色地對比鮮明,取意「一路清廉」或「路路清廉」。

琺花彩攜琴訪友圖梅瓶

琺花彩是一種低溫色釉,在陶或瓷胎表面採用彩畫中的立粉技術進行裝飾,即用特製帶管的泥漿袋,在陶胎表面上勾勒出凸起的花紋輪廓,然後用黃、綠、紫釉料填出底部和花紋色彩,再入窯燒成。這件景德鎮燒制的瓷胎琺花彩梅瓶,就是先在坯胎上雕刻出圖案的輪廓線條,用毛筆沾瓷漿在輪廓線條中堆成一定高度的泥壩,入窯高溫燒成素胎後,再往輪廓內填入各種彩料,經1000℃左右的溫度燒制而成。雖然釉色有些脫落,但仍可看出其基本圖案為中國古代文人畫中的一種常見圖案——高士攜琴訪友圖。

明萬曆青花雙鳳穿雲紋梅瓶

該瓶造型莊重大方,線條流暢。頸部為青花蕉葉紋,葉脈清晰可見,葉與葉之間繪一小草葉紋隔開,兩種葉紋的葉尖均向上,寓意「月月(葉葉)向上」;肩部為萬字錦地開光花果紋;腹部繪青花雙鳳展翅飛翔圖。圖中,一對鳳鳥當空飛舞,頭冠、頸部及羽毛呈升空飛翔的態勢,鳳身展翅飛動,鳳尾舒展隨風飄逸。伴隨著雙鳳的飛舞,空中飄滿「壬」字祥雲;雜寶、火焰、仙果等天上奇物珍寶紛紛撒向浪花四起的江海和雲霧繚繞的山川。整幅圖案蘊含了「雙鳳呈祥、福散人間、一路高升、江山太平」的美好寓意。

美人肩異型梅瓶

這件明代嘉靖時期的青花歲寒三友仙人圖帶蓋大梅瓶,通高64cm,1983年出土于靖江憲定王莫夫人墓。梅瓶器形古樸莊重,質地厚實,色調青翠明麗。特別是典雅別緻的美人肩造型,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瓶體紋飾共分五層,由蕉葉仰伸、雲肩仙鶴、纏枝花朵和天馬行空四個部分作點綴襯托,腹部主題圖案繪「歲寒三友」仙人圖。圖中,仙山隱約,祥雲繚繞,松、竹、梅相互輝映,綽約多姿。松、竹、梅下,三位煉丹仙人席地打坐,手持羽扇,徐徐煽動丹爐焰火,動作飄逸,神態閑適。這三位仙人依次為:背寶劍的呂洞賓、帶拐杖的鐵拐李以及坐在石凳上的張果老。古代畫匠匠心獨運,竟把張果老的毛驢畫成了一張有頭有腳的石凳!整件梅瓶圖案完美詮釋了形神兼備、天人合一的道教意境,與嘉靖皇帝一生推崇仙道,祈求長生有密切關係。

仕女撲流瑩圖梅瓶

仕女圖亦稱「仕女畫」,是以中國封建社會中的貴族婦女的生活為題材的繪畫。這件明代青花仕女撲流瑩圖梅瓶為宣德時期器物。圖中描繪一位高梳髮髻、身著華服的貴婦端坐在庭園中的綉墩上,一名侍女手捧琴盒姍姍而來,另一名侍女手持小扇追撲流螢。園中景色宜人,石欄雕砌,松樹挺立,蕉葉婆娑,花草點綴其中;遠處山巒被大片薄雲所掩隱。此圖意取自唐代詩人杜牧的《秋夕》:「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描繪的是一幅古代婦女清麗淡雅的生活圖景,反映出古代女性對於真摯愛情和幸福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青花「明萬曆年造」款雙龍搶珠紋帶蓋大梅瓶

