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那些年在外國火起來的中藥

那些年在外國火起來的中藥

作者:於奇赫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846篇原創首發文章

最近父母兩個人都有感冒的癥狀讓我很是擔心,因為從去年年底開始,京津冀一帶就有流感病情並呈蔓延趨勢,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更是刷屏,引發社會輿論關注。據《歐洲時報》2月25日報道,德國疾病防控機構近日公布的報告顯示,德國本季流感已導致超過130人死亡。2月中下旬加拿大全國已有34人死於本次流感,而去年同期的數字是20人。今年美國也經歷了十年一遇的寒冬,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2018年伊始的第3周,僅一周時間,美國就有40414例死亡報告,其中4064人是被肺炎或流感奪去生命。

可以說,流感病毒伴隨著整個人類的進化史,至少已經在500多年前就已經出現流行的特徵了。流感病毒是人最易感染的病毒,1918-1919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就很快傳播到世界各地。2018年恰好是西班牙大流感爆發的100周年。我們說歷史總在不斷地重演,諸多監測數據也表明今年的流感流行或許是非常嚴重的一年。「西班牙大流感」的發源地並不是西班牙而是一處位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其名稱來源,主要是因為當時西班牙有800萬人感染了流感,這個大規模人群中甚至還包括西班牙國王。西班牙大流感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傳染病,在1918-1919年曾經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2500萬到4000萬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

對於目前流感肆虐的美國來說,似乎在來自中國的川貝枇杷膏上看到了些許希望。川貝枇杷膏是純中藥製劑,清熱潤肺,止咳平喘,理氣化痰。一瓶300毫升的川貝枇杷膏在當地唐人街和藥局的售價大約7美元,在網上售價一度被炒高至70美元。這瓶東方製造的黑色粘稠糖漿在谷歌的搜索熱度節節攀升,在亞馬遜也出現了零差評的奇蹟。此外,京都念慈庵也在這次藥品走紅中受益,股價大幅度攀升。

當然這並不是中藥第一次在海外走紅,讓我們來細數一下那些年在外國火起來的中藥。

保濟丸

保濟丸,英文叫PO CHAI Pill,1896年由廣東佛山的李兆基煉製。這味中藥具有解表,祛濕,和中之功效。主治暑濕感冒,症見發熱頭痛、腹痛腹瀉、噁心嘔吐和腸胃不適。李兆基所經營的藥鋪遷到香港後建立了新的業務,而它留下的部分就發展成為現在的廣州王老吉製藥有限公司。這味葯最早在南洋打開了銷售市場,後來由於早期香港人移民美國比較多,就把保濟丸帶來美國並隨之流行,這也是在外國較早流行的中藥之一。

馬應龍麝香痔瘡膏

馬應龍麝香痔瘡膏,主要成分是麝香、牛黃、冰片、硼砂、爐甘石、珍珠、琥珀七種藥物,有清熱解毒,化瘀止血,去腐生肌的功效。如果你在亞馬遜上搜索這款中藥,你會發現它的評分為4.3分(滿分5分),數千名外國用戶評價了它,好評率達70%。一支馬應龍痔瘡膏在亞馬遜上售價會比國內高出兩倍多,但是它在網站上的市場份額是痔瘡外用藥膏銷售總數的三分之一。而這款藥膏暢銷的原因或許是中外對於治療痔瘡的理念不大一樣。在美國,醫生們認為治療痔瘡的方式是手術,做一次的費用基本上是在5萬人民幣到幾十萬人民幣不等。即使是通過醫保報銷部分費用,自己最少也要掏個1萬人民幣。馬應龍痔瘡膏外用藥雖不能完全治癒痔瘡,但有緩解作用。

防風通聖散

在日本各大葯妝店或藥店總能看到一款叫做コッコアポ的產品,能夠促進脂肪代謝、改善便秘,這款葯的配方基本沿用了我國的防風通聖散。善於向中國學習的日本把中成藥叫做「漢方製劑」,在日本厚生省等部門的牽頭下,研究機構和企業很早就開啟了對我國古代中醫方劑的研究,先後共有200多種源自我國古代的方子得到認定,並允許製藥企業自由生產。明代吳昆所編輯的《醫方考》一書中,明確記載了防風通聖散中有防風、大黃、芒硝、荊芥、麻黃、芍藥、甘草、當歸、石膏、薄荷、茯苓、白朮等各個成分的功效。防風通聖散可以通過發汗、利小便、通大便等途徑達到解毒、消炎作用,排泄或發散食毒、水毒的淤滯。