龍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也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因而龍紋成為中國陶瓷器的傳統紋飾之一。這件明萬曆青花雙龍搶珠紋帶蓋梅瓶,通高52厘米,腹圍61.3厘米,整體造型端肩瘦體,特別挺拔高挑。蓋子極具特色,呈半圓缽形。蓋下有一子口,防止蓋子滑落,蓋面寫有楷書「明萬曆年造」字樣。明代民窯梅瓶中,龍爪大多繪三爪、四爪,此瓶龍爪卻為五爪,並且兩條搶珠猛龍幾乎首尾相接,與普通行龍紋區別較大。這是明萬曆年間官搭民燒的一件器物。所謂官搭民燒是指政府御用器不足,強派任務給民窯燒造的一種形式。它一方面促進了民窯的興旺與發展,同時也讓官窯製品逐漸吸收了民窯產品自由活潑的風格。

明萬曆青花「福壽」款應龍趕珠紋梅瓶

這件梅瓶的腹部主題圖案為應龍趕珠紋。應龍就是長翅膀的千年龍。圖中兩條應龍凌空展翅飛舞,追逐火珠。傳說鯉魚跳龍門修鍊一千年成龍,龍五百年為角龍,一千年後才成為長出翅膀的龍中之精——應龍。相傳,應龍是上古時期黃帝的神龍。《山海經·大荒北經》中敘述:應龍曾奉黃帝的命令討伐蚩尤而成為功臣。《楚辭·天問》中說:大禹治水時,神龍曾以尾畫地,疏導洪水而立功。在戰國時期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和帛畫上常會出現應龍的形象。

明崇禎青花雙龍搶珠紋梅瓶

這對梅瓶造型氣勢軒昂,挺拔莊重。圖案共有四層:頸部圖案為蕉葉紋;肩部繪萬字錦地如意四開光,開光內繪折枝柿子紋,取意「事事(四柿)如意」或「萬事(萬字錦)如意」;脛部繪海馬穿雲圖。腹部主題圖案繪雙龍搶珠紋。雲焰中雙龍一升一降,上下翻騰,威風凜凜,踏浪穿雲,爭搶寶珠。此瓶圖案中的寶珠很有特點,繪成了人面狀,就象人臉一樣,在明代後期常有這種圖意出現。

明萬曆青花「日」字銘龍鳳穿雲紋梅瓶

該瓶圖案由青花繪就,紋飾共分四組,每組之間由弦紋分隔。頸部繪蕉葉紋;肩部繪萬字錦地四開光,開光內各繪一折枝石榴紋;腹部主題紋飾為龍鳳穿雲紋。圖中一條飛龍騰空而起,昂首探爪,穿行於雲霧中獨戲寶珠;與飛龍相輝映的鳳凰在空中展翅飛翔,尾羽舒展優美。龍鳳之間一光芒四射的太陽上用青花書寫了一個「日」字銘文。整件梅瓶構圖簡練而嚴謹,紋飾布局合理,線條流暢,筆意洒脫奔放。

GIF

感謝觀看!

end

GIF

來源: 《桂林市博物館》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親愛的讀者:

見信啟。

「九月收藏」一個學習藝術品的公眾號。如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長按下面公眾號關注。

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遺留著豐富的文物遺產。所以我們作為華夏人,或多或少的了解中國古代藝術品的樣貌,以便於更好的發揚光大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久要:舊約、舊交。不忘舊約或舊交。不忘久要即不忘舊約。不忘舊約取諧音九月即為九月收藏。收藏本就是一種懷舊情節,是一種緬懷先輩過程,擦去塵封已久灰塵,重新翻開過往的輝煌。繼往開來,循序漸進繼承先輩品質。九月收藏點滴積累,希望能幫到陶瓷初學者入門。

2018新年快樂

覺得不錯,歡迎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並點贊鼓勵↓↓↓別忘記置頂公號哦!

宗旨:收集文化碎片、描繪文化藍圖、弘揚傳統文化

目的:致力陶瓷美學欣賞以及總結歸納輔助斷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月收藏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玉器之東漢玉器欣賞

TAG:九月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