理解中國真正的中藥

中國古代的醫生認為中藥有「氣」。《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葯又有寒、熱、溫、涼四氣。」這裡的「氣」實際上就是藥性。宋代寇宗奭就解釋道「凡稱氣者,即是香、臭之氣,其寒、熱、溫、涼則是葯之性。」寒涼和溫熱是兩種對立的藥性,而寒與涼、熱與溫之間只是程度的不同。所以「療寒以熱葯,療熱以寒葯。」《神農本草經》中還把葯分為上、中、下三品,寫道「上藥養命,中藥養性,下藥治病。」但我們說的「中藥」與天然的藥用植物不一樣。並不是說我們每天早晨起來吃一片姜,中午蒸幾段山藥,晚上用枸杞泡水就等於吃了「中藥」了。

首先,醫學上的中藥是經炮製的各類飲片。中國最早的醫方《五十二病方》記載了炮、炙、燔、煅、細切、熬、酒漬等中藥炮製方法。《傷寒論》《金匱要略》記載了近百種中藥炮製方法,如蒸、炒、炙、煅、炮、煉、煮、沸、火熬、燒、咀、斬折、研、銼、搗膏、酒洗、酒煎、苦酒煮、水浸、湯洗等。為什麼天然的藥草要加工呢?《元典章·吏部六·儒吏》記載「其性大熱有毒,依方炮製可以入葯。」所以只有經過各種形式的加工,才能清除雜質與減低藥物的毒性和副作用。以地黃為例,生地黃清熱涼血,經用酒蒸晒成熟地黃之後,就具有溫性而滋腎補血的功效。

其次,中藥是講究配比與比例的。所以我們平時看到的一團黑黑的藥丸與一包黃色的液體,都是經過按比例稱重調和而成的。我們之前介紹的在漢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的「《千金》內補當歸建中湯」,方子中就記錄了「當歸(四兩)、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生薑(六兩)、桂心(三兩)、大棗(十枚)」的比例。有些藥物搭配在一起,可以增強其原有療效;或是作為輔料的藥物,能提高方中主藥物的療效;亦或是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說文解字》說「事之調適者謂之和」,所以這樣配比的目的就是「致中和」。

中藥走出去不容易

所以經過炮製與配比等人為干預環節後的草藥混合,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中藥」。但是這其中就存在著很多問題,炮製時間與搭配比例就對中藥藥效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前文藥方中出現的「大棗(十枚)」究竟是多大的棗呢?這就涉及到標準化製造的問題。另外部分中藥還存在有效成分不明、不良反應未明的現象,所以這些因素對中藥融入現代的醫學體系造成一定的障礙。我們在中藥的飲片和製劑中能發現許多味藥材,檢測其有效成分和組分就是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情。中藥究竟在服用後會產生什麼不良反應,有些中藥的包裝上標註的還是比較含混,臨床試驗階段的數據是否充分還有待商榷。而這些問題恰恰是重視數據、操作嚴謹的西醫所重視的,所以真正的中藥要走出國門確實不大容易。

但是諸如川貝枇杷膏和馬應龍痔瘡膏在國外流行的現象,確實也引起了很多西方製藥企業的注意。藥劑師對於化學藥物的研發空間越來越小,而植物葯的研發則具有很大的空間。像諾華、葛蘭素史克等西藥巨頭都開始了對於中藥的研發,並且選擇與中國相關藥物研發機構開展聯合研究課題的跨國葯企也越來越多。諾華曾與軍科院生物所合作開發了專利中藥復方蒿甲醚,隨後通過了英國的GMP認證,從而使諾華在世界抗瘧疾藥物市場上雄居第二。

中國因為出口農產品和初級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中藥材也面臨著這樣的困境。目前中國對於中藥的出口,附加值較低的植物提取液佔據了很大的一部分。而歐洲與亞洲的一些發達國家的製藥企業購買提取液之後,對其進行深加工製作成為中成藥,這一加工過程就可以獲得幾十倍的利潤。所以我們在美國也能看到「人蔘蜂王漿」、韓國能看到「牛黃清心丸」、德國能看到「銀杏葉製劑」,這其實都是外國製藥企業研製的「洋中藥」,這些藥品先於中國的中藥佔據了世界藥品零售市場的位置。

目前70%以上的中國人同時服用中藥和西藥,所以要想單獨研究中藥對人體的長期影響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你很難排除服用過西藥對身體產生的影響。那些年在海外火起來的中藥確實有很多,我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中成藥從中國走出,造福世界。

作者93年生,中國古代美術史與考古學研究者,博物館狂熱愛好者和挑刺型觀眾,民間手工藝收集者。

阿膠,漲得比房地產、黃金和茅台快,你吃的是保健品還是文化?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投稿、內容合作、招聘簡歷:friends@chinamoments.or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發揮藥效還需要知道這7種正確煎藥方式!
酸棗仁粥是失眠最有效的偏方之一,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

TAG:中藥 